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部编版| 五年级下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作文。

年少的你一定有过犯错的时候,比如做错了事,认错了人,走错了路……请回忆你印象最深的一次犯错,把它写下来与大家分享吧。要求写清事情的经过,感情真切细腻。400字左右,题目自拟。

类型:书面表达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作文。
题目:《他(她)    了》
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填上如:感动、生气、伤心、兴奋……等词,再通过型事例把人物当时的样子写具体,表现出他(她)的内心活动。语句通顺,条理清楚,450字以上。
类型:书面表达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习作展示。

题目:他________了

提示:生活中,谁生气、感动、伤心、兴奋……的样子让你印象深刻?把题目补充完整,把这件事情写下来,特别要把这个人当时的样子写具体,表现出他的内心变化。

类型:书面表达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习作展示。
题目:他(她)      
提示:生活中,谁陶醉、生气、伤心……的样子让你印象深刻?把题目补充完整,如“他陶醉了”“他生气了”“他伤心了”。回想一下,当时发生了什么事?事情的前因后果是什么?把这件事写下来,特别要把这个人当时的表现写具体,反映出他的内心。
类型:书面表达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习作。

题目:一个     的人

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如优美、热心肠、智慧……)再根据题目把内容写具体,把句子写通顺,用上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不少于450字。

类型:书面表达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读一读,记一记,仿写好词。
陶醉:自我陶醉       如痴如醉       目酣神醉       心旷神怡       流连忘返
吃惊:目瞪口呆       瞠目结舌       大惊失色       惊慌失措       大吃一惊
开心:心花怒放       手舞足蹈       喜出望外       大喜过望       喜不自胜
伤心:泣不成声       撕心裂肺       泪如雨下       痛心疾首       肝肠寸断
生气: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小练笔。
1.下面的句子运用了动作、神态描写,写出了罗丹陶醉在雕塑创作中的情景,请你仿照示例写一段表现人物专注的话。
只见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里咕噜的,好像跟谁在说悄悄话;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一刻钟过去了,罗丹还在挥动着手中的刻刀,雕刻的动作越来越有力,情绪越来越激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听着这样美妙的音乐,观众们不禁陶醉其中了。(把观众们陶醉的样子写具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书面表达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本次习作你打算写什么?怎么写?选一选,填一填。
1.我会审题
根据习作要求,我要写__________(谁),他(她)(______)了。
A.陶醉B.感动C.生气D.兴奋E.其他
2.我有思路
我本次习作的标题是《他陶醉了》。我会写清楚事情的________________,重点对他陶醉时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进行描写,还可以通过写________,来突出他的陶醉。
类型:语言表达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理解

高贵的施舍

一个乞丐来到我们家门口,向母亲乞讨。这个乞丐很可怜,他的右手连同整条手臂断掉了,空空的衣袖晃荡着,让人看了很难受。我以为母亲一定会慷慨施舍的。可是母亲却指着门前的一堆砖对乞丐说:“你帮我把这堆砖搬到屋后去吧。”

乞丐生气地说:“我只有一只手,你忍心叫我搬砖?不愿给就不给,何必刁难我?”

母亲不生气,俯身搬起砖来。她故意只用一只手搬,搬了一会儿才说:“你看,一只手也能干活。我能干,你为什么不能干呢?”

乞丐怔住了,他用异样的眼光看着母亲,尖尖的喉结像一枚橄榄上下滑动两下,终于俯下身子,用他唯一的一只手搬起砖来,一次只能搬两块。他整整搬了两个小时才把砖搬完,累得气喘如牛,脸上有很多灰尘,几绺乱发被汗水浸湿了斜贴在额头上。

母亲递给他一条雪白的毛巾。乞丐接过去,很仔细地把脸和脖子擦了一遍,白毛巾变成了黑毛巾,母亲又递给乞丐20元钱。乞丐用左手接过钱,很激动地说:“谢谢您。”

母亲说:“你不用谢我,这是你自己凭努力挣来的钱。”

乞丐说:“我不会忘记您的。”他对母亲深深地鞠了一躬,就上路了。

过了很多天,又有一个乞丐来到我们家门口,向母亲乞讨,母亲让乞丐把屋后的砖搬到屋前,照样给他20元钱。

以后还来过几个乞丐,我家那堆砖就被屋前屋后地搬来搬去。

几年后,有个很体面的人来到我家。他西装革履,气度不凡,跟电视上的那些大老板一模一样。美中不足的是,这个老板只有一只左手,右边是一条空空的衣袖,一荡一荡的。

那人要把母亲连同我们一家迁到城里去住,做城市人,过好日子。

那人说:“我已经替你们买好房子了。”

