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
-
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登录
|
注册
试卷
|
试题
|
走进学进去
|
学进去
试题
试卷
字/词
搜索
购买服务
首页:
小学语文 部编版 三年级下册
>
9 古诗三首
部编版
|
三年级下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三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六年级下册
五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三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一年级上册
二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一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一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五年级下册
四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五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上册
四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一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五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五年级下册
二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五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四年级下册
六年级下册
五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一年级上册
三年级上册
五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六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二年级上册
一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1 古诗三首
绝句
惠崇春江晚景
三衢道中
2 燕子
3 荷花
4*昆虫备忘录
口语交际:春游去哪儿玩
习作:我的植物朋友
语文园地
第二单元
5 守株待兔
6 陶罐和铁罐
7 鹿角和鹿腿
8*池子与河流
口语交际:该不该实行班干部轮流制
习作:看图画,写作文
语文园地
快乐读书吧
第三单元
9 古诗三首
元日
清明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0 纸的发明
11 赵州桥
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
语文园地
第四单元
13 花钟
14 蜜蜂
15*小虾
习作:我做了一项小实验
语文园地
第五单元
16 小真的长头发
17 我变成了一棵树
习作例文:
一支铅笔的梦想
尾巴它有一只猫
习作:奇妙的想象
第六单元
18 童年的水墨画
19 剃头大师
20 肥皂泡
21*我不能失信
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
语文园地
第七单元
22 我们奇妙的世界
23 海底世界
24 火烧云
口语交际:劝说
习作:国宝大熊猫
语文园地
第八单元
25 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
26*方帽子店
27 漏
28*枣核
口语交际:趣味故事会
习作:这样想象真有趣
语文园地
试题
题型:
全部
选择题
填空题
语言表达
现代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信息匹配
书面表达
句型转换
连线题
判断题
排序题
书写
诗词曲鉴赏
修改病句
简答题
其他
听读鉴赏
难易程度:
容易
较易
一般
较难
困难
排序:
综合排序
试题难度
使用次数
真题次数
共
249
道相关试题
按课文内容填空。
(1)《古诗三首》分别写了我国三个传统节日,《元日》这首诗写的是
______
,《清明》这首诗写的是
______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写的是
______
。
(2)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
______
、
______
、
______
和
_____
。
(3)河北省赵县的洨河上,有一座世界闻名的
______
,叫
______
,又叫赵州桥。它是隋朝的石匠
______
设计和参加建造的,到现在已经有
________
多年了。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解释带点的词语的意思,并写出诗句的意思。
(1)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曈曈:___________________ 。 桃:_______________。
诗句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雨纷纷:_____________。断魂:_____________。
诗句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独:_________________。佳节:________________。
诗句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列词语与其他三个在结构上不一样的是( )
A.笔墨纸砚
B.琴棋书画
C.形态各异
D.梅兰竹菊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连一连。
王安石 借问酒家何处有 重阳节
杜牧 每逢佳节倍思亲 春节
王维 春风送暖入屠苏 清明节
类型:连线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给下列加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累
积(lěi li)
鲜
艳(xiān xiǎn) 前
爪
(zhǎo zhuǎ)
首
都
(dōu dū)
作
坊(zuò zuō) 一
乘
(shèng chéng)
类型:信息匹配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判断正误
[[QOrDeR]]《元日》一诗描绘出一幅热闹、欢乐、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 (
______
)
【小题2】我国传统节日清明节有扫墓、踏青的习俗。(
_______
)
【小题3】清明时节,诗人触景伤怀,所以借酒浇愁。(
_______
)
【小题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山东”指山东省。(
_______
)
【小题5】本课所选入的三首古诗 《元日》《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清明》 中都是关于传统节日的。(
________
)
类型:判断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比一比,再组词。
借________ 酒________ 异________
惜________ 洒________ 导________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元日》一诗通过“放鞭炮、饮屠苏酒、新桃换旧符”这几种传统活动来表现新春的喜悦和欢乐。
B.《清明》的作者诗中描写了清明时节细雨纷纷的景象,表现了孤身行路之人凄迷纷乱的悲伤情绪。
C.《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描述了唐代诗人王维独在异乡,在重阳佳节想起了远方的亲人登高、插茱萸的情景,表达了作者怀乡思亲的感情
D.本课的三首古诗都与传统节日有关,分别描写的是我国传统节日元旦、清明、重阳三个传统节日。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把下面诗句补充完整并填空。
(1)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__________。________是春联的前身。
(2)借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杏花村。后人多用“________”作酒店名。
(3)每当我们思念家乡的时候,总会想起王维的诗句_____________,遍插茱萸少一人。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根据古诗写出相应的节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______)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______)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______)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______)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______)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