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课内阅读

麻雀(节选)

——屠格涅夫

①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它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

②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它准备着一场搏斗,可是因为紧张,它浑身发抖,发出嘶哑的声音。在它看来,猎狗是个多么庞大的怪物啊!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

③猎狗愣住了,它可能没料到老麻雀会有这么大的勇气,慢慢地,慢慢地向后退。

1.第①段画线句中,把“老麻雀”比作了 _______,生动形象地表达了 ___________
2.文中有两处描写了老麻雀的声音,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前后联系,可以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第②段画线句进行“长话短说”,用下面的句式填一填。
虽然猎狗 ____________,可是老麻雀 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用一句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心情。
词语:“_______”的心情
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语言表达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材料一:

连环画是用多幅画面连续叙述一个故事的绘画形式,它源于我国汉代,在西汉墓的壁画中有表现完整故事的连环画。南北朝和隋唐时代,敦煌等地的石窟壁画,使连环画形式发展得丰富多彩。到明清时代,连环画通过木刻印刷出版,或上图下说,或左图右文,更接近今天的连环画。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上海文益书店首次出版石印《三国志连环图画》,“连环画”一词就来源于这本书。1942年,解放区的画家们投身于连环画创作中,代表作《狼牙山五壮士》由周恩来总理转送给美国记者后,1945年美国《生活》杂志为其印发了袖珍本。近年来,社会上又掀起一股“连环画收藏热”,连环画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

材料二:                      《狼牙山五壮士》连环画(节选有改动)



1.选出对连环画描述错误的一项(   
A.连环画源于我国汉代,是用多幅画面连续叙述一个故事的绘画形式。
B.“连环画”一词就来源于《三国志连环图画》。
C.连环画通过木刻印刷出版,只能上图下说,不能左图右文。
2.选出对材料二第23页连环画评价不恰当的一项(   
A.这组连环画中的配文把精彩的战斗场面写得生动具体,场面扣人心弦。
B.这组连环画中的配图线条飘逸,用色娴熟,人物造型典雅、柔美。
C.这组连环画中“图”与“文”的关系是相互补充、相互辅佐的。
3.细读连环画的故事内容,想一想,故事中除了对战斗场面的整体描述外,还具体描写了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在战斗中的表现,这种场面描写的方法属于____________写法。这种写法的作用是___________
4.连环画的配文,是连环画整个艺术形式的一部分,选出材料二第48页连环画的配文最恰当的一项(   
A.战士们一齐举起石头,向敌人头上砸去,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B.战士们走到悬崖边,纷纷纵身跳下深谷。
C.战士们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
5.请你结合材料谈谈连环画未来的发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活动二:入木三分

画画也得实事求是

①齐白石、张大千和徐悲鸿都是我国现代著名画家。

②1934年,张大千画了一幅《绿柳鸣蝉图》。画上是一只大蝉趴在柳枝上,蝉头朝下,作欲飞状。齐白石见了这幅画便说:“大千此画谬矣!蝉趴在柳枝上,欲飞时,其头当永远朝上,绝对不能朝下。”张大千得知后,虽然没说什么,心中却不服气。

③1939年,张大千到四川青城山写生。那时时值盛夏,住处附近的蝉声此起彼伏。张大千想起齐白石的话,不禁跑到屋外仔细观察。只见大树上密密麻麻爬满了蝉,其欲飞时,都是头朝上。张大千不禁对齐白石大为感佩。

④1945年,徐悲鸿夫妇在家中设宴,专门招待齐白石与张大千。饭后,徐悲鸿提议请齐、张二人合作一幅绘画作品,但要“反串”,即请齐白石画张大千擅长画的荷花,而张大千则画齐白石拿手的虾,共同组成一幅画。张请齐先画,齐白石乘兴挥毫,用黑墨画了三片荷叶,另又着色,用赭红画了两朵荷花。接着,张大千在齐白石的图上补绘了几只小虾,在荷叶下的水中嬉戏,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完整的作品。忽然,齐白石向张大千使了个眼色,把张拉到一边,悄悄说道:“大千先生,虾……虾身只有六节哟!”张大千一听,有些疑惑,但还是在画面上又添了些水草与水纹,把节数不准确的虾身给盖了起来。

⑤宴席散去,张大千回到旅社,马上派人买了一大篓河虾,仔细观察后发现,虾不论大小,其身子通通只有六节。从此,张大千更佩服齐白石了。

                                   (选自《百家讲坛》2013年第11期   有改动)

1.联系上下文,选出文中加点词“反串”理解错误的一项( )
A.本义是指扮演自己行当以外的角色。
B.本义是指扮演自己擅长的角色。
C.文中指请齐白石画张大千擅长的荷花,而张大千则画齐白石拿手的虾。
2.读文中画“ ”的句子,为这幅画拟一个名字,选出最恰当的一项( )
A.小虾戏荷图B.虾荷图C.水草图
3.从文中画“ ”的句子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什么?(多选)( )
A.给别人提意见时语气要委婉。
B.不管什么场合指出别人错误时都要直截了当。
C.指出别人的错误时要使用恰当的方式,多从别人的角度着想。
4.围绕题目,短文写了两件事。选出下列概括错误的一项( )
A.齐白石指出张大千画蝉的错误,令张大千感佩。
B.齐白石指出张大千画虾的错误,张大千更佩服齐白石了。
C.齐白石、张大千和徐悲鸿都是我国现代著名画家。
5.你认为张大千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活动一:妙手丹青

