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语文A版| 六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课内阅读。       

冀中的地道战 (节选)

地道的出口也开在隐蔽的地方,外面堆满荆棘。有的还在旁边挖一个陷坑,坑里插上尖刀或者埋上地雷,上面用木板虚盖着,板上铺些草,敌人一踏上去就翻下坑里送了命。在地道里,离出口不远的地方挖几个特别坚固的洞,民兵拿着武器在洞里警戒;拐弯的地方挖一些岔道,叫“迷惑洞”,敌人万一进来了,分不清哪条是死道,哪条是活道。进了死道,就有地雷埋在那儿等着他们;(   )进了活道,他们(   )过不了关口。原来地道里每隔一段就有个很窄的“孑口”,只能容一个人爬过去。(   )一个人拿一根木棒,(   )可以把“孑口”守住,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

人在地道里怎么能了解地面上的情况呢?民兵指挥部派出一些人分布在各处,发现了敌情就吆喝起来,一个接一个,一直传到指挥部里。老百姓管这种吆喝叫“无线电”。地道里面可就用“有线电”了,一根铁丝牵住一个小铜铃,这儿一拉,那儿就响,拉几下表示什么意思是早就约好了的。为了打击敌人,什么办法都想出来了,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

1.在选段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有一位同学根据选段画了一张“地道示意图”,请帮他补充完整。

3.“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在选段中指______       。引用这个成语的好处是______
4.读到“人在地道里怎么能了解地面上的情况呢”,我就知道这段话讲的是______,所以我读得很快。我还能借助“_____” “______”这两个关键词,把握这段话的内容。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冀中地道战

①地道的出口也开在隐蔽的地方,外面堆满荆棘。有的还在旁边挖一个陷坑,坑里插上尖刀或者埋上地雷,上面用木板虚盖着,板上铺些草,敌人一踏上去就翻下坑里送了命。在地道里,离出口不远的地方挖几个特别坚固的洞,民兵拿着武器在洞里警戒;拐弯的地方挖一些岔道,叫“迷惑洞”,敌人万一进来了,分不清哪条是死道,哪条是活道。进了死道,就有地雷埋在那儿等着他们;(       )进了活道,他们(       )过不了关口。原来地道里每隔一段就有个很窄的“孑口”,只能容一个人爬过去。(       )一个人拿一根木棒,(       )可以把“孑口”守住,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

②人在地道里怎么能了解地面上的情况呢?民兵的指挥部派出一些人分布在各处,发现了敌情就吆喝起来,一个接一个,一直传到指挥部里。老百姓管这种吆喝叫“无线电”。地道里面可就用“有线电”了,一根铁丝牵住一个小铜铃,这儿一拉,那儿就响,拉几下表示什么意思是早就约好了的。为了打击敌人,什么办法都想出来,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

1.在选段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有一位同学根据选段画了一张“地道示意图”,请你帮他补充完整。
   
3.读到“人在地道里怎么能了解地面上的情况呢”,我就知道这段话讲的是__________,所以我读得很快。我还能借助“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关键词,把握这段话的内容。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冀中的地道战》(节选)

地道的式样有一百多种。就拿任丘的来说吧,村里的地道挖在街道下面,跟别村相通的地道挖在庄稼地下面。地道有四尺多高,个儿高的人弯着腰可以通过:地道的顶离地面三四尺,不妨碍上面种庄稼。地道里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大洞,洞顶用木料撑住,很牢靠。大洞四壁又挖了许多小洞,有的住人,有的拴牲口,有的搁东西,有的作厕所。一个大洞容得下一百来人,最大的能容二百多人。洞里经常准备着开水   干粮   被子   灯火   在里面住上个三五天不成问题   洞里有通到地面的气孔   从气孔里还能漏下光线来   气孔的口子都开在隐蔽的地方,敌人很难发现。人藏在洞里,(             )不气闷,(            )不嫌暗。有的老太太把纺车也搬进来,还嗡嗡嗡地纺线呢。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妨碍 (        )       牢靠 (        )     隐蔽(         )

2.在短文中空白处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3.在短文的括号里填写合适的关联词语。
4.比较下面两句话,你觉得哪一句更好?为什么?
一个大洞容得下一百来人,最大的能容二百多人。
一个大洞能容很多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冀中的地道战(节选)

说起地道战,简直是个奇迹。在广阔平原的地底下,挖了不计其数的地道,横的,竖的,直的,弯的,家家相连,村村相通。敌人(①)了,我们就(②)到地道里去,让他们(③)个空;敌人(④)了,我们就从地道里(⑤)来,照常(⑥)地过日子,有时候还要打击敌人。靠着地道这种坚强的堡垒,冀巾平原上的人民坚持了敌后游击战争。

1.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恰当的动词填进括号内。
                                                                      
2.“不计其数”中“数”的读音是______,这个词语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
3.用“______”画出中心句。
4.读完语段后,我们知道了地道有____________的作用。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

冀中的地道战(节选)

