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排序:
221道相关试题
如图甲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从右端滑到左端的过程中,R1、R2 的 I﹣U 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图线 A 是电阻 R1 的 I﹣U 关系图象B.电源电压为 14V
C.R1 的阻值是 20ΩD.滑动变阻器 R2 的最大阻值为 30Ω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甲同学认为若Ⅱ装置中装有水,可用于制取并收集氧气,请写出K1、K2的开关顺序________。   
(2)乙同学认为可以利用Ⅰ、Ⅲ装置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若广口瓶B中盛放二氧化碳,A中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烧杯中盛放稀盐酸,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他的操作为________,最终他看到了Ⅲ中稀盐酸倒流入Ⅰ中有气泡产生。   
(3)丁同学认为将Ⅲ的烧杯换成量筒,Ⅱ中广口瓶装满水,则可以利用Ⅰ、Ⅱ、Ⅲ装置测定氢氧化钠样品中含碳酸钠杂质的质量分数,丁同学测定方法利用的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你认为此方案是否可行,并简述理由________。
类型:探究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图是呼吸、消化、循环、泌尿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①~⑥表示生理过程或物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表示的气体名称是_______。
(2)图中③表示营养物质经消化系统消化后吸收进入循环系统,完成该过程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_____
(3)图中④和⑤表示的是物质交换的过程,该过程产生的废物主要通过_______(填序号)
和皮肤排出体外。
(4)肾炎病人经治疗已恢复健康,他的尿液中不再含有大分子蛋白质和葡萄糖等物质,这是因为______已恢复正常。
A.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B.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C.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类型:简答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小晨和小萍同学发现:带火星的竹签在空气中不会复燃,若用装有 60%水的集气瓶倒置在水槽中收集氧气,得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竹签复燃,为了找到能使带火星竹签复燃的氧气含量最小值,她们进行了如下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 21%)

(设计实验):小晨设计了如图的装置,该装置的圆底烧瓶中放入 25 毫升水的目的是_____。
(实验研究):第一组实验:取 3 只集气瓶,编号为①②③,分别装入 15%、30%和45%的水,盖上盖玻片倒置在水槽中。当气泡_____放出后,导管口伸入集气瓶把其中的水全部排出,将相同的 3 支带火星竹签分别插入①~③号瓶中,记录实验现象。获得第一组实验现象后,小晨又做了第二组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两组实验数据和现象见下表:
实验分组
第一组
第二组
实验序号






集气瓶装水的体积分数/%
15
30
45
34
38
42
带火星竹签状况

很亮
复燃
很亮
复燃
复燃
 
得出上述两组实验现象后,小萍认为还不能确定能使带火星竹签复燃的氧气含量最小值,需继续进行实验。
(实验结论):再经过数次实验并计算后得出:能使带火星竹签复燃的氧气含量最小值为 48.7%。则小晨在收集气体时集气瓶中装水的体积分数是_____。(保留整数)
(继续探究):小萍认为采用该方法收集的氧气中含有一定量的水蒸气,请你提出实验改进的措施_____。
类型:探究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天然气作为燃料已进入千家万户。小聪在帮助父母烧菜时想到:天然气燃烧的产物是什么呢?带着这一问题,小聪和同学一起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1)设计与实验:同学们设计了甲图装置(固定装置未画出),将天然气在氧气中点燃后得到的混合气体通过该装置进行实验。开始时应________(填“先通气体”或“先加热”);加热过程中发现黑色CuO固体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写出CuO固体变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仅根据甲图装置出现的现象,写出混合气体所有的可能组成_________。

(2)评价与改进:小聪认为上述实验方案有缺陷,通过讨论,增加了乙图中的3个装置(固定装置未画出),对方案作了改进并进行实验:将混合气体先通过乙图中连接的装置后,再通入甲图装置。实验中部分现象如下:A装置质量增加,B装置中溶液不变浑浊,甲图装置中实验现象与(1)相同。

