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青春是最美好的时光,因梦想而激昂,因奉献而厚重,因奋斗而精彩。很多人认为,奋斗就是找好工作,赚高工资,住大房子,但是,年轻人的奋斗不应该止于此,而是应该有更广的视野,更高的格局。

梦想只有接上时代的翅膀,才能飞得更高更远。今天的中国,经济辐射全球,中国速度震惊世界,这正是年轻人大展拳脚的好时代。不应该辜负时代的重托,在积极成就自己梦想的同时,也要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将自己的梦想与时代的需求结合在一起,才是青春最有意义的绽放方式。

读了以上文字,你有什么感想?学校准备举办以“逐梦青春,担当时代”为主题的演讲活动,请你写一篇演讲稿,分享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类型:材料作文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尖叫是恐怖片中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      ①     ,瞬间就会觉得周围的恐怖又多了几分,为什么尖叫声有这么大的威力呢?

一项科学研究表明,尖叫声之所以如此恐怖,     ②     。声音的粗糙度越高,大脑的杏仁体就更容易捕捉到这样的声音,而杏仁体就是大脑中负责感受恐惧和危险的区域。这样的声音在平时的生活中是很少听到的,所以一旦听见这样的声音,大脑就会启动警报。正是因为人类在千百年的进化中已经把尖叫声默认为警报呼救一类的声音,尖叫已经被赋予了很强烈的情感,所以每次听到尖叫声,     ③

1.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画波浪线中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B.“七七事变”一起,清华图书馆的灯光全灭了。
C.房里也映得较光明,极分明的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寿”字。
D.“他有一种想把时间抢回来的劲头。”钟扬的同事回忆道。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3个字。
类型:选择+简答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倘若提及黄沙岭,想必鲜有人知。但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则近乎         。这条从南宋走来的古道,因了辛弃疾的这首词而得名,成为江南一个美丽的注脚。黄沙古道是古时从上饶通往铅山石塘的必经之路。辛弃疾四十三岁那年,被谏官弹劾,惹得龙颜大怒,罢官,携家在信州上饶定居。

辛弃疾被迫离开战场,由一个抗金英雄改行当专业词人。这期间,辛弃疾常往返于上饶和铅山,写下有关上饶的词,多达两百首。可见,上饶是个多么有气场的地方。一个文人的气养足了,胸襟开阔豁达,才能有         的创作灵感。

沿着上饶黄沙村出来,徒步数里,人烟逐渐稀少。山涧如一把天工神斧,凭空将黄沙岭斫为两半。山岬摆着形状不一的造型踅进山的皱褶里,给山平添了几分森严。流水潺湲,         ,让人想起古琴的声音,但绝不是古筝。古筝俗了些,是         用以表演助兴的热闹。古琴则不然,是独坐幽篁轻拨琴弦,弹奏一曲寻觅知音的绝响。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家喻户晓        源源不断        泠泠作响        高朋满座
B.耳熟能详        源远流长        泠泠作响        狐朋狗友
C.家喻户晓        源远流长        万籁俱寂        狐朋狗友
D.耳熟能详        源源不断        万籁俱寂        高朋满座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进行赏析。
类型:选择+简答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诗人面对大千世界,感慨万千,表达自己雄心壮志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曹操《短歌行》中,借《诗经》中姑娘思念情人抒发对贤才的渴望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连用两个比喻,表达作者对官场的厌倦和对田同生活的向往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赞叹宋武帝刘裕北伐时强大气势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酒是诗歌中的重要意象,也是古人生活的一部分。李清照用“____________”(《声声慢》)来抵挡“晚来风急”;苏东坡感慨“人生如梦”,于是举起酒杯,“____________”《念奴娇·赤壁怀古》),以此祭月;杜甫潦倒困苦,两鬓斑白,更是“____________”(《登高》),怎能不令人感慨?
类型:情景默写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五代词,完成下面小题。

