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
中国人把过春节称作过年,“过年”是什么意思呢?
传说,“年”是一种头生独角、凶猛异常的野兽,每年腊月最后一天,便出来掠(lüè)食吃人,威胁(xié)人类生命的安全。但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这种野兽有“三怕”——怕声、怕光、怕红颜色。为了驱(qū)赶它,人们用红颜色的桃木做成牌子,挂在门口,称为“桃符”。还有人燃烧砍伐来的青竹子,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和耀眼的光芒,这就是爆竹的来历。“年”见了桃符,听到爆竹响,吓得赶快逃跑,这样大家就安然无恙(yàng)了。第二天一早(也就是大年初一),人们互相拱手祝贺,“拜年”也就由此而来。
1.传说中的“年”是什么?A.中秋节 | B.除夕 | C.大年初一 | D.元宵节 |
A.异乡家里 | B.故乡家里 | C.异乡旅馆 | D.故乡旅馆 |
A.对新一年的希望 | B.对岁月流逝的伤感 |
C.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 D.对家乡的思念和年复一年老大无成的伤感 |
精通兵法的曹刿
春秋时期,有一次齐国攻打鲁国。当时,齐国强大,鲁国弱小,鲁国的国君鲁庄公动员全国的军队准备抵抗,鲁国有一个精通兵法、很有谋略的人叫曹刿(guì),他自告奋勇,请求跟鲁庄公同参战。
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率领军队在鲁国的长勺与齐军作战。双方刚摆好了阵势,鲁庄公就要击鼓进攻。曹刿说:“时机未到,不能进攻。”齐国击了三次鼓,发了三次进攻的命令,曹刿才对鲁庄公说:“好了.现在可以进攻了。”于是,鲁军鼓声震天,士兵们像潮水一样冲向齐军,把他们打得落花流水,抱头逃命。鲁庄公正想下令追击,曹刿却又阻止,并下车细看地面上的齐军兵车的轨迹,又攀上车前横木,注意观察敌军退走的情形,然后说:“现在可以追击了!”鲁庄公当即下令追击。鲁军乘胜前进,把齐军全部赶出国境。战后,鲁庄公问曹刿:“为什么要等齐军击鼓三次以后,你才让我下令出兵呢?”曹刿答道:“打仗时主要是靠勇气。第一次击鼓时,士兵们的斗志最旺盛:第二次击鼓的时候,大家的士气就会有些低落了;到了第三次击鼓的时候士兵的勇气就全消失了。等齐军的三通鼓击完,我们才击鼓冲锋,这时齐兵的勇气已经衰竭,而我方的士气正是最旺盛的时候。因此,一鼓作气,打败了齐军。”
成语“一鼓作气” 出自《左传·庄公十年》。后来用“一鼓作气”指趁劲头大的时候抓紧做,一下子就把事情完成。
1.词语对对碰。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寒食①
[唐]韩翃
春城②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③斜。
日暮汉宫④传蜡烛⑤,轻烟散入五侯⑥家。
(注释)①寒食:节日名,清明的前一两天为寒食节。据史籍记载,晋文公火烧森林逼介子推出山,没想到他却抱着大树活活被烧死,晋国人为了悼念他,每年的这一天禁火,只吃冷食,所以称寒食。②春城:春天的长安城。③御柳:皇帝御花园里的柳树。④汉宫:这里指唐朝皇宫。⑤传蜡烛:虽然寒食节禁火,但得宠的臣子可以得到皇帝恩赐的燃烛。⑥五侯:指宦官近臣。
1.从古诗和注释中可以知道,寒食节的习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民间禁火,受到皇帝宠爱的臣子却可以得到恩赐的燃烛,诗人这是在对腐败的政治现象进行委婉的讽刺。 |
B.有些地方禁火,有些地方传蜡烛,诗人这是在解释不同地方的寒食节有着不同的习俗。 |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清明夜
[唐]白居易
好风胧月①清明夜,碧砌②红轩③刺史④家。
独⑤绕回廊⑥行复歇⑦,遥听弦管暗看花⑧。
(注释)①胧月:明月。②砌:台阶。③轩:栏杆。④刺史:官名。⑤独:独自。⑥回廊:回旋的走廊。⑦行复歇:走走停停。⑧遥听弦管暗看花:听着远处的弦管乐声,默默欣赏着院中盛开的花。
1.把杜牧的《清明》补充完整。清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默写古诗A.求知欲 | B.随心所欲 | C.摇摇欲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