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秉承绿色生态理念,发挥征服自然的气概 |
B.在尊重客观规律基础上努力改造生态环境 |
C.保护生态环境的活动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 |
D.把握事物发展规律,预见生态变化的趋势 |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 |
C.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 | 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 |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动态清零”的精髓,一是快速,二是精准。“动态”就是不追求绝对零感染;“清零”就是发现一起、扑灭一起,守住不出现疫情规模性反弹的底线。严谨的科学研究推演证明:以中国14亿多人的总人口基数、庞大老年人群体的现实国情,如不及时从严防控,势必令易感人群感染风险加大,最终将形成规模性反弹,后果不堪设想。有关研究表明,虽然奥密克戎变异株流行期间的病死率下降,但同期因疫情造成的死亡总数却高于德尔塔变异株流行的同期死亡数,奥密克戎变异株流行的危害依然严重。一段时间以来,“奥密克戎流感论”“新冠病毒共存论”频频出现,对此我们需要清醒认识到:新一轮奥密克戎变异株流行的危害依然严重,新冠肺炎绝不是“大号流感”。“动态清零”是现阶段基于中国当前疫情形势的最佳选择,力争在短时间内做到“动态清零”,依然是最经济、最有效的疫情防控策略。
面对当前的疫情形势,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结合材料,运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对此加以说明。2021年2月10日,天问一号开始环火星飞行,完成“环绕”。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乌托邦平原地预选着陆区,完成了第二步“着陆”。2021年5月22日,祝融号火星车驶离着陆平台,开始“巡视”火星任务。中国第一次火星探测任务就完成了“绕、着、巡”三步!这是人类国家第一次在火星探测任务上实现三步一次到位!中国凭借天问一号和祝融号就赶上了美国60年的火星探索!也创造了人类航天史的新记录,宣告了中国航天技术进入了新时代。
结合材料,运用哲学基本问题的知识,分析我国第一次火星探测任务成功的启示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④ | D.①③ |
A.坚持法治思维,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 B.坚持群众路线,创新群众自治组织 |
C.巩固基层政权,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 D.履行政府专政职能,形成矛盾化解合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