渔歌子

李珣

荻花秋,潇湘夜,橘洲佳景如屏画。碧烟中,明月下,小艇垂纶初罢。

水为乡,篷作舍,鱼羹稻饭常餐也。酒盈杯,书满架,名利不将心挂。

[注]①李珣,五代词人,前蜀灭亡后,词人不仕后蜀,从蜀中乘船沿长江东下,经巫峡,入湖湘,在湖南、湖北一带生活了一段时期。这首《渔歌子》便是作于此时期。

1.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获花秋”三句将橘子洲头的景色比作“屏画”,描绘了湘江美丽的景色,突出了词人此时的悠然自得。
B.“碧烟中”三句写江面云烟淡淡,月光皎洁,垂钓者划着小艇在水上荡漾,描绘了一幅小艇垂纶欲归图。
C.“水为乡”三句由写景转入叙事,描述词人居住在水乡蓬舍,只能吃些鱼羹稻米饭,生活境况可谓困窘不堪。
D.面对着盈杯的水酒和满架的诗书,词人心满意足,再也不用将外在功名利禄放在心上,表现了词人的隐居之乐。
2.这首词的上阕与《沁园春·长沙》的上阕同是描写湘江美景,但景物的内容、特点和诗歌的意境却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
类型:诗歌鉴赏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陶渊明,元亮,或云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人也。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有日矣。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若此?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道济馈以梁肉,麾而去之。后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渊明尝往庐山,弘命渊明故人庞通之赍酒具,于半道栗里之间邀之。渊明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舁篮舆。既至,欣然便共饮酌。俄顷弘至,亦无迕也。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浔阳与渊明情款,后为始安郡,经过浔阳,日造渊明饮焉。每往必酣饮致醉弘欲邀延之坐弥日不得。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渊明,渊明遣送酒家,稍就取酒。尝九月九日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渊明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郡将尝候之,值其酿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漉毕,还复着之。其妻翟氏亦能安勤苦,与其同志。元嘉四年卒,时年六十三。谥号靖节先生

(选自萧统《陶渊明传》,有删改)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每往A必酣饮B致醉C弘D欲邀E延之坐F弥日G不得。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即表字,古时人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义的名字。
B.属,文中意为撰写,与《岳阳楼记》中“属予作文以记之”的“属”意思相同。
C.弦歌,含义丰富,有出任邑令,礼乐教化等义项。文中指出任邑令。
D.悉,文中意为全、都,与《桃花源记》中“悉如外人”的“悉”意思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陶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多识,擅长写文章,聪颖洒脱,卓尔不群,任性率真,曾经创作了《五柳先生传》来自况。
B.陶渊明虽然志在隐居,但也与官员有交往,甚至有官场好友,如颜延之就与他交情深厚,但他从不接受他们的馈赠。
C.陶渊明亲老家贫,不得已出仕,但是没几天就辞职了,后来又陆续作了一些小官,但最终解绶去职,并赋《归去来》。
D.陶渊明喜欢喝酒,友人庞通之在半路上邀请他喝酒,他欣然赴约,颜延之在浔阳时经常跟他一起喝酒,且一定要畅饮喝醉。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
(2)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
5.陶渊明为什么要辞任彭泽令?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突围

薛培政

在一座农家小院里,我见到了老英雄李子良。他看上去就是个普通的老农,可县退役军人事务局负责信息采集的人说,李子良极不平凡的经历足够写一本书。

尽管老人言谈清晰,但一听说我要采访,他一句比起那些死难的战友,俺没有啥好显摆的,就让我吃了闭门羹。

眼看采访就要冷场,我忙给陪同的乡村干部使眼色。在大伙儿的恳求下,老人用一双布满老茧的大手,从床头柜里取出个黄色布袋,将一枚枚荣誉勋章一股脑儿抖在方桌上。在场的人不由得啧啧称赞,说:了不起,真是名副其实的老英雄!

俺不是英雄,廖国栋才是真正的英雄!老人情绪激动,陷入深深的回忆——

那是1942年冬天,日本鬼子调集重兵向鲁中抗日根据地发动了大规模的扫荡,企图铁壁合围一举歼灭根据地党政机关和主力部队。

战斗在傍晚打响,八路军某营凭借险要的地势顽强地进行阻击。敌人利用炮火优势向我方阵地发起一阵阵炮击,阵地很快变成了一片焦土。空气中呛鼻的硝烟还未散尽,山下集结的日伪军,又蝗虫般地向山上冲。

苦战多天,坚守在前沿的某营营长报告,全营只剩下十几个人,且弹药消耗殆尽……面对敌众我寡、异常严峻的情势,军区首长和地方领导紧急磋商,决定立刻分路突围。

天渐渐昏暗下来,夜幕终于降临了。一阵刺骨的寒风迎面吹来,吹得残留的灌木叶子瑟瑟作响,我不禁全身颤抖了一下。

这时,就觉得一个宽大的巴掌拍在我后背上,回身一看,是保卫干事廖国栋。他将我拉到一旁,小声命令道:一会儿突围开始,你跟着机关转移,我随营掩护!

