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鲁教版(五四学制)| 三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语段赏析。
后来,李四光回到家乡,专门考察了这块大石头。他终于弄明白了,这块大石头是从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经过进一步的考察,他发现在长江流域有大量第四纪冰川活动的遗迹。他的这一研究成果,震惊了全世界。
1.写出下列词语的同义词。
遥远(        )         遗迹(        )
2.理解句中“终于”一词的含义。
3.震惊了全世界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李四光身上有哪些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美文品读。
李四光名字的由来
1889年,在湖北省黄冈县一个贫寒的家庭,出生了一个男孩。他是家里的第二个孩子,教私塾的父亲为他取名仲揆(kuí)。
1902年冬,省城开办新学堂的消息传来,有着强烈求知欲望的小仲揆在父母的支持下,挑着行李来到武昌。在填写报名单时,他误将姓名栏当成年龄栏,填写下了“十四”。他发觉后,便将“十”添上几笔,改成了“李”字。可是他觉得“李四”这个名字不好听,正为难时,抬头看见中堂上挂有一块匾,上面写着“光被四表”。他灵机一动,在“李四”后面加了一个“光”字。于是,李仲揆有了一个新名字:李四光。
这广为人知的故事,或许是某种预兆。从此,这个少年便从这里开始他“光被四表”的灿烂人生。
1.“李四光”这个名字的由来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类文阅读。
石头书

我们所生活的地球,就是一部石头书,它告诉了我们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以前的事。石头,在地质学术语中被称为“岩石”。“岩”是高山陡崖的意思,“岩石”就是形成这些高山峭壁的石头。实际上,我们生存的地球、山脉、丘陵、岛屿、江河湖海以及平原的基底,都是由岩石组成的。
岩石是天然产出的,是大自然的宠儿。它们是在地壳中形成的,是机械作用、物理作用、化学作用和生物作用等综合地质作用的产物。
岩石有的成层状、片状;有的成块状、球状、柱状,形状各异。
岩石直接记录了地质的变迁,古代动植物的遗体或遗迹,地质运动造成江河湖海和高山的运动,都被它完整地保存下来,翻阅它,就像在读地球的历史。
(1)岩石是怎样形成的?在短文中用“____”画出来。
(2)岩石有的成__________状、__________状;有的成__________状、__________状、__________状。
(3)你知道下面的物质哪些是岩石,哪些不是?在是的后面画“√”。
A石油(   )     B大理岩(   )
C沙子(   )     D石灰岩(   )
E化石(   )      F花岗岩(   )
(4)短文最后一自然段的作用是(  )。
A.总结全文B.点明题目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文回放
(1)把括号填完整.
这么重的大石头从(         ),力量(         )。它应该(                      ),可它(            )。
这段话让你体会到了什么?请和大家交流一下,并写下来。
(2)仔细体会带点词。
这个问题李四光想了许多年。直到他长大以后到英国学习了地质学,才明白冰川可以推动巨大的石头旅行几百里甚至上千里。
后来,李四光回到家乡,专门考察了这块大石头。
这些词句中,你体会李四光是个什么样的人?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窗
“小 博 士”
黄炜是北京翠微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 他知道的东西可多了 同学们都叫他 小博士。
“小博士”有个习惯:对什么事都要打破沙锅问到底。比如,他看到闹钟一上弦就走,就想找出它的奥秘啊。于是,他把家里的闹钟悄悄地拆开,观察内部结构;他又看到半导体收音机能发出声响,就把它打开,仔细研究。现在,家里的收音机坏了,他还能修理哩!
喜欢阅读自然科学读物。他常常把学到的知识绘声绘色地讲给同学听:从宇宙,地球,讲到古猿进化到人;从人们最出用手指计数,讲到现在的大型计算机;从古人梦想的空中驾云,讲到宇宙飞船,外星人,飞碟和星际旅行……他还善于观察周围的事物。从天空中的风云变幻,到地上的蚂蚁筑窝…正是因为黄炜有勤学好问的精神和细心观察的好习惯,使他成为了同学们当中的“小博士”。
(1)把第一自然段所缺的标点补上。
(2)根据原文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字。绘( )绘( ) 风云( )( ) ( )学( )问
(3)黄炜为什么能成为同学们当中的“小博士”?
