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部编版| 三年级下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根据诗句的内容,判断正误。
1.桃符是用桃木制成的,是春联的前身。 (________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山东”指华山以东。(________
3.重阳节有放爆竹、踏青的习俗。 (________
类型:判断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判断
[[QOrDeR]]《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维写的。(___
类型:判断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判断对错,正确地打“√”,错的打“×”
1.“挑促织”中的 “促织”指蝈蝈。   ________
2.“忆山东兄弟”的“山东”指华山以东。 ________
3.《夜书所见》的作者是唐朝诗人杜甫。 ________
4.“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是《山行》中的诗句。 ________
类型:判断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判断正误
[[QOrDeR]]《元日》一诗描绘出一幅热闹、欢乐、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 (______
【小题2】我国传统节日清明节有扫墓、踏青的习俗。(_______
【小题3】清明时节,诗人触景伤怀,所以借酒浇愁。(_______
【小题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山东”指山东省。(_______
【小题5】本课所选入的三首古诗 《元日》《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清明》 中都是关于传统节日的。(________
类型:判断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的打“×”。
1.“元日”指的是大年三十。(_____)
2.“桃符”就是今天春联的前身。(_____)
3.清明节有扫墓、踏青的习俗。(_____)
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______)
类型:判断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
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山东”是指现在的山东省。(____
2.“春风送暖入屠苏”中的“屠苏”是指屠苏草泡的酒。(____
3.蔡伦是我国西汉时期的人,他发明了造纸术。(____
4.赵州桥是隋朝的石匠李春设计并参加建造的。(____
5.《清明上河图》画的是南宋都城汴京热闹的场面。(____
类型:判断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关键句能帮助我们概括一段话的大意。 (______)
2.《滁州西涧》前两句描写了岸边晴朗时的景色,后两句描写了水上下雨时的景色。(______)
3.《守株待兔》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的是,任何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我们要正视它们。(______)
4.《花钟》一文让我们知道了一天之内,同样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______)
类型:判断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QOrDeR]]《元日》通过描述元旦的有关习俗,表现了节日期间热闹欢快的景象。(________
【小题2】“牧童遥指杏花村”意思是说“牧童摇着手指看着有杏花的村子”。(________
【小题3】“清明”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有扫墓、踏青的习俗。(________
【小题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就是王维思念在山东省的兄弟。(________
【小题5】“九月九日”是农历的九月初九,也就是重阳节。(________
类型:判断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