不,我是一名战士,我要留下掩护!我握紧了手中的汉阳造

你个犟驴子,这时候还跟我较劲儿?忘了谁带你参加八路军的?他声音虽不高,却带着几分严厉。

廖老师——望着他那严肃的面孔,我又像以往见到学堂里威严的廖先生一样,含泪轻轻地叫了一声,将头扭向一边。

听话,都是八路军战士了,怎么还掉眼泪?他上前替我擦了擦眼泪,我是共产党员,必须坚守到最后!他又为我紧了紧身上的衣服,神情严肃地叮嘱我:突围时要跟紧,千万别掉队!

嗯!我抬头凝望着他,一股难以名状的离别滋味,顿时涌上心头。

不用为我担心,我好歹兄弟三人,真要有个三长两短,还有人为爹娘养老送终。他说到这里,深情地望着我,李大叔为打鬼子献出了生命,李大婶就你这根独苗,将来仗打完了,你要好好孝敬她老人家。说着,他掏出一张纸条和一支钢笔,塞到我手中:这是我家的地址,将来有机会了,替我回家看看双亲。——哦,革命成功别忘了学文化,要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啊!说完,他一把夺过我手中的枪,趁着夜色冲向阵地最前沿。

突围开始,首长铁青着脸命令营长:我现在带着机关人员突围,你带战士们坚守阵地钳制敌人兵力。我们走后半个小时,你们也要迅速撤离!营长郑重地举起右手,敬了个军礼:请首长放心,我们绝不放过一个敌人!

一阵密集的枪炮声过后,首长带领机关突围的方向渐渐平息下来。在连续进攻失利后,敌人以数倍的兵力,疯狂向阵地上逼压过来。营长带领战士们边打边退,最后被敌人紧逼到悬崖顶上。为了不当俘虏,他们纵身跳下悬崖。

老人讲到这里,已是泣不成声。过了好一阵子,他缓过情绪后道:仗打完了,全国解放了,俺做的头件事,就是去拜望廖干事的父母。费了好大劲儿,才在深山区的廖家坳找到他的家。

老人说着,眼泪又不由得涌了出来,说:唉,直到这时,俺才晓得,廖干事哪有兄弟三人?他也是个独子,家里就剩老娘一人,他是用自己的命换来了俺的命啊!

老人顿了顿,呷了一口茶,道:若是说战争年代里‘生死’是一面镜子,廖国栋就是俺身边最好的镜子。大半辈子了,俺没有忘记他嘱咐俺的话,入党后处处照着他的样子做。俺本来在部队已提为排长,可考虑再三,还是申请复员,在廖家坳安了家,一是要替廖国栋尽孝,二是要带领乡亲们战胜贫穷过上好日子。

老人讲完这段往事,又在旱烟袋里装上烟丝,重重地吸了一口,长叹一声,说道:相比那些年纪轻轻就牺牲在战场上的战友,俺还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呢?

听了老人质朴的话语,我们不由得肃然起敬。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李子良老英雄居住在农家小院里,看上去就是个普通的老农,但他身边的亲朋都知道他的不平凡的经历足够写一本书。
B.“俺不是英雄,廖国栋才是真正的英雄”,老英雄李子良的这句话表现了他对廖国栋的崇敬之情,也给读者设置了悬念。
C.李子良回忆了一次反“扫荡”的战斗,廖国栋主动向营长请缨,接替李子良掩护部队转移,最终跳下悬崖,壮烈牺牲。
D.小说以李子良的口吻,详细描绘了廖国栋战斗牺牲的场景,表现了共产党人不畏强敌敢于牺牲的精神,以及浓浓的战友情谊。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画线句运用了拟人,既表现出日伪军数量众多,攻势凶猛,又表达了对日伪军的蔑视和痛恨,突出了八路军战士英勇无畏的精神。
B.小说描绘了分路突围前的环境,夜幕降临,寒风吹面,木叶萧瑟,既写出了战斗环境的恶劣,也渲染了凄凉悲壮的氛围。
C.小说叙述了一位革命军人为国捐躯的壮烈故事,而在壮烈中又蕴含着浓浓的温情,语言亲切感人。
D.“我”对李子良的采访一开始并不顺畅,从采访的波折中,读者可以感受到李子良低调谦逊的高贵品质。
3.小说多次写到李子良流泪,每次流泪分别表现出李子良怎样的情感?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4.有人认为,薛培政“善于以小小说有限的篇幅,讲述有意义的故事”。请谈谈《突围》具有哪些意义。
类型:文学类文本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杂交是提高作物产量的实用技术。在孟德尔阐述了遗传学原理之后,人类认识到把作物的优秀基因通过杂交组合在一起,就可以获得更为优秀的后代。道理虽然简单,但很多作物并非那么配合。

