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道:中国土地可以征服不可以断送!中国人民可以杀戮不可以低头!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请回答,根据材料分析这段话最能反映五四运动怎样的性质?为什么?
类型:简答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与1842年的《南京条约》相比,1895年的中日《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阶段列强侵华的新特点,这主要体现在(     )
A.割地赔款B.开设工厂C.协定关税D.开埠通商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袁世凯担任临时大总统之初,在其心目中,迟早是要实行独裁统治的。袁死后,掌握北京政府实权的段祺瑞完全继承了他的衣钵,继续推行媚外外交,成为日本帝国主义的忠实代理人。
(1)根据材料一,概括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的内外政策。
材料二  1919年4月底,中国人民眼巴巴企望的巴黎和会并未带来预想中的“公理”,郁积已久的亡国之忧、救国之情骤然化作海啸山鸣的五四运动,青年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成为洪流中的先锋。这是我们第一次打破一切的干涉压制的政治活动。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这场运动性质是什么?
(3)五四运动后,中国共产党也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有何历史意义?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类型:判断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西方列强手下遭到的第二次失败,使中国少数有远见的知识分子再次重新考虑他们传统的准则和政策。他们的对策是所谓的“自强”运动。这一词语本身出自儒家经典著作,在19世纪60年代,用来指通过移植西方的机械制造来保护中国文明。用当时一位改革者的话来说就是,“中国应获得西方在武器和机械方面的优势,但仍保持中国的儒家道德至尊地位”。在这一点上,中国的领导者这时已准备超越纯军事范畴,广泛地将铁路、轮船航线、机械工厂和应用科学包括在内。……这一运动注定要失败,因为它所基于的基本设想是荒谬的,……工具方面的西方化必然导致思想和制度上的西方化。因此,西方的科学不可能用来维护儒家文明,相反,必将削弱这一文明。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自强”运动所指的历史事件。
(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类型:论述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每年四季,世界上都会有许多人前往意大利米兰圣玛丽亚大教堂来欣赏一幅杰出的壁画。这幅画的作者多才多艺,被誉为“举世罕见的文化巨人”他是
A.但丁
B.达·芬奇
C.莎士比亚
D.毕加索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甲午孝钦皇太后 (慈禧太后)六旬万寿庆典……用银至700万两……铺张浪费,备极一时之盛。

——《藏园群书题记》

材料二 1895年,有人题联于京师城门:“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

——《尘闻偶记》

(1)根据材料一,判断慈禧太后的“六旬万寿庆典”在哪一年?当时哪个国家正把魔爪伸向中国?

(2)材料二中的“三军败绩”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割地”又使中国痛失哪些领土?

(3)三军败绩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什么条约?这一条约的签订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全球化与逆全球化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500年以后的时代是一个意义重大的时代,因为它标志着地区自治和全球统一之间冲突的开端。欧洲人的发现导致新的全球性种族分布,实际上,1500年以前,存在着世界范围的种族隔离。今天,这一格局已彻底改变,其改变的程度甚至达到一半的非洲人生活在非洲之外地区的地步。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大多数专家倾向于挑出18世纪80年代,而不是18世纪60年代作为工业革命的关键时期。……只有到那个时期,所有相关的统计指数才都突然快速地、几乎直线式地上升,这才是“起飞”的标志,工业经济仿佛从天而降。

——霍布斯鲍姆《革命的年代》

材料三1750—1914年间,欧洲人成功地将自己的优势地位转变为世界性的霸权:19世纪末,欧洲势力控制了大部分亚洲和几乎整个非洲地区。三个历史进程——革命、工业化及帝国主义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欧洲人何以逐渐地控制了世界。

——《新全球史》

材料四近年来,中国作为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推动者和贡献者,在推动全球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就是中国为推进新全球化以及遏制“逆全球化”开出的良方。

——熊光清《“逆全球化”阻挡不了全球化进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500年前后世界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当时,最先为此实践的是哪两个国家?说明导致“一半的非洲人生活在非洲之外地区”的历史原因。
(2)最早开始工业革命的是哪个国家?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根据材料二回答,为什么大多数专家认为18世纪80年代才是“工业革命的关键时期”?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欧洲人成功地将自己的优势地位转变为世界性的霸权”的政治、经济因素各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指出“中国为推进新全球化以及遏制‘逆全球化’开出的良方”。综上所述,谈谈你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电视专题片《大国崛起》有这样一段解说词:“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遥遥相望。有人说,是华盛顿创造了美国,是林肯拯救了美国。”结合世界历史的相关知识,评述这一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
类型:论述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美国是世界是唯一掌握核式器的国家,拥有30多艘航空母舰,在全世界建立了500多个军事基地。它还拥有最雄厚的经济实力和最丰富的黄金储备,美元成为世界货币。
材料二  1946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公开宣称:“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美元任何一个国家比它更强大了。这意味着,我们拥有这样的力量,就得挑起领导的担子并承担责任。”
材料三 中国自冷战结束以来迅速崛起,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科研能力的显著提升和军事现代化的稳步推进。到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已攀升至世界第二位,制造业规模跃居世界第一。奥巴马政府在对外战略方面开始推行以全球收缩、亚太突进为特征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力图缓解美国在全球范围内的过度扩张,集中应对中国的崛起,重振美国霸权。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的战略意图,分析美国提出这一战略意图的历史条件。
(2)为实现上述战略意图,美国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3)据材料三,指出美国推行“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原因和目的。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