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茶洛热坑气热泉群,地处金沙江断裂与甘孜—理塘断裂的交汇处,是四川境内最大的高温热泉群。沿河谷两岸长约1.5公里,宽约300米的范围内,集中了150余个气泉和热喷泉口,绝大部分是大于60℃的高温热泉,以及高于当地沸点85℃的过热水泉和蒸汽泉。长时间的温泉喷发,形成了厚达50米的温泉钙华,当整个山谷中云雾升腾、蒸汽弥漫时,虹彩乍现,宛如仙境。



(1)为茶洛乡气热泉经济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
(2)试分析该地区气热泉主要沿河谷分布的原因。
(3)结合水循环原理,简述气泉的形成过程。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是欧洲最大的半岛,形成于1亿多年前的斯堪的纳维亚山脉横亘半岛,最高峰加尔赫峰海拔2468米。第四纪冰期时,斯堪的纳维亚大冰盖面积达660万平方千米,厚度3000米,向南覆盖到48°N的广大欧洲地区,古冰川作用显著。距今12000-8000年时,冰川消退,波罗的海形成。下图示意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位置和地形。



(1)说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地形特征。
(2)说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现在仍有冰川存在的原因。
(3)说明地形对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东西侧河流特征差异的影响。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气象部门制作天气预报的第一步是制作天气形势预报,即先对目前控制和影响预报区域的天气系统的移动和强度变化等做出预报。下图为地面预报示意图,根据形势,未来12小时低压将向东北移到虚线所示的位置,即B点未来12小时将处于低压的后部,相当于原来A点所处低压的位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该天气系统所在半球和判断依据。
(2)试预测B点将要发生的天气变化。
(3)若未来该低压各部位强度变化不大,试描述B点锋面过境前后风向和风速的变化。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发源于我国青海省唐古拉山,向南流至云南省南腊河口出境,改称湄公河,在越南胡志明市以南注入太平洋。图甲为澜沧江—湄公河流域人口密度—高程分布图,图乙为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居民点—方位分布图。


据此完成下面各题。

1.澜沧江—湄公河流域          
A.人口密度随高程变化并不明显
B.0-400米人口分布随高度上升而迅速增加
C.5 000米以上可能有大片无人区
D.流域人口分布的态势是南疏北密
2.与该流域人口分布关系最密切的是(   
A.太阳辐射能B.土地利用方式
C.水能资源D.年降水量
3.由澜沧江流域居民点分布比例与坡向的关系可知              
A.与村级居民点相比乡镇级居民点趋向采光好的方向
B.坡向对居民点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降水时间
C.居民点在坡向的选择上与山体走向无关
D.乡镇级居民点分布比例最小的方向是正北
类型:选择题组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茶洛温泉群地处横断山脉北端金沙江支流曲戈河河谷地带。这里断层发育,河谷两岸集中了150余个温泉,泉眼海拔3530-3570m。该地温泉分布(如图)有明显的规律,绝大部分高温热泉分布于岩性致密、透水性差的花岗岩区域(图中乙区域),而甲区域温泉水温较低。



(1)指出图中花岗岩、石灰岩、卵石层形成的先后顺序,并说明判断理由。
(2)据图说明茶洛温泉的形成过程。
(3)从岩性及地形角度,与乙区域相比,分析甲区域温泉水温较低的主要原因。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图为阿尔卑斯山垂直自然带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自然带对应正确的是(     
A.甲——常绿硬叶林带B.乙——落叶阔叶林带
C.丙——针叶林带D.丁——高寒荒漠带
2.导致乙自然带在南北坡分布海拔范围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A.地势B.光照C.热量D.水分
类型:选择题组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环渤海地区亦或是环渤海经济圈,该地区人口、城市密集,钢铁、化学、煤炭等工业发达。中心城市北京是我国四大电子工业基地之一,其科技人才拥有指数全国最高。下面图1为环渤海地区略图,图2为天津市工业集聚示意图。



(1)简述环渤海地区发展钢铁工业和化学工业的有利条件。
(2)说出天津滨海地区工业部门集聚的好处。
(3)分析北京科技人才拥有指数全国最高的原因。
(4)说明环渤海地区新建多条高铁的意义。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海水“跃层”是指海水温度、盐度、密度等在垂直方向上出现突变的水层。夏季,黄海海水在水深20米左右的地方,水温突然降低到10°C以下,垂直温差可达到20°C,出现了一个延伸至海底的巨大冷水团,图一示意黄海冷水团底层温度分布。研究证明,黄海冷水团与“跃层”同步消长,每年春季开始形成,夏季达到最盛,秋季开始衰退,冬季消失,其范围与超前其6个月的风速相关。下图二示意25米层黄海冷水团分布范围变化与超前6个月的风速对照(经向风,北为正、南为负;纬向风,西为正、东为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5m层黄海冷水团分布范围的变化(     
A.与冬季西北风相关B.与冬季东南风相关
C.与夏季东南风相关D.与夏季西北风相关
2.黄海“跃层”夏季最盛的主要原因是夏季(     
A.气温高,降水多,表层增温减盐B.暖流势力强,对黄海的影响更大
C.盛行东南季风,与低纬度海水交换多D.沿岸盛行离岸风,使深层冷海水上泛
类型:选择题组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雪密度是单位体积积雪的重量,也可表示单位雪盖体积中干雪、融化水和水汽质量之和。图1为中纬度某地区某山地(大致跨纬度8°)雪密度特征变化示意图,该山地山麓地带坡度较小,图2为2013~2015年该山地冬季平均雪深变化示意图。



(1)判断该山地所属半球,并说明理由。
(2)阳坡较阴坡雪密度大,分析原因。
(3)研究发现,该山地平均雪深总体上坡度大的区域较坡度小的区域大,试说明可能原因。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西省位于黄土高原东侧,南北跨度大,境内多山地、丘陵,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导致境内形成季节性冻土。下图为1960—2018年山西省平均最大冻土深度的时空分布图。



(1)描述山西省最大冻土深度的时空分布特征。
(2)指出影响山西省最大冻土深度的主要因素及其与冻土深度的关系。
(3)推测山西省最大冻土深度变薄对当地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