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试题
类型: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难度系数:0.40
所属科目:高中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物流,其含义自然和今天的物流概念不同,但物的流动确实存在,而且具有相当大的规模,物流的管理世代相传,延续几十年。看一看中国古代的物流,是很有意义的事。

生产发展到农耕经济时代,农副产品和经济作物的流动是物流的主要内容。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古代有着长期的、集权式的中央政府。皇室与政府的巨大消费,使得全国农副产品向京师和中心城市集中。秦统一六国,天下分36郡,形成以咸阳为核心的都市圈。都市人口多,消费量大,不得不从全国调集粮食、布帛等生活用品。汉代初期,从关东调集数十万石,送至京师,而到了汉武帝时调至京师的粮食已有600万石。汉高祖分封诸侯,各诸侯王都有自己的领地,也形成了以诸侯国国都为核心的次都市圈,物品同样向这些次都市圈集中。宋代官员俸禄最厚,且实行实物供给制。从粮食到布帛,从薪炭到茶叶,无所不供。因此京师所需物品最多。史载:宋至道初,每年汴河运米300万石,广济河运栗12万石,黄河运栗50万石……计550万石至京师。而到了大中祥符初年,京师已需粮700万石。

商品贸易的发展,使货物在国家内部以及国家之间流动。最著名的是汉武帝派人通使西域,建立连通欧洲的丝绸之路,西域36国与中原的商品往来延续了两千年。珠玉、马匹、丝绸、茶叶、瓷器、米、麦、棉、布都成了商品,在交通能达到的区域内进行交流。中国古代还有一种重要商品必须在全国范围内流动,那就是盐。古代的盐有池盐、井盐、海盐三类。池盐分布于西北地区,井盐分布于四川,海盐在沿海。自古以来,盐的流通是大量的、经常的。唐代初年,西北池盐每年产1万斛,河北产盐也在1万石以上。明洪武年间,产盐量竟达到4.6亿斤。

明清两朝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迅速。乾隆年间,景德镇陶瓷业规模发展到了顶峰,瓷窑三百区,匠工几十万,瓷器交易远达欧洲。乾隆五十年,中国出口的茶叶2800多磅,出超200万两白银。在大西北,伊犁、喀什、眉州已成为对外商业贸易的中心和枢纽。常常有十万头以上的牲畜交易,上万匹的缎、绢、绸、绫被运往国外。

皇室宫殿、陵墓的物品需求,也是流量很大的物流。唐负观四年,修洛阳宫乾阳殿,大木非随近所有,多从豫章采来,二千人曳一柱,其下施榖,皆以生铁为之……行一二里即有破坏……终日不过进三二十里。略计一柱,已用数十万功。一根柱子尚且如此,一座宫殿需要多少材料!除了给活人修宫殿之外,还需给死人修陵墓。秦汉有厚葬之风,秦始皇葬骊山,吏徒数十万人,旷日十年,下锢山泉,上崇山坟。其高为五十余丈,周回五里有余。石椁为游馆,人膏为灯性,水银为江海,黄金为凫雁……又多杀宫人,生埋工匠,计以万数,部分发掘的兵马俑,已成为世界奇迹。

中国历史悠久,物流故事不胜枚举。如此一瞥,使我们感受到物流一词虽是现代名词,但物流活动却古已有之。

(摘编自姜超峰《中国古代物流一瞥》)

材料二:

古为今用是我国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这并不仅仅局限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宏观领域,在物流微观经济领域也是如此。研究探讨我国古代物流思想与实践,其目的不仅仅局限于从古至今的梳理,更重要的是从中寻找一些今天的参照和借鉴。

我国古代物流与现代物流存在非常大的区别,在认识上,古代物流重,而现代物流重;在思想上,古代的主体是重储思想,现代的主体是系统思想。当然,一系列的政策、主张、运行、工程、技术等都由此而来,呈现出一幅丰富多彩的画卷。理性的发展、系统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从世界范围看,物流大系统概念的形成是近代、现代的事情。但是,在我国古代,物流的主体或者局部已经起到了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作用。需要指出的是,我国古代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系统性思维,尤以对仓储与社会经济、生产方面关联的认识最为深刻。早在农业社会,仓储这个与物流主体强相关的领域便开始了一定程度的理性发展。

从古至今,我国各时期物流相关领域的发展都有其特殊性:先秦时期已经明确形成了重储思想,也可以看到物畅其流的脉络;之后与物流相关的万里长城横贯我国东西;到了隋朝,大运河开始通航,沟通了我国的南北;再后来,则是早在宋朝就影响社会并达到辉煌的纲运……这些,构成了我们对中国古今物流的一些认知。

(摘编自王之泰《中国古代物流思想与实践》)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古代的盐十有八九是在沿海、西北或四川生产的,同时作为生活必需品,盐的运输逐渐常态化。
B.中央集权统治极大地刺激了农副产品和经济作物的需求,供需逐渐走向不平衡,因此产生了最早的物流。
C.中国物流“大系统”从古代最初的系统性思维和理性发展,经过漫长的历程,到近代、现代才形成概念。
D.中国古代商品贸易发展日益壮大,从中可以看出古代物流和社会经济之间有着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关系。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从汉武帝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建立和发展,可以看出商品贸易不仅在国家内部流通,更走向了国际舞台。
B.宋代官员的丰厚待遇决定了京师物流的发展趋势,由此可见中国古代政治力量是影响城市发展的根本性因素。
C.先秦时期的“重储思想”,使得农耕作物集中储蓄,这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古代“物畅其流”的发展历程。
D.乾隆年间陶瓷业和茶叶的交易均走向国外,手工业和商业的规模达到了顶峰,可见古代已形成相当大的物流市场。
3.下列对材料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第五段通过举例论证,说明人们在秦始皇死后为他修建陵墓,大兴土木,劳民伤财,体现了秦始皇的骄奢。
B.材料一写乾隆年间陶瓷业的发展、茶叶的出口、对外商业贸易中心的形成,意在论证商品贸易发展下货物流动之多、之广。
C.材料二第三段论证了我国古代物流的主体或者局部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且在相关的领域开始了理性发展。
D.两则材料虽然是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中国古代物流”,但都具有较强的论证力度,思维缜密,条理清晰。
4.请结合材料二,谈谈古代物流和现代物流二者的区别和联系。
5.请简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述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编辑解析赚收入
收藏
|
有奖纠错

同类型试题

优质答疑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用户名称
2019-09-19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用户名称
2019-09-19
我要答疑
编写解析
解析:

奖学金将在审核通过后自动发放到帐

提交
我要答疑
我要答疑: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