一轴鼠画

东安一士人喜画,作鼠一轴,献之邑令。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旦而过之,轴必坠地,屡悬屡坠。令怪之,黎明物色,轴在地而猫蹲其旁;逮举轴,则踉跄逐之。以试群猫,莫不然者,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

                              (摘自宋代曾敏行《独醒杂志》)


【注释】①东安:县名,现今湖南省境内。②一轴:画用轴装,就是一幅的意思。③邑令:县令。④旦:早晨。⑤物色:察看。⑥踉跄:形容猫跳跃捕鼠的样子。
1.选出对“漫悬于壁”的“漫”的理解正确的一项(     
A.漫画B.浪漫C.随意,漫不经心地
2.(1)文中的“令怪之”和“则踉跄逐之”中“之”的意思_____
A.相同                    B.不同
(2)选出“令怪”的原因正确的一项_____
A.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
B.旦而过之,轴必坠地,屡悬屡坠。
C.以试群猫,莫不然者。
3.作者通过描写猫来表现东安士人画鼠的技艺超群,采用了哪种描写方法?选出正确的一项(       
A.侧面描写B.正面描写C.外形描写
4.请用自己的话描述文中画作的逼真具体表现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上面是同一种泡面三种包装的价格。某工程队要买55盒这种泡面。
(1)算一算怎样买最省钱?一共要花多少钱?
(2)请选择清晰简洁的方式表达你的思考过程。
(3)试着分析这种方案最省钱的原因。
类型:解答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理解。

             

守林人的女儿达格妮十八岁了,她第一次离开挪威西部的大森林来到首都奥斯陆,第一次参加一个在公园举行的露天音乐会。白桦树上的彩灯,庄严华丽的舞台,交响乐的美妙旋律,使她入迷了。

忽然,她坐直了身子,睁大了眼睛,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因为,台上的报幕人分明在向观众报告:“下一个节目是我们挪威的音乐大师爱德华·葛利格的得意作品——《献给守林人的女儿达格妮》。”

这是怎么一回事?这个有名的音乐家怎么会知道她的名字,而且会将一支乐曲献给她呢?起初,她无法静听音乐。渐渐地,她不由自主地沉浸到乐曲中去了。她听到了森林的喧哗,小鸟的鸣唱,牧童的笛声……啊,她明白了。她想起了十年前的一件事……

那时,她还是一个八岁的金发小姑娘。秋天,她提着篮子到森林中去捡野果。在林间小道上,她遇到了一个正在散步的穿着风衣的人。那人虽然是一个城里人,却异常和气。他帮她提着装满了野果的篮子,一边送她回家,一边微笑着说:“咳,真糟,我没有什么礼物可以送给你。我口袋里一根丝带也没有,更不要说会唱歌的洋娃娃了。”但他答应送给她一件很好的礼物,“不是现在——大约十年以后。”

现在她知道了,那个和气的城里人就是大音乐家爱德华·葛利格。他信守了十年前的诺言,而且用这样奇妙的方式。他的乐曲会传遍四方,也就将礼物送给了她,这是最好的礼物!

达格妮听完乐曲,眼泪流满了双颊。她从交响乐的洪流里感受到了音乐家对她的祝福,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

1.读句子,体会人物心情。
(1)忽然,她坐直了身子,睁大了眼睛,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
(2)达格妮听完乐曲,眼泪流满了双颊。(      )
2.乐曲《献给守林人的女儿达格妮》是______(人名)答应送给______(人名)的礼物。这首交响乐,让她联想到了______(地点)的风光。
3.通过第4自然段,我们知道了《献给守林人的女儿达格妮》这首交响乐的创作灵感来源于______
4.请你给文章加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     ”里,并说说你的理由。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理解,完成练习。

盼(节选)

吃过晚饭,雨还在不停地下着,嗒嗒嗒地打着玻璃窗,好像是敲着鼓点逗引我出去。我跑到窗前,不住地朝街上张望着。望着望着又担心起来:要是今天雨都下完了,那明天还有雨可下吗?最好还是留到明天吧。

说来也怪,雨果真像我希望的那样停了。四周一下子变得那样安静。我推开窗子,凉爽的空气扑了过来,还带点儿腥味。路灯照着大雨冲刷过的马路,马路上像铺了一层明晃晃的玻璃;路灯照着路旁的小杨树,小杨树上像挂满了珍珠玛瑙。可雨点儿要是淋在淡绿色的雨衣上呢,那一定比珍珠玛瑙还好看。我扑到自己的床点,一心想着明天雨点儿打在雨衣上的事。