①地道的式样有一百多种。就拿任丘的来说吧,村里的地道挖在街道下面,跟别村相通的地道挖在庄稼地下面。地道有四尺多高,个儿高的人弯着腰可以通过;地道的顶离地面三四尺,不妨碍上面种庄稼。地道里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大洞,洞顶用木料撑住,很牢靠。大洞四壁又挖了许多小洞,有的住人,有的拴牲口,有的搁东西,有的做厕所。一个大洞容得下一百来人,最大的能容二百多人。洞里经常准备着开水、干粮、被子、灯火,在里面住上个三五天不成问题。洞里有通到地面的气孔,从气孔里还能漏下光线来。气孔的口子都开在隐蔽的地方,敌人很难发现。人藏在洞里,既不气闷,又不嫌暗。有的老太太把纺车也搬进来,还嗡嗡嗡地纺线呢。

②……

③敌人尝到了地道的厉害,想方设法来破坏,什么火攻啊,水攻啊,毒气攻啊,都用遍了。大家又想出了许多妙法来防备。洞口准备着土和沙,可以用来灭火。“孑口”上装着吊板,如果敌人放毒气,就把吊板放下来挡住,不让毒气往里透。对付水攻的法子更妙了,把地道跟枯井暗沟连接起来,敌人放水的时候,水从洞口进来,就流到枯井暗沟里去了。任敌人想出什么毒辣的法子也不怕,因为各个村子的地道是相通的,大不了转移到旁的村子去。

1.选文第一自然段写地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第三自然段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第一自然段中“有的老太太把纺车也撥进来,还嗡嗡嗡地纺线呢”这句话有什么作用?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长城

长城,西起嘉峪关,东至山海关,像一条长龙,飞过浩瀚的戈壁,穿越茫茫的平原,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最后,屹立在波涛滚滚的渤海之滨。它全长一万三千多里。

长城,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建筑工程。修筑在八达岭上的这一段,高大坚固,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平整如宽阔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城墙外沿设有两米高的垛子,一座连着一座。垛子上有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供瞭望和射击用。城墙顶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用的堡垒。打仗的时候,城台之间可以遥相呼应。遥想当年,这里金戈铁马,浴血拼杀,戍边的将士为固国安邦谱写了壮丽的诗篇。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举。登上长城,凭壁远眺,群岭起伏,朝霞辉映,长城犹如一条银色的裙带飘绕其间,在苍翠的衬托下,它愈加明丽和壮观,一股民族的豪情油然而生,不禁让人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就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也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双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它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坚强的毅力和巨大的智慧。

长城,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也是世界人民共有的文化遗产。

1.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指战争或军旅生涯。______
②很自然地产生。多指思想感情。_____
③形容广大或繁多。_______
④远远地互相照应,配合。_______
2.词语搭配。
浩瀚的____        ______的山岭       茫茫的_____       ______的毅力
3.写出下列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
①长城全长一万三千多里。_______
②登上长城,凭壁远眺,群岭起伏,朝霞辉映,长城犹如一条银色的裙带飘绕其间,在苍翠的衬托下,它愈加明丽和壮观。_______
4.用波浪线画出表示长城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的一句话。
5.从哪里可以看出长城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坚强的毅力和巨大的智慧?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提升,根据选文内容完成填空。

1943年秋天,赵疃民兵负责人赵同伦从区武委会领来了两颗地雷,他和赵守福等民兵凑在一起研究出拉线、绊线等几种埋雷方法。10月初的一天,200多个日伪军出来抢粮后,从赵疃西大道回据点,赵同伦率领赵守福等提前在路上埋下两颗绊雷,一下炸死13个敌人,民兵们心里乐开了花,都盼望上级多发一些地 雷。可是,那时八路军兵工厂的条件很差,地雷生产远不能满足需要。赵守福他们日夜琢磨,根据放炮打石头的原理,很快研制出一颗“石雷”,经过试爆,效果很 好。于是,他们就地取材,把漫山遍野的石块利用起来,制成各种拉雷、绊雷、滚雷。

初期地雷战的成功实践,大大鼓舞了全县民兵的抗日斗志。起初,地雷战仅在靠近敌人据点的小纪、行村、大山等区开展,后来渐及全县,榆山、龙山、昌水、高家、徐家店等区一些村庄的民兵,把地雷战成功地运用到反“扫荡”中,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埋雷技术和地雷战术也有了很大改进和提高。地雷品种由拉雷、踏雷、绊雷发展到夹子雷、梅花雷、头发丝雷、真假子母雷、丁字雷、水雷、标语雷、飞行雷等30多种。埋雷方法也由预埋待炸发展到飞行爆炸,由单一布雷发展到大摆地雷阵。赵疃的民兵创造了空中绊雷,专打敌人的指挥官和骑兵。一旦得到敌人出动的情报,民兵们就提前做好准备:大小路口、山坡、树林、河套、瓜 田、菜园、门阶下、水桶底、箱子里……到处是地雷,敌人走到哪里,哪里响。后来,敌人抓来一些老百姓,强迫他们走在前面开路。民兵们连夜发明出一种“长藤雷”,把引爆索线加长,等群众安全走过再迅速拉火,使地雷专在敌人脚下开花。

