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书愤(其四)
陆游
山河自古有乖分,京洛腥膻实未闻。
剧盗曾从宗父命,遗民犹望岳家军。
上天悔祸终平虏,公道何人肯散群?
白首自知疏报国,尚凭精意祝炉熏。
[注]剧盗:强悍的盗贼。宗父:宗泽,南宋抗金名将,多次上书力主收复中原,未被采纳。
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用“实未闻”衬托出外族入侵的血腥场面,写出了战祸的无比惨烈。 |
B.颔联对“宗父”追忆和对“岳家军”的期盼,表达了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 |
C.颈联“公道何人肯散群”句将希望寄于公道和人心,直接流露对统治者不满。 |
D.尾联“祝炉熏”写年老无法上战场,但会祈祷神灵帮忙,爱国情怀始终不渝。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江介,字邦直,德兴人。少读程子书,至水清性善之说,喟然
(节选自黄宗羲《宋元学案》)
材料二:
永乐时,皇太子过邹县,见民间灶釜不治,衣皆百结,叹曰:“民隐不上闻若此乎!”时布政石执中来迎,太子责之曰:“为民牧,而视民穷若此,亦动念否?速往督郡县,取勘饥民口数,发官粟赈之。毋惧擅发,予当自奏也。”至京,即奏之。上曰:“昔范纯仁犹举麦舟③济父之故旧,况百姓吾赤子乎!”
洪熙④元年,上闻准、徐、山东民多乏食,召杨士奇等草诏免夏税。士奇曰:“可令户、工二部与闻。上曰:“救民之穷,当如救焚拯溺。有司虑国用不足,必持不决之意,卿等姑勿言,速遣使赍行”。左右言:“
(节选自张岱《快园道古》)
[注]①合:容量单位,一升十合,一合十勺。②龟山:宋理学家杨时的号,徐逸平曾拜其为师。③麦舟:指宋范纯仁以麦舟助父亲范仲淹故旧治丧事。④洪熙:明仁宗朱高炽年号。上文的“皇太子”即朱高炽。
1.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A.太息,大声长叹,与《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中的“太息”含义不同。 |
B.母乳,文中指母亲哺乳,与现代汉语“母乳喂养”中的“母乳”含义不同。 |
C.宰,文中作动词,主管。宰县,意为主管一县的事务,即担任县令一职。 |
D.地方,文中指土地方圆,其中“方”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方六七十”中的“方”含义相同。 |
A.江介担任进贤县令时,朝廷诏令免除百姓田地一半的租税,他认为不如将交纳三升以下贫民的赋税全部免除,皇帝采纳了这个建议。 |
B.江介性情诚朴敦厚,他的老师徐逸平去世后,为了表示对老师的怀念,他终身不再饮酒。他两度担任县令,可以与古代的循吏相比。 |
C.朱高炽做太子时,一次经过邹县,看到百姓生活穷苦,就责备当地主管民政的官员石执中,让他赶快前去督促郡县,采取救济措施。 |
D.身为皇帝,朱高炽非常关心民生,他对杨士奇说,救济百姓就像救援困于火灾或落入水中的人一样,应该快速将钱物送到贫民手中。 |
A.![]() | B.![]() | C.![]() | D.![]() |
A.1 | B.3 | C.5 | D.7 |
A.![]() | B.![]() | C.![]() | D.![]() |
天数代码x | 1 | 2 | 3 | 4 | 5 | 6 | 7 |
滑雪人数y(百人) | 11 | 13 | 16 | 15 | 20 | 21 | 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