1.根据意思从选文中找词语填空。
用言语、行动逗弄对方借以取乐。(      )
2.仿写词语。
明晃晃____________
3.品析语句。
(1)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______描写,由于愿望没有实现,“我”又寄希望于______
(2)选文中画曲线的句子是对“我”的______描写和动作描写,写出了“我”对雨点儿打在雨衣上的______,烘托出“我”对雨天穿雨衣的______
4.“雨后美景”的环境描写写得那么具体,这样写有何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美文赏读

忆父亲

梁晓声

①父亲去世已经一个月了。这一个月里,又有电影或电视剧的制片人到我家来请父亲去当群众演员。他们走后独自静坐,回想起父亲当群众演员的几件小事。

②一次,我从办公室回家,经过北影一条路,见父亲端端地坐在台阶下。而导演们在摄影机前指手画脚地议论什么,不像在要群众演员拍戏的样子。时已正午,我走到父亲跟前,说:“爸爸你还坐在这里干什么呀!回家吃饭吧!”父亲说:“不行,我不能离开。”我问:“为什么?”父亲回答:“我们的导演说了,别的群众演员没事了,可以走了,但这位老人不能走。他可能还有任务。”父亲的语气中,很有一种自豪感似的。

③父亲坐得很特别。那是一种正襟危坐。他身上的演员服,是一种褐色绸质长袍。他将长袍的后摆掀起来搭在背上;而将长袍的前摆卷起来放在膝上。他不倚墙,也不靠什么,就那样子端端地坐着,分明地,他惟恐那长袍沾上土或弄褶皱了。

④父亲不肯离开,我只好去问导演。导演却已经把我的老父亲忘了,一个劲向我道歉。

⑤记得有天晚上,我们一家一块儿包饺子。父亲擀皮儿。忽然,父亲喟叹了一声,喃喃地说:“唉,人啊,活着活着,就老了……”一句话,使我妻、母亲面面相觑,全家人怪纳闷怪伤感的。睡前,我试探地问:“爸,你今天不高兴么?在包饺子的时候叹气,还自言自语‘老了老了’的哩?”        那是一句台词     父亲笑了笑说   昨天   我们导演指示给我一句台词   连台词都让我说了   那不真算是演员了么     我那么说你听着可以么       我恍然大悟,原来父亲是在                 

⑥我就说:“爸,我的话,也许你又不听。其实你愿怎么说都行!反正到时候,不会让你自己说的。会找个人替你配音……”这下父亲真的不高兴了,便以教训的口吻说:“要是都像你这种态度,那电影能拍好么?一句台词,光是说的事儿?脸上的模样要是不对劲,不就成嘴里说阴,脸上作晴了么?”

⑦……

⑧是是啊,父亲所“演”的,不过是些迎着镜头走过来或背着镜头走过去的群众角色。走得时间最长的,也不过就十几秒钟。然而与父亲“合作”过的导演们说起父亲来,都赞不绝口。

1.给文中5自然段空白处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从文中找出一个与“端端地坐”意思相近的成语是(        )。对父亲这种坐姿的强调和描述,表现出父亲当时(        )的神情。
3.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面面相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嘴里说阴,脸上作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⑤段的横线上应当补出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父亲提到导演时,总在前面加“我们”两字,这表达了他(        )的心情。
6.这篇短文写了父亲的两件小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第⑥和第自然段之间的省略号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短文题目是“忆父亲”,你认为作者是在忆父亲什么呢?请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守护“舌尖上的文明”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我们必须时刻紧绷粮食安全这根弦,把节约粮食作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浓厚氛围。


【材料二】

从种下一粒麦,到吃到嘴里的馒头,这个过程凝聚着农民辛勤的汗水。有数据显示,一粒米从春耕到收粮入仓要经过40多道工序、5个月的生长周期。一粒米、一个馒头都是劳动者用劳动和汗水换来的,都值得我们温柔以待。


【材料三】

某学校学生“光盘行动”调查结果:



【材料四】

截至目前,全国多个省份的商务厅、省级餐饮饭店协会或消费者协会明确表示要杜绝餐饮浪费行为,培养节约习惯。其中提倡节约,提倡小份菜、半份菜和提供打包是强调的重点。

社会各界也积极响应。某菜馆老板:客人在多点菜的时候我们会提醒、吃不完的东西我们会主动提供打包、我们还建立了激励机制,比如光盘可以换水果。某大学食堂王主厨:我们通过菜品创新,改进烹饪工艺,推行一料多菜、一菜多味,减少浪费。各地区教育部门也要求:各学校结合本地本校实际,制定有针对性、可操作的工作举措,形成制止校园浪费的有效机制,让勤俭节约成为师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生活习惯和人生态度。

1.本文的四则材料分别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四方面组织内容的。
2.结合材料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节约粮食是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全社会要提倡。(        )
(2)某学校学生“光盘行动”调查中,大多数人都了解“光盘行动”。(        )
(3)勤俭节约应该成为我们的生活习惯和人生态度。(        )
(4)文中“舌尖上的文明”指的是不乱吃零食,不吃稀有动物。(        )
3.【材料二】中画“          ”的句子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表达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三】中的调查结果,你认为该学校学生浪费粮食的最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要“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请你结合上述相关材料联系生活实际,拟定一份简要的倡议书,请注意建议书的书写格式,并在文中提出三条合理化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