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人教版(2001)| 六年级下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礼仪之邦,中华民族是有着优秀文化传统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汉语形成了为数众多的敬词和谦词,至今仍被广泛地应用着。例如,在同别人打交道时,恰当地使用敬词和谦词,可以体现一个人的修养和文明程度。你能填出下列句子所描述的情景中应使用的敬词或谦词吗?
1. 向人祝贺说(     );         2. 求人指点说(       );
3. 托人办事说(     );         4. 求给个方便说(     );
类型:语言表达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例题:
智子疑邻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 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QOrDeR]]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则寓言的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富家被盗的原因是什么?“其家甚智其子”,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读了这则寓言,你最想对文中的哪个人发表一些感慨?请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修改病句。
(1)杜甫是我国唐朝时期的伟大诗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管你信不信,事实才是事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鲁班带着凿子、锯子、斧子和木工用具去拜师学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修改病句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他要感谢那只手
  ①感恩节的前夕,美国芝加哥的一家报纸编辑部向一位小学女教师约稿,希望得到一些家境贫寒的孩子画的图画,图画的内容是:他想感谢的东西。
  ②孩子们高兴地在白纸上描画起来。女教师猜想这些贫民区的孩子们想要感谢的东西是很少的,可能大多数孩子会画餐桌上的火鸡或冰淇淋等。
  ③当小道格拉斯交上他的画时,她吃了一惊,他画的是一只手。
  ④是谁的手?这个抽象的表现使她迷惑不解。孩子们也纷纷猜测。一个说:"这准是上帝的手。"另一个说:"这是农夫的手,因为农夫喂了火鸡。"
  ⑤女教师走到小道格拉斯--一个皮肤棕黑色、又瘦又小、头发卷曲的孩子--桌前,弯腰低头问他:"能告诉我你画的是谁的手吗?"
  ⑥"这是你的手,老师。"孩子小声答道。
  ⑦她回想起来了,在放学后,她常常拉着他粘糊糊的小手,送这个孩子走一段。他家很穷,父亲常喝酒,母亲体弱多病,没有工作,小道格拉斯破旧的衣服总是脏兮兮的。当然,她也常拉别的孩子的手。可这只老师的手对小道格拉斯却有非凡的意义,他要感谢这只手。
  ⑧我们每个人都要感谢的,其中(   )有物质上的给予,(   )还有精神上的支持,诸如别人对你的关爱、给予你的机会。另一个方面,对于很多给予者来说,也许,这种给予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它的作用却难以估计。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尽自己的所能,给予别人。
1.第⑦自然段中说:"可这只老师的手对小道格拉斯却有非凡的意义",结合⑦、⑧段内容,说说这里的"非凡的意义"指的是什么。(20个字左右)
2.在第⑧自然段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3.从全文看,第⑦自然段的记叙顺序是      ;第⑧自然段的作用是            。
4.这篇充满人情味的散文表达的观点是: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读短文,回答问题
两棵松树
一棵高大的松树屹立在山巅,翠绿的枝叶泼下一地浓阴。还没有走近它,就见到地面上攀爬着无数条根须,一半裸在地表,一半埋入地下,象是一堆乱麻,踩上去磕磕碰碰。有些根须象树藤一样缠在石头上,横生虬结,五麻六道。显然,这些根须是从那棵松树的根部延伸出来的。走近它时,又见到它那粗壮的树根从地表隆起,如钢浇铁铸,象老鹰的利爪(zhǎo  zhuǎ)紧紧地pān fù(     )着沙石。在山顶的小块平地中,这是唯一的松树,铁爪稳稳当当地站立着,树干挺拔,苍劲,一块块粗糙的树皮如古铜色的鳞甲,向四周伸展的枝叶如张扬的手臂。如一位wéi  àn(     )的“将军”。
我们翻过山巅,穿过“一线天”的狭窄山道,拾级而上。突然,从右边的石台上窜出一只松鼠,眨眼之间就钻入了左边的一棵松树中——我的视线被这只可爱的松鼠吸引,也被牵到了那棵松树上。蓦然(mò mó)一瞥,我不由得脱口惊叹:“这是一棵怎样的松树呀!”它横生在峭壁上,被一块巨大的石头压着树身,深深的凹痕上有灰白的树渍(zì zé)。那是巨石压出的伤痕。树干在这里被压弯了,但是却并没有被压倒,而是扭转身子,绕过一处石角向上生长,茂盛而翠绿的枝叶顽强地伸展在空中。yáo yáo yù zhuì(     )的巨石重达千钧,却被一棵轻巧柔弱的松树承载(zǎi zài)着!