母亲说:“那你就把房子送给连一只手都没有的人吧。”

1.“让人看了很难受”的原因是什么?(  )
A.乞丐的穿着很邋遢。
B.乞丐十分懒惰,不劳动。
C.乞丐用异样的眼光看着母亲。
D.乞丐的右手连同整条手臂断掉了。
2.“刁难”在文中指什么?(  )
A.母亲不给乞丐20元钱。
B.母亲要乞丐用一只手搬砖。
C.母亲不要那人给她买的房子。
D.母亲让乞丐把砖屋前屋后地搬来搬去。
3.乞丐“怔住了”的原因是什么?(  )
A.母亲的举动让他意外,使他明白一只手也能挣钱。
B.他没想到母亲会递雪白的毛巾给他擦汗。
C.他没想到母亲会在他劳动结束后给他20元钱。
D.他没想到搬那一堆砖,花了两个小时才搬完。
4.那人为母亲连同“我们”一家买好了房子,是为了要感谢母亲什么?(  )
A.感谢母亲给了他劳动的机会。
B.感谢母亲让他短时间赚到钱。
C.感谢母亲递条毛巾给他擦汗。
D.感谢母亲教他学会自立自强。
5.你喜欢文中的母亲吗?请结合文本至少说三个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

成全善良

那是三月里的一天,我去医院看望一个生病的朋友。

因为是周日,等公交车的人很多,在我旁边站着一个老人和他的女儿,他们的对话,老人是去医院看病的,正好跟我同路。

那个女儿为了不让人群碰撞到父亲,一手在前面挡着人群,一手搀着父亲的胳膊上车。车上早就挤满了人,这时一个姑娘站了起来,微笑着对那位老人说:“大爷,您来这里坐吧!”可那位老人却说:“谢谢了,姑娘,我站站没关系,你坐吧!”那女儿也说父亲身体硬朗着呢,站站就到了!

那个姑娘似乎没想到会这样,有些尴尬,再次说:“您坐吧,大爷!”那个女儿似乎还想说什么,只见老人拉了拉她的手,说:“好,那就太谢谢你了!”说完,慢慢走到座位前微笑着坐下,那位姑娘流露出笑意。但我发现那个女儿明显不高兴,好像责怪父亲似的。这让我看得很疑惑。

公交车开始加速,突然一个急刹车,我注意到,那位老人紧皱着眉头,好像在强忍着身体某处的不适。我不禁替他暗自庆幸:“幸亏他坐下了,如果一直站着,不知要遭多少罪。”

医院很快就到了。那位老人下车时,还不忘向那位姑娘表示感谢。我也下了车,拿出手机准备给朋友打电话,问清他在哪个病室,也正因为我这样停了一停,我才听到了下面这段对话:

“爸,伤口痛了吧?”

“一点点吧。”

“您也真是的,明明知道自己臀部有伤口,不能坐,还要坐!”

“人家小姑娘一片好意!我硬是拒绝她,也许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她就会有顾虑了。”

我被感动了。终于明白老人和他女儿的拒绝,原来并非客套,而是另有隐情。我不禁又想起老人在车上时紧皱眉头的表情,在那颠簸的公交车上,老人硬是强忍着原来可以避免的痛楚,成全了那个姑娘的善良。

成全别人的善良,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善良!

1.姑娘给老人让座的过程中,神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
A.微笑——尴尬——不高兴
B.微笑——尴尬——流露出笑意
C.微笑——尴尬——疑惑
D.微笑——尴尬——紧皱着眉头
2.文中的“隐情”指的是什么?(  )
A.不让姑娘以后让座有顾虑。
B.成全那个姑娘的善良。
C.公交车会颠簸,很不好坐。
D.老人臀部有伤口,不能坐。
3.从女儿的哪些动作中可以看出她对父亲的爱?(  )
A.挡 拉B.挡 搀C.搀 拉D.挡 责怪
4.“成全别人的善良,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善良!”这里的两个善良分别指谁的善良?(  )
A.让座姑娘 老人B.老人 女儿
C.让座姑娘 女儿D.让座姑娘 司机
5.有人说,老人明知自己臀部有伤口,还要接受姑娘的让座,这种行为不可取。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结合文本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联系短文内容,谈谈你对最后一段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