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人教版(2001)| 六年级下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腊月初(xún  xuàn)的时候,大家都会(xián  xín)熟地将花生、(zhēn  zhēng)子、胶枣、栗子、蜜(jiàn  qiǎn)等(chān  cān)和成孩子们爱吃的杂拌儿。
类型:信息匹配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品读句子,回答下列问题。
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
1.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具有节奏美、旋律美,突出了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请运用此句的修辞手法,仿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张记面馆”今年元宵节想要悬挂有《水浒传》彩绘故事的灯笼,下面带有哪个故事的灯笼会入选呢?请选一选吧!(________)(填序号)
A.宝钗扑蝶  B.三顾茅庐  C.武松打虎  D.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E.黛玉葬花  F.杨志卖刀
类型:语言表达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练习。

(A)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在老年间,这天晚上家家祭灶王,从一擦黑儿,鞭炮就响起来,人们随着鞭炮声把灶王的纸像焚化,美其名曰送灶王上天。在前几天,街上就有好多卖麦芽糖与江米糖的,糖形或为长方块或为大小瓜形。按旧日的说法,用糖粘住灶王的嘴,他到了天上就不会向玉帝报告家中的坏事了。现在,还有卖糖的,但是只由大家享用,并不再粘灶王的嘴了。

(B)腊月二十三是祭灶神爷的日子,民间传说这天晩上灶神爷要回天上汇报人间温饱,家家都烙制一种五香味的小圆饼子,给灶神爷带上,做漫漫上天之路的干粮,巴结他“上天言好事,入地降吉祥”。当晩,第一锅烙出的五香圆饼先献到灶神爷的挂像前。我早已馋得控制不住了,便抓起剩下的圆饼咬起来,整个冬天都吃着包谷面馍,这种纯白面烙的五香圆饼甭提有多香了。

(陈忠实《过年:家乡圆梦的炮声》)

1.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到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时,人们来观看戏剧正式演出前的化装排演,表现了春节的热闹。
B.到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时,就有了过春节时的热闹气氛,表现了老北京人过春节的隆重。
2.阅读(B)段,腊月二十三家家烙饼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用“﹏﹏”画出(A)段中吃糖的原因,并根据(B)段中烙饼的原因,推测(A)段中吃糖的原因还有可能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说鞭炮响起来,便有了过年的味道。请联系过年的体验,发挥你的想象,写一写你对“年的味道”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读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完成练习。
①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即使没有饺子吃,也必须买杂拌儿。他们的第二件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
②腊月和正月,在农村正是大家最闲在的时候。
1.“玩意儿”一词可以用词语“_________”代替,“闲在”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2.这些加点词语都是口语词,能否换成意思相近的书面语?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语言表达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根据“热闹”的不同意思写句子。
(1)(景象)繁盛活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场面活跃,精神愉快: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语言表达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六(3)班的“春节新想法调研小组”到街道走访,调查人们对春节习俗(年俗)的看法。
1.请阅读下面关于燃放鞭炮的对话,替调研小组作出回答,要说明理由。
小组成员:对于现在不许燃放鞭炮,您赞成吗?
受访奶奶:不赞成,不放鞭炮就不像过年啊!
小组成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知道有哪些旧的年俗因为时代的变化而发生了改变,或随着时代的发展出现了哪些新年俗吗?请写一写吧!(说明旧年俗的变化之处及原因或新年俗形成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语言表达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第一次到苏州

①关于心灵之乡何处,常常不敢肯定,只记得一见苏州,便宛如旧识。

②第一次到苏州,是随了父亲一道。本来以为读大学了,应该可以自己独自出这趟远门,可是终于遂了母亲的执着。父亲因为几十年前在苏州读的师范,也隐隐地有故地重游的心事,就一起上了路。