请你写出改进方案的装置连接顺序(装置不重复使用):混合气体→______→甲图装置(填装置编号)。
(3)交流与讨论:通过对改进实验的现象分析,同学们得出了正确的结论。
类型:探究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2017·浙江金华)小苏打(NaHCO3)和食盐(NaCl)是厨房中常用的物质。现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由NaHCO3和NaCl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某科学小组的同学展开了一系列拓展性探究。
(1)定性分析:
(实验目的) 确定白色固体的组成。
(实验方案)

(实验结论) 该白色固体由NaHCO3和NaCl两种物质组成。
①基于上述实验结论,步骤①中加入的过量稀酸应该是______。
②写出步骤②中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
(2)定量分析:
(实验目的) 测定该白色固体中NaHCO3的质量分数。
为了测定该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小吕、小周分别取a克该样品,设计了如下方案:
小吕方案:利用NaHCO3与稀硫酸反应产生CO2,通过测定生成CO2的质量,计算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
①小吕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完成本实验,装置的连接顺序是____(填字母,装置不重复使用)。

②装置D中的反应完全后,需再次通入空气,其目的是_____。
小周方案:小周用沉淀法测定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操作流程如下图所示。
(已知:NaHCO3+NaOH===Na2CO3+H2O)

③为使定量分析更准确,在操作Ⅰ之前,需判断所加BaCl2溶液是否过量,请你设计一个合理方案:_________。
类型:探究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某科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老师引导下开展探究活动。以下是教学片段,请你参与学习并帮助填写空格。
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的稀H2SO4加入到盛有NaOH溶液的小烧杯中;
学生板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有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什么呢?
假设猜想:针对疑问,太家纷纷提出猜想。甲组同学的猜想如下:
猜想一:只有Na2SO4
猜想二:有Na2SO4和H2SO4
猜想三:有Na2SO4和NaOH
猜想四:有Na2SO4、H2SO4和NaOH
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有一种猜想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猜想是__________
实验探究:(1)丙组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CuSO4溶液,无明显变化,溶液中一定没有_____
(2)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学习小组利用烧杯中的溶液,并选用老师提供的pH试纸、
铜片、BaCl2溶液、Na2CO3溶液,进行如下三个方案的探究。
实验方案
测溶液pH
滴加Na2CO3溶液
滴加BaCl2溶液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试纸变色,对比比色卡,pH<7
有气泡产生
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
溶液中有H2SO4
溶液中有H2SO4
溶液中有H2SO4
 
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二是正确的;
评价反思: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确结论给予肯定。同时指出
(2)中存在两处明显错误,请大家反思。同学们经过反思发现了这两处错误:
(1)实验操作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方案中也有一个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探究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某溶液的密度随深度h(以厘米为单位)而变化,其变化规律为:,式中ρ0=1g/cm3k=0.01g/cm4。现向该溶液中放入两只用一根10厘米长的细线连在一起的小球A和B,每只球的体积为V=1cm3,其质量分别为mA=1.2g和mB=1.4g。而且两个球在溶液中都处于悬浮静止状态,线是拉紧的。(g取10N/kg)

求:(1)此时小球A所处的深度hA
(2)此时细线对小球A的拉力T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研究生石灰(CaO)露置于空气中变质的情况,设计实验如下: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由气体 B 可确定粉末 A 中含有 CaCO3,由沉淀的质量可确定其质量为 w/4
B.A 中钙元素的质量与生石灰样品中钙元素的质量相等
C.A 中 CaO 的质量分数为 0.500
D.A 中 CaO 的质量为 0.58w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铁的化合物有广泛用途,如碳酸亚铁(FeCO3)可作为补血剂,铁红(Fe2O3)可作为颜料.制备FeCO3和Fe2O3的一种流程如下:

(1)反应Ⅰ需控制温度在35℃以下,原因可能是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反应Ⅱ为复分解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
(3)FeCO3浊液暴露在空气中,会有部分固体表面变为红褐色,同时释放出CO2 ,则与FeCO3反应的物质为________ (填化学式);
(4)FeCO3在空气中煅烧生成Fe2O3时,也会生成FeO.现煅烧23.2kg的FeCO3 ,得到Fe2O3和FeO的混合15.84kg,则Fe2O3的质量为 ________ kg.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