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节选)
作者:季羡林
①一抬头,就看到书桌上座钟的秒针在一跳一跳地向前走动,它那里一跳,我的心就一跳。孔子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里指的是水,水永远不停地流逝,让孔夫子吃惊兴叹。我的心跳,跳的是时间。水是能看得见,摸得着的。时间却看不见,摸不着,它的流逝你感觉不到,然而确实是在流逝。现在我眼前摆上了座钟,它的秒针一跳一跳,让我再清楚不过地看到了时间的流逝,焉能不心跳?焉能不兴叹呢?
②远古的人大概是很幸福的,他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根据太阳的出没来规定自己的活动,即使能感到时间的流逝,也只在依稀隐约之间。后来,他们聪明了,根据太阳光和阴影的推移,把时间称作光阴。再后来,人们的聪明才智更提高了,从古代铜壶滴漏的办法来显示和测定时间的推移,到近代人类发明了钟表,把时间的存在与流逝清清楚楚地摆在每一个人的面前。
③其实,不管你有没有意识到,大自然还是把 的时间用具体的东西暗示给了人们。比如用日出日落标志出一天,用月亮的圆缺标志出一月,用四季标志出一年。农民最关心这些问题,在自然科学家和哲学家眼中,时间具有另外的意义。他们说,大千世界,人类万物,都生长在时间和空间内,而时间是 的,空间是 的。
④生与死也属于时间范畴,随着座钟秒针的一跳,我自己就长了无法用言语表达出来的那么一点点儿。不但我是这样,现在正是初夏,窗外的玉兰花、垂柳和深埋在清塘里的荷花,也都长了那么一点点儿。不久前还是冰封的湖水,现在是“风乍起,吹皱一池夏水”。 ,水色接天。岸上的垂杨,从光秃秃的枝条上逐渐长出了小叶片,一转瞬间,出现了一片鹅黄;再一转瞬,就是一片嫩绿,现在则是接近浓绿了。小山上原来是一片枯草,“一夜东风送春暖,满山开遍二月兰”。今年是二月兰的大年,山上地下,只要有空隙,二月兰必然出现在那里。座钟的秒针再跳上多少万次,二月兰即将枯萎,也就是走向暂时的死亡了。所有这些东西,都是方生方死。这是自然的规律,不可逆转的。
⑤在时间面前,人人平等。我自认是想通了。现在照样一抬头就看到书桌上座钟的秒针一跳一跳地向前走动,但是
(选文有删改)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选文的横线上。(填序号)A.无头无尾
B.波光潋滟
C.虚无缥缈
D.无边无际
2.第①自然段中,作者引用了孔子说的话:“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样引用名言的好处是:
3.第②自然段中,人们感受时间流逝的方法有什么变化?请按时间顺序完成思维导图。4.细读选文第④自然段画“ ”的句子,下面分析正确的是 (多选)
A.这段话抓住本段中“生与死也属于时间范畴”这句话展开描写。 |
B.岸上垂杨的变化表现的是生命成长的过程,也是时间变化的过程。 |
C.二月兰的即将枯萎表现的是生命凋零死亡的过程,也是时间流逝的过程。 |
D.作者以消极的心态面对时间,感叹时间的流逝是自然规律,不可逆转。 |
同类型试题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