水稻是种特别的植物,它们的雌蕊和雄蕊是同时成熟的,一旦开花,所有的雌蕊都会被自家的雄蕊产生的花粉占领。根本轮不到外来的花粉送上去授粉,也在很大程度上阻止了杂交的个体出现。这个难题同样困扰着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

怎样才能高效地制造出杂交水稻的种子呢?可能有朋友会说,直接把一些水稻花的雄蕊去掉,用其他花朵给它们授粉不就好了。如果你看过水稻开花,就会发现这个做法是不可行的,每个稻穗都有几百个雄蕊,要把它们挑拣干净,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水稻育种也就进入了死胡同

就在大家埋头寻找剔除水稻雄蕊的方法的时候,袁隆平先生想到了另一条道路——去寻找那些雄蕊本来就不发育的水稻个体。功夫不负有心人,袁隆平先生在稻田中找到了6株。天然的雄蕊不发育的水稻植株,在接受了正常水稻花粉之后,这些雄性不育的水稻结出了稻穗,并且它们的后代里面也有雄蕊不发育的个体。1966年,这个发现被发表在中国科技领域核心期刊《科学通报》上,但是当时这个发现并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

1968年,袁隆平先生的试验受到了阻挠,初露曙光的杂交水稻之路陷入了黑暗。但是,袁隆平先生并没有就此放弃,而是继续开展研究。大家想要更高更壮的水稻,可是,杂交的结果并不是很理想。于是,社会上出现了杂交无用论。袁隆平先生的工作再次陷入了泥沼之中。

为什么杂交后的水稻没有优势呢?主要是因为这些栽培的雄性不育水稻同其他水稻的关系太亲近了。就像人类近亲结婚,有很大的可能会生下有缺陷的后代一样,这些关系亲近的水稻一样不会有什么太好的结果。

不过,故事并没有这样结束。在海南发现的一棵雄性不育的野生稻,拯救了杂交水稻事业。在引入这棵名叫野败的水稻个体之后,整个杂交水稻的道路被打通了。1976年,全国推广杂交水稻208万亩,增产幅度普遍在20%以上。中国的粮食产量达到了划时代的高度。1977年,袁隆平将之前的实践经验总结整理,发表了《杂交水稻培育的实践和理论》与《杂交水稻制种与高产的关键技术》两篇重要论文。中国的杂交水稻成为世界农业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到今天,杂交育种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水稻育种工作中。

不过,自然界存在的优秀基因毕竟是有限的,而育种筛选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况且在天然植物中并不存在抗除草剂和高效抗虫害的基因。要想极大增加产量,还需要进行有目的的基因编辑。这件看起来只有在人类社会会发生的事,其实在100万年前,大自然就已经在红薯身上操作过了。在15世纪末,哥伦布带着一帮打算去亚洲找胡椒的兄弟误打误撞来到美洲。他们惊异地发现,这里的人不种小麦和大麦,他们的很多食物居然是从土里刨出来的。对于吃这些东西,欧洲殖民者是抵触的,因为小麦和大麦都是向着天空生长的,但是红薯则深深地埋藏在土壤之中。不过,很快,欧洲殖民者的高贵信念就屈服给了肚子,红薯提供的能量实在是太强大了,同样的土地种红薯,能够养活更多的人。

再加上红薯能提供人体必需的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简直就是天造地设的好食物。如今的红薯更是朝着高甜度、好口感的方向发展。这么好的食物却备受质疑:很多朋友都觉得红薯这么软糯甘甜,这么能养活人,特别是还有紫薯这个异类,这都因为红薯是转基因作物。

还真说对了,红薯就是转基因作物,而且在100万年前就已经操作完成了。对,这事并不是我们人类干的,而是大自然的安排。其实,最初红薯的祖先的根并不粗壮,更像我们今天看到的沙参和桔梗。然而,就在100万年前,有一个红薯生病了。它的身体被一种叫根癌农杆菌的细菌入侵了,不甘心的红薯并没有屈服,它顽强地挺过了疾病。就好像孙悟空在太上老君的炼丹炉里获得火眼金睛一样,红薯在这场大病中获得了膀大腰圆的基因。

根癌农杆菌是遗传实验室中最常用的工具,在这种细菌的体内有一种叫质粒的特殊DNA,质粒更像是基因搬运工,它们能把一些基因在自己身上,送到被感染的生物基因之上。而在100万年前,质粒就把赤霉素基因强塞给了红薯,正是这个基因的加入,让细瘦的红薯拥有了发福体质,被培育成了人类不可或缺的食物。

