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炭是沼泽地特有的产物,由有机残体、腐殖质和矿物质三部分组成。当沼泽植物残体的堆积量大于其分解量时,泥炭不断积累、堆积,并发育成泥炭地。潮湿的泥炭地固碳能力远强于森林,是全球重要的“碳汇”。然而泥炭地生态系统脆弱,一旦干燥、被氧化,则会成为巨大的“碳源”。
近代以来,随着英国农业开垦、电力、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约有150万公顷泥炭地被排水疏干,此外还被用于燃料等用途而导致泥炭开采量增加,泥炭地的退化过程加快。下图示意英国泥炭地分布。
轮作休耕制度是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效手段,是探索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具体实现途径,对推动中国农业绿色发展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西南喀斯特生态脆弱区是轮作休耕制度试点的重点区域之一。贵州大部及广西、云南、四川、重庆、湖北、湖南等省的部分地区,是全球三大岩溶集中连片区中面积最大、岩溶发育最强烈的典型生态脆弱区。石漠化是西南喀斯特生态脆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同时该区也是我国绝对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地区之一。
(1)分析西南地区采取轮作休耕制度的原因。秋香江是珠江水系干流东江中游的一级支流,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东高西低。1998年以前,秋香江上水电站数量及水库库容均处于较低水平,1998年之后水电站数量及水库库容急剧增加,已梯级建成水电站21座。2023年3月,多部门联动对秋香江流域开展专项调查,以实际行动推进秋香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下图为秋香江上小水电站分布图。
靠近我国沿海附近的A地与内陆的B地各日最高气温时刻(北京时间)的月均值不同(如下表),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气象台站 | 经度 | 纬度 | 1月各日最高气温时刻均值 | 7月各日最高气温时刻均值 |
A地 | 120°12'E | 36°16'N | 约14时40分 | 约15时20分 |
B地 | 114°20'E | 30°31'N | 约14时20分 | 约14时40分 |
A.1时40分 | B.2时00分 | C.2时20分 | D.2时40分 |
A.海拔低 | B.受海洋影响强 | C.风力强 | D.热岛效应明显 |
由于全球变暖导致极地地区气温上升,其中北极地区增温速度是其他地区的两倍,这就是北极放大效应。该放大效应使得北极地区增温具有明显的季节差异。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北极放大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太阳辐射增强 | B.海—气热传导增强 | C.大气环流增强 | D.冰雪的反射率增大 |
A.春季 | B.夏季 | C.秋季 | D.冬季 |
下图显示地中海北岸某地水系分布,①②③④为湖泊,其中①②③分别与入湖河流构成独立水系。研究者在野外考察中发现,①②③南侧高地上均存在谷地,谷底卵石堆积,研究表明该地曾发生过水系重组。据此完成下面问题。
A.东高西低 | B.西高东低 | C.北高南低 | D.南高北低 |
A.湖泊堆积 | B.海浪堆积 | C.冰川堆积 | D.河流堆积 |
A.断层 | B.褶皱 | C.地震 | D.火山 |
2024年2月7日,中国南极秦岭站正式开站。秦岭站是首个面向太平洋扇区的考察站,建造者们为它在国内量身定做了装配式钢结构件和功能模块,到了南极现场拼装。下图为中国南极科考站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A.获取冰盖冰芯 | B.接待国内游客 | C.开展国际合作 | D.填补观测空白 |
2021年12月,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强调,要为城乡居民“微度假”“微旅游”创造条件。微旅游作为城乡融合、协同发展的重要载体,作为适应消费业态变化、激活经济发展动能的重要方式,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下图为基于城乡协同发展的微旅游杭州模式,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A.产品规模较大 | B.较短的出行距离 | C.开发度假产品 | D.充足的度假时间 |
A.发挥生态优势,打造新型微旅游产品 | B.开发顶尖项目,带动多元化旅游活力 |
C.推动微旅游由“普遍化”向“小众化”发展 | D.以科技发展为推动力提升微旅游吸引力 |
2020年11月17—20日,吉林省出现罕见的大范围冰冻雨雪天气,其中出现的冻雨主要形成于冬季冷暖锋云系中,高空的雪花从锋面云系的上层落入暖层融化为雨滴,再下落至0℃以下的冷冻层时不冻结并保持过冷却状态,下图为2020年11月17-19日长春站温度场高度—时间剖面.此次冻雨对吉林省长春市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不同树种的危害具有明显差异。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A.17日 | B.18日 | C.19日 | D.20日 |
A.平均气温较往年高 | B.有厚厚的冻结层 | C.有明显的下沉气流 | D.平均风速比较大 |
A.绿地草坪 | B.低矮灌木 | C.针叶松树 | D.阔叶白桦 |
产业发展是乡村发展的首要前提,乡村产业发展是乡村空间重构的直接动力。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乡村产业结构优化重组生产空间,将直接影响( )A.人口空间分布 | B.城乡户籍制度 | C.土地产权制度 | D.乡村文化传承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