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卡呵了一口气,蘸了蘸笔尖,接着写下去。
“昨天晚上我挨了一顿打,因为我给他们的小崽子摇摇篮的时候,不知不觉睡着了。老板揪着我的头发,把我拖到院子里,拿皮带揍了我一顿。这个礼拜,老板娘叫我收拾一条青鱼,我从尾巴上弄起,她就捞起那条青鱼戳我的脸。伙计们捉弄我,他们打发我上酒店去打酒,他们叫我偷老板的黄瓜,老板随手捞起个家伙就打我。吃的呢,简直没有。早晨吃一点儿面包,午饭是稀粥,晚上又是一点儿面包;至于菜啦,茶啦,只有老板自己才大吃大喝。他们叫我睡在过道里,他们的小崽子一哭,我就别想睡觉,只好摇那个摇篮。亲爱的爷爷,发发慈悲吧,带我离开这儿回家,回到我们村子里去吧!我再也受不住了……我给您跪下了,我会永远为您祷告上帝。带我离开这儿吧,要不,我就要死了!……”
1.凡卡称老板的孩子为“小崽子”带有的感情。( )A.亲热 | B.蔑视 | C.仇视 | D.喜爱 |
A.从水里取东西 | B.用不正当的手段取得 | C.顺手拿或拉 | D.得到机会 |
A.派出去 | B.使离去 | C.消磨时间、日子 | D.安排、照料 |
A.“老板随手捞起个家伙就打我。” | B.“只有老板自己才大吃大喝。” |
C.“只好摇那个摇篮。” | D.“我再也受不住了。” |
小音乐家扬科(节选)
从前,波兰有个孩子,叫扬科。他长得很瘦弱,脸黑黑的,淡黄色的头发直披到闪闪发光的眼睛上。
扬科的母亲是个短工,过了今天,不知道明天会在哪里,好像寄居在人家屋檐下的燕子。扬科八岁就做了牧童。
扬科很爱音乐,无论走到哪里,他总能听到奏乐声。他到树林里采野果,回家来包里常常是空的,一个野果也没采到。他说:“妈妈,树林里在奏乐呢,咦!咦!……”
田野里,小虫为他演奏;果园里,麻雀为他歌唱。凡是乡村里能听到的一切响声,他都注意听着,他觉得都是音乐。堆草料的时候,他听到风吹得他的木杈呜呜作响,有一次他正听得出神,被监工看见了。监工解下腰带,狠狠地打了他一顿,要他永远记着。
大伙儿管他叫小音乐家扬科。春天来了,他常常跑到小河边去做笛子。傍晚,青蛙呱呱地叫起来,啄木鸟笃笃地啄着树干,甲虫嗡嗡地叫。扬科躺在河边静静地听着。
村上的更夫常常看见扬科悄悄地躲在村旅店的墙角下静听。旅店里有人在跳舞,有时候传出少女歌唱的声音。小提琴奏出轻快柔和的乐曲,大提琴用低沉的调子和着。小提琴的声音多么美妙啊!要是能有一把小提琴,扬科真愿意用自己的一切去交换。只要让他摸一摸,哪怕只摸一下,他也会很满足。
地主的仆人有一把小提琴,他常常在黄昏的时候拉。扬科多么想仔细地看看那把小提琴呀!他曾经悄悄地从草堆边爬过去,爬到食具间门前。门开着,小提琴就挂在正对门的墙上。扬科很想把它拿在手里,哪怕一次也好,至少可以让他瞧个清楚。
一天傍晚,食具间里一个人也没有。他躲在草堆后面,眼巴巴地望着墙上的小提琴,瘦小的身子悄悄地向着门口移动。
扬科进了食具间,跪在小提琴前面,抬起头,望着心爱的小提琴。扬科不小心触动了琴弦。琴声惊动了管家,把他当小偷惩办。管家让更夫狠狠地打了他一顿,他像一只被抓住的小鸟,睁大了惊恐的眼睛。
……
小音乐家扬科睁着眼睛,眼珠已经不再动了。白桦树“哗哗”地响,在扬科的头上不住地号叫。
1.给加点字注音。凡卡
凡卡呵了一口气,蘸了蘸笔尖,接着写下去。 “昨天晚上我挨了一顿打,因为我给他们的小崽子摇摇篮的时候,不知不觉睡着了。老板揪着我的头发,把我拖到院子里,拿皮带揍了我一顿。这个礼拜,老板娘叫我收拾一条青鱼,我从尾巴上弄起,她就捞起那条青鱼戳我的脸。伙计们捉弄我,他们打发我上酒店去打酒,他们叫我偷老板的黄瓜,老板随手捞起个家伙就打我。吃的呢,简直没有。早晨吃一点儿面包,午饭是稀粥,晚上又是一点儿面包;至于菜啦,茶啦,只有老板自己才大吃大喝。他们叫我睡在过道里,他们的小崽子一哭,我就别想睡觉,只好摇那个摇篮。亲爱的爷爷,发发慈悲吧,带我离开这儿回家,回到我们村子里去吧!我再也受不住了……我给您跪下了,我会永远为您祷告上帝。带我离开这儿吧,要不,我就要死了!……”
1.文中“挨打”的“挨”的读音是(A.亲热 | B.喜爱 | C.讨厌 |
闻鸡起舞
晋朝时,有一位志士名叫祖逖,他和刘琨是好朋友,当时,战乱频繁,国家有难,人们互相激励,立志报效祖国。
有一天,天还很黑,鸡却提前叫了。祖逖惊醒后,忙叫起正在酣睡的刘琨,一起在月色下舞起剑来。经过长期的练习,他们终于练就了一身硬本领,为国家做出了贡献。这就是“闻鸡起舞”的由来。这个成语比喻有志为国效力的人奋起行动。
1.先写出带下划线字的意思,再说一说闻鸡起舞这个成语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