(4)谈谈你阅读后的感受吧!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按原文填空,体会意思。
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_____________。它应该_________。可它_____________?
他终于弄明白了,这块大石头是从_________被_________带到这里来的。经过进一步的考察,他发现在_________有大量的_________活动的遗迹。他的这一研究成果,震惊了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带着问题来读书。
(1)我们玩过的捉迷藏和李四光玩的有什么不同?(  )
A.我们捉迷藏是藏在床底下或柜子里,李四光是藏在石头后面。
B.我们捉迷藏很快就被小朋友找到,李四光没有被找到。
A.我们只是单纯地玩,李四光在玩中思考,对奇怪的大石头产生疑问,并执著探索,取得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
(2)文中的大石头是从哪里来的?(  )
A.天上掉下来的。
B.从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细读课文深感悟。
(1)围绕“怪石”,李四光产生了哪些疑问和思考?请选一选,在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后打“√”。
A.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  )
B.是谁把它放在那儿的呢?(  )
A.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一定非常大。它应该把草地砸一个很深很深的大坑。可它为什么没卧进土里去呢?(  )
B.为什么它的四周都是平整的土地,没有一块石头呢?(  )
(2)课文围绕“奇怪的大石头”是从哪里来的,叙述了几个与此相关的事件,表现了李四光(  )的可贵品质。
A.积极思考、不懈追求  B.贪玩、不务正业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语段阅读。
后来,李四光回到家乡,专(们 门)考(查 察)了这块大石头。他终于(搞 弄)明白了,这块大石头是从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经过进一步的考(查 察),他(发现 发明)在长江流域有大量第四纪冰川活动的遗(迹 纪)。他的这一研究(成果 果实),(震 阵)惊了全世界。
(1)画去括号里用得不恰当的字或词。
(2)这块大石头是从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
(改成“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终于”一词体现了(  )
A.结论是李四光经过很长时间,花了很多力气研究出来的,是来之不易的。
B.李四光执著探索,不轻易放弃。
C.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滴水穿石
竺可桢是一位知识渊博的科学家,也是一位教育家。在他的一生中,对气象、地理、物理、自然科学史等都做过研究,并且取得了很大成就。
竺可桢从1岁半起就开始认字。5岁进学堂,7岁开始作文。有一天晚上,他为了写好一篇,修改了一遍又一遍,直到他认为满意了才停笔。刚上床,大公鸡就“喔喔”地啼鸣了。
他从小(     )爱学习,(    )特别爱观察,爱动脑筋思考各种问题。他的家乡雨水特别多,屋檐上老是滴水,落在石板上发出“滴滴答答”的响声。他蹲在门口“一、二、三、四、五……”默默地数着水滴。数着数着,他像发现了奇迹,眼睛盯着石板出神。他心里纳闷:嘿,这些石板上怎么有一个一个的小坑呀,水滴正好滴在小坑里。再看看另外一块石板,也是同样的情况。他立即跑去问母亲。母亲耐心地向他解释:“这就叫‘滴水穿石’呀!别看一滴一滴的雨水没有什么厉害的,但是,天长日久,石板就被滴出小坑了。读书,办事情,也是这个道理,(    )持之以恒,(    )会有所成就。”
母亲的话,深深地印在了竺可桢的脑海里。他一生坚持写科学日记,积累了大量宝贵的材料。
正是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成就了竺可桢的事业。
(1)将下面两组关联词语分别填在短文中的括号里。
只有……才……  不仅……还……
(2)联系短文内容理解“滴水穿石”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是从哪两方面具体写竺可桢的?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____”画出既能概括上一段的内容,又能引起下文的一句话。
(5)读了这篇短文,你一定有很多感想,平常你是用什么来勉励自己不断进步的呢?请写出两句能激励你的名人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