是惊讶,是感动,还是zhèn hàn(   ),真是无以言表。
我觉得人活一生,成败得失都要淡然处之。成功不足喜,失败也不足悲,正如那棵承载巨大压力的松树,于逆境中奋力成长,以不屈不挠的求生意志挑战巨石。
刚才那位“将军”不再显得高大,因为——只要这块被压制的松树突然松动,撤开树身,那块巨石就会危如累卵,滚落而下,站在山巅的那位“将军”也会随之跌入万丈深渊……
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读拼音,在括号里写出恰当的词语。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无以言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危如累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看到第一棵松树时,对这棵松树的评价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    ”画出作者描写第二棵松树的句子。
6.文中的两棵松树分别象征了哪两类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选词填空。
试图   企图  
1.许多(__________)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江水吞噬。
2.敌人(__________)从刘胡兰的口中得知党的机密,真是白日做梦。
类型:信息匹配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填入恰当的关联词,并仿写句子
(1)北京(____)是城市,(_____)它也跟着农村一齐过年,(______)过得分外热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豁达乐观的和田维吾尔人,(______)生活再苦,感觉(____)是甜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探  望
①我们班里的男同学很封建,一向认为“男女有别”。老不愿意搭理我们女生,连那几个男同学班干部见了我们也常常避得老远,我常想找个机会让他们的思想来个chèdǐ(   )的转变。机会终于来了,有个封建的小队长生病了。这回我可要去破破他的规矩。
②那天下午放学后,我收拾起书包、拔腿就向医院跑去。可到病房前我yóuyù(   )了,一个女同学去探望男同学,真是不好意思!但是“要下决心改变男同学的思想”这个念头使我zēngtiān(   )了力量。我迈上一大步,推开了房门。
③他抬起头看见了我,他的神情真好笑:只见他嘴巴张得老大老大的,眼睛瞪得滚圆滚圆的。我笑着上前,说:“怎么?不欢迎吗?”他半晌才醒悟过来,低着脑袋,像蚊子似的低声说:“啊……欢迎欢迎,请坐请坐。”我笑着问了他的病情,告诉他学校的一些情况,谈得还挺投机。最后对他说:“你一定感到奇怪,我怎么会来看你呢?我就是想破破你们不理女同学的规矩,今天我们的谈话,不是很好吗?”他摸了摸脑袋瓜,不好意思地笑了。
④第二天,老师用激动的语气向大家讲述了这件事,最后老师说道:“沈敏这件事做得真有意义,你们说对不对?”同学们的眼光向我射来,这眼光不再包含着嘲笑、惊异,而是包含着赞赏和钦佩。
1.在文中拼音后面的括号里写上相应的词语。
2.写出描写小队长神情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  ”画出文中的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短文分段,并写出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
理想党员
奥本海默和邓稼先分别是美国和中国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各是两国的功臣,可是他们的性格和为人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他们走向了两个相反的极端。
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他20多岁的时候在德国哥廷根镇做玻恩的研究生。玻恩在他晚年所写的自传中说研究生奥本海默常常在别人做学术报告时(包括玻恩做学术报告时)打断报告,走上讲台拿起粉笔说:“这可以用底下的办法做得更好......”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40多岁了,已经是妇孺皆知的人物了,打断别人的报告,使演讲者(难堪  难受)的事仍然时有发生,不过比起以前要少一些。佩服他的人很多,不喜欢他的人也不少。
邓稼先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和他谈话几分钟,就看得出他是忠厚老实的人。他真诚坦白,从不骄傲。他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在我所认识的知识分子当中,包括中国人和外国人,他是最有中国农民朴实气质的人。
我想邓稼先的气质和品格是他所以能成功地领导各阶层许许多多工作者,为中华民族做了历史性(贡  供)献的原因:人们知道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信任他。
“文革”初期,他所在的研究院(九院)和当时全国其他单位一样,成立了两派群众组织,对吵对打。而邓稼先竟有能力说服两派继续工作,于1967年6月成功地制成了氢弹。    
1971年,在他和他的同事们被“四人帮”批判围攻的时候,如果别人去和工宣队、军宣队讲理,恐怕要出惨案。邓稼先去了,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这是真正的奇迹。
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1.将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字或词语用“\”划去。
2.奥本海默与邓稼先的性格和为人截然不同:奥本海默__________;邓稼先_______。
3.结合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截然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妇孺皆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奥本海默是一个复杂的人。佩服他的人很多,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喜欢他的人也不少,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把美国的奥本海默和邓稼先对比着写,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列举了邓稼先在“文革”中的哪两件事?写这两件事是为了说明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小学广播站征稿启事
为了繁荣我校校园文化,丰富师生课余生活,进一步办好广播站,学校广播站特向全体同学征稿。
一、征稿栏目与播出时间:
(1)周一 《开心一刻》:脑筋急转弯、谜语、对联、笑话等。
(2)周二 《百变魔匣》:讲述生活中的小窍门,介绍日常生活百科。
(3)周三 《灿烂星空》:学生优秀习作。
(4)周四 《星语心愿》:在有特殊意义的日子里点歌送祝福。
(5)周五 《校园连连看》:校内外新鲜事、好人好事等,宣扬新风尚,传递正能量。
二、稿件要求:
(1)稿件应思想健康、内容新颖、文字精练、准确,书写规范,字数不限,文体自由。
(2)稿件用纸不能褶皱、污损,书写工整,不能有大面积的涂抹,提倡打印稿。
(3)稿件需写清楚班级、姓名,并注明所投栏目。
三、投稿方式:
周一至周五上午课间时间,送广播站。
1.陈紫瑞写了一篇习作,她想送广播站投稿,她应该在(  )时间送去。
A.周一至周五上午B.周一至周五下午课间
C.周一至周五放学后D.周一至周五上午课间
2.学校举行冬季运动会,小记者王演写了一篇长跑比赛的简讯,他应该向(  )栏目投稿。
A.百变魔匣B.星语心愿C.灿烂星空D.校园连连看
3.李欣怡写的一首小诗被广播站选中,她和好朋友约好一起收听,她们应该在(  )这一天收听。
A.星期一B.星期二C.星期三D.星期四
4.在该校广播站征稿栏目中你最喜欢哪个栏目?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校广播站准备增设一些新栏目,请你为他们设计一个,并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