1.快速阅读短文,计时(      )分钟。
2.用“ ”画出最能概括地雷战特点的一句话。
3.地雷战和地道战一样,都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从作战主动程度看,地雷战主要用于______,地道战主要用于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读片段四,完成后面的练习。

地道的式样有一百多种。就拿任丘的来说吧,村里的地道挖在街道下面,跟别村相通的地道挖在稼地下面。地道里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大洞,洞顶用木料撑住,很牢靠。大洞四壁又挖了许多小洞,有的住人,有的拴牲口,有的搁东西,有的做厕所。一个大洞容得下一百来人,最大的能容二百多人。洞里经常准备着开水、干粮、被子、灯火,在里住下个三五天,不成问题。洞里有通到地面的气孔,从气孔里还能漏下光线来。气孔的口子都开在隐蔽的地方,敌人很难发现。人藏在洞里,既不气闷,又不嫌暗。有的老太太把纺车也搬进来,还嗡嗡地纺线呢。

1.语段以______为例,按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有条理地介绍了地道的结构。
2.这段文字先讲_____________,后讲______________
3.这里介绍的“洞”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课文 ,回答问题。

人体内的江河

人的体内有奔腾的江河,它是鲜红色的。这红色的江河就是血液。

人体的血液为什么是红色的呢?这是因为人的血液里有大量的红血球,红血球里充满了含铁的蛋白质—血红蛋白,血红蛋白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当它吸取新鲜的氧气时,带铁的血红蛋白与氧气结合,就使血液变成红色。 也许你会奇怪,铁与氧结合会变成铁锈,为什么人体中的铁不会生锈呢?原来,血液中的铁被“镇”在血红蛋白的复杂结构里,可以吸取和放出氧,却无法与氧发生化学反应,因而也就不会生锈了。

人的血液里还有白血球,白血球是圆形的。其实,它不是白色的,而是无色的,医生在验血时为了看清它们,才将它们染上白色。白血球是保卫人体健康的勇士,它主要有中性白细胞和淋巴细胞两种类型。中性白细胞能够对细菌展开攻击并加以吞噬,淋巴细胞能辨认感染、外来细胞及其他外来物质,并参与身体的免疫反应作用。对抗这些外来物质。

血小板是人体血液的另一组成部分。它们的外形和边缘规则的平板不同。血小板多数是两面凸起的椭圆球体,还有些是不规则的碎片。血管只要受伤,它们就会在伤口聚集,将伤口塞住,随后血浆中的化学物质就会促使血块形成,将伤口封起来。

红血球、白血球、血小板是三种不同的细胞。这些细胞悬浮在血浆中,就构成了人体血液。

1.本文说明的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第 2 段中画括号部分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的说明顺序。
3.为什么说白血球是保卫人体健康的勇士?在文中用波浪线标示出来。
4.本文第 4 段中画横线的语句使用了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加点词它们指代的是_____________
5.从文中找出能恰当、准确表达下列语意的词,将它们分别写在横线上。
1)形容血液中的铁被封闭在血红蛋白的复杂结构里。
所用的词:________________                                
2)说明血细胞在血浆中不沉下去,而是以运动状态存在。
所用的词: _______________
6.阅读全文可以了解到,人体的血液由_____________ 组成,说得再具体些,血液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种成分。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地道的式样有一百多种。就拿rèn rén 丘的来说吧,村里的地道挖在街道下面,跟别村相通的地道挖在庄稼地下面。地道有四尺多高,个儿高的人弯着腰可以通过;地道的顶离地面三四尺,不fáng fǎng 碍上面种庄稼。地道里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大洞,洞顶用木料撑住,很牢靠。大洞四壁又挖了许多小洞,有的住人,有的拴牲口,有的搁东西,有的作厕所。一个大洞容得下一百来人,最大的能容二百多人。洞里经常准备着开水、干粮、被子、灯火,在里面住上个三五天不成问题。洞里有通到地面的气孔,从气孔里还能漏下光线来。气孔的口子都开在隐蔽的地方,敌人很难发现。人藏在洞里,既不气闷,又不嫌暗。有的老太太把纺车也搬进来,还嗡嗡翁地纺线呢。

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2.看到“地道的式样有一百多种”。我就知道这段话主要讲 ___。然后,借助“地道”“___”“气孔”几个关键词了解任丘地道的构造,所以我读得很快。
3.地道中的“洞”的特点有 (填序号)
A.隐蔽性强
B.洞顶牢固
C.洞大,不气闷,不暗
D.功能齐全
4.“一个大洞容得下一百来人,最大的能容二百多人”运用数字来说明 ___,通过“有的老太太把纺车也搬进来,还嗡嗡嗡地纺线呢”来说明洞里 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