③到学校的当天我就出了一个洋相。傍晚带父亲刚踏进人声鼎沸的餐厅,我就在刚拖过的地板上重重地滑了一跤,手中的饭盒摔得老远。我连忙爬起来也不敢看看四周,只是默默地洗尽了双手和碗筷,就又去打了饭和父亲一起吃起来。饭是我爱吃的米饭,菜则是一律的糖醋口味(这样的伙食我一吃就是四年)。吃饭的时候,我一直低着头,偶尔抬眼看看对面静静地坐着吃饭的父亲,却是居家一样的坦然。我知道这是父亲曾经呆过的苏州,又是他的儿子将要生活多年的苏州,一定是很有感触的吧!从接到来自苏州的大学录取通知,父亲竟然从来没有和我谈起过这个他一度相当熟悉的城市。这始终让我感到非常疑惑,难道父亲的记忆中,对苏州竟是没有一丁点儿印象了吗?

④第二天正式报到,结束后我就陪父亲往教学楼那个方向散步。从宿舍到教学楼大概有三四百米的路程,中间还有很大一片沟壑起伏的农田。巧的是靠近路边,有一个长满杂草浮萍和寥寥几株莲藕的水塘。水塘看来很少有人清理,水是那种看起来很脏的深绿,酷热中散发出浓浓的臭味。那天我们路过的时候,正好有一个黝黑精瘦的中年男人,裤腿卷得老高,从池塘里担了深挖出的泥淤,赤着脚往旁边的田里去。那是真正最好的绿肥。在九月的阳光下,我们能清楚地看到男人额头上的褶皱和慢慢滚落的汗珠。父亲说:“苏州人这么富,到底还是苦出来的。”

⑤我知道父亲的意思,这个素不相识的农人和我家乡的爷爷辈叔叔辈一样辛劳而充实。他们将自己的大滴汗珠凝成一个个丰年,在朴实而满足的心底珍藏。这块土地的富庶与繁荣,从来就不曾少了这些史册之外的人们。我的心似乎是重重跳了一下:不看文人看农人的苏州,也正如我的家乡一样亲切友善。

⑥很快我就将这里当做了真正的家乡。原来,我与苏州,竟然是这样一见如故的。

1.用波浪线画出前后照应的句子。
2.对画线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表露自己的疑惑,进而引出下文,使自己的疑惑得到解答。
B.因为已经过了很多年,所以父亲对苏州已经淡忘了。
C.从结构上看此句是过渡句,承上启下。从内容上看,父亲绝非对苏州没有印象。
3.体现父亲对苏州有所感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④段中对素不相识的农人的描写,展现了农人所具有的_______、_______品格,从而揭示了苏州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因。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综合性学习
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每当此时,神州大地到处张灯结彩,竹报平安,迎春接福。让我们走进春节,看一看家乡“过年”的习俗吧!
[选春联]春联起源于桃符,是过春节的重要标志。当人们在家门口贴上春联的时候,意味着春节正式拉开序幕,作为对联的一种,春联同样讲究字数相等词性相同,内容相关,仄起平收。请在下面的句子中选出一幅春联。
①五羊献瑞瑞门庭 ②五羊献瑞报佳音 ③万树争荣添翠色
④求知莫畏羊肠  ⑤人寿年丰    ⑥春色满园
上联 ______ 下联 ______ 横批:________
[送祝福]拜年是春节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的开始,大家互相祝贺,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请在下面的长辈中任选一人,给他们拜年写出你对他们的祝福。
①爷爷    ②妈妈   ③叔叔    ④阿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语言表达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1.用“∥”将这段话分两层。
2.分两层的根据是什么?选择一种恰当的方法(    )
A.先总体写中心,再具体叙述除夕热闹的活动。
B.先交代时间,再具体写活动。
C.先说节日名称再说节日活动。
D.先说在家的人如何过除夕,再说在外的人回家过年。
3.文中具体介绍除夕的活动分别是                                                        
4.文中画线句子表明作者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几方面细腻描写了人们欢庆除夕,充分表现了除夕的红火热闹。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看拼音写词语。
suàn bàn        zhēn zi        biān pào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fěi cuì       áo zhōu      ɡuànɡ miào huì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