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那些只有教学的形式表现而无实质性交往发生的“教学”是假教学.把教学本质定为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它不仅在理论上超越了历史上的“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现实中的“学生特殊客体论”和“主导主体论”,而且在时间上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失声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管理者,而且是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学生发展的制约者.在这种情况下,受教育者并没有被看成“人”.如果学生成为“人”(表现出人的自主性)就会受到“非人”的待遇,诸如惩罚;反之,受教育者成为“非人”(丧失自主意识),才能受到人的礼遇(如尊重、鼓励等).教师是课堂唯一的主宰者,采取“填鸭式”教学法,而不顾学生的能力,课堂上气氛很死板,只有老师艺人唱“独角戏”.
A.300 | B.400 | C.500 |
同类型试题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