其实,人类也有被转基因的可能。如果不幸患上艾滋病,那就要经历转基因的过程。因为艾滋病病毒并不是完整的生命体,它们自己不能完成后代生产,必须借助人类的细胞来干这件事。更好玩的是,要完成后代生产这件大事,就必须把自己的基因先整到人类细胞的DNA之中,然后等生产出足够多的病毒复制品的时候,就会把人体细胞搞破裂,然后再去感染其他细胞。然而,有些人体细胞会幸存下来,也就拥有了病毒的DNA,这也是艾滋病病毒可以在人体中潜伏很多年的原因。

人类之所以对艾滋病病毒没办法,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些病毒太不靠谱了,经常复制出错。因为复制出错,病毒就改变了长相,我们的免疫系统刚刚记住强盗的样子,结果人家就易容了。这也是艾滋病疫苗难以研发成功的关键原因。

人类以为自己掌握了自己的命运,掌控了对抗自然的法则,其实不过是自然界的小学生而已。我们今天运用的转基因技术,竟然与大自然在100万年前所做的如出一辙。

(摘编自史军《植物塑造的人类史》)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死胡同”在文中指直接把一些水稻花的雄蕊去掉,用其他花朵给它们授粉是很难进行实践操作的。
B.“杂交无用论”在文中指杂交后并没有让水稻长得更高更壮的观点。
C.“膀大腰圆”在文中指红薯同根癌农杆菌作斗争后获得的基因转变。
D.“强盗的样子”指艾滋病病毒复制出错后的“长相”,免疫系统难以识别这种“长相”。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根据孟德尔阐述的遗传学原理,任意组合作物的优秀基因可以获得更为优秀的作物后代。
B.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研究之路并不平坦,甚至其一些研究成果遭遇过被忽视和质疑等不公正对待。
C.人类如果进行有目的的基因编辑,可能会极大增加某种作物的产量,加快育种筛选的过程。
D.转基因作物不一定就是人类制造的,红薯的基因转换就是在100万年前由大自然完成的。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在自然环境条件下,水稻雌蕊和雄蕊同时存在的特点决定了很难有自然的杂交水稻。
B.引入“野败”水稻个体打通了杂交水稻的研究之路,这对我国水稻研究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C.因为红薯能提供人体必需的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所以欧洲殖民者喜欢吃红薯。
D.在转基因技术上,我们虽然已经掌控了对抗自然的法则,其实并没有真正超越自然。
4.本文在语言运用方面很有特点,请结合文章进行分析。
5.结合袁隆平先生研究杂交水稻的相关内容,谈谈我们做一项科学研究应具备哪些正确的思想意识。
类型:实用类文本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一种转身相望叫回头,有一种回到原点叫回头,有一种知错即改叫回头……一次回头,往往蕴藏着平常而不凡,微小而博大的诸多情思。

请以“回头”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文体为记叙文;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⑤不得抄袭。

类型:材料作文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赞杨柳美丽,但其美与牡丹不同,与别的一切花木都不同。杨柳的主要的美点,是其下垂。花木大都是向上发展的,红杏能长到出墙来,古木能长到参天。向上原是好的,但我往往看见枝叶花果蒸蒸日上,似乎忘记了下面的根,觉得可恶!你们是靠他养活的,怎么只管高踞在上面,绝不理睬他呢?你们的生命建设在他上面,怎么只管贪图自己的光荣,而绝不回顾处在泥土中的根本呢?花木大都如此。甚至下面的根已经被所,而上面的花叶还是欣欣向荣,在那里做最后一刻的威福,真是可恶而又可怜!杨柳没有这般可恶可怜的样子:它不是不会向上生长。它长得很快,而且很高;但是越长得高,越垂得低。千万条陌头细柳;条条不忘记根本,常常俯首顾着下面,时时借了春风之力而向处在泥中的根本拜舞,或者和他亲吻,好像群活泼的孩子环绕着他们的慈母而游戏,而时时依傍到慈母的身旁去或者扑进慈母的怀里去,使人见了觉得非常可爱。杨柳树也有高出墙头的但我不嫌它高,为了它高而能下,为了它高而不忘本。

1.下列各项中的双引号和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
B.点支烟,继续写些“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C.“桂林山水甲天下”,确实是这样的。
D.春蚕开始结茧,要“上山”了。
2.文中两处加点词语,连续两次使用“你们”,这样安排有何作用?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中有三个重叠形式“条条、常常、时时”,说说它们和“每条、经常、不时”相比,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同。
类型:选择+简答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