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试题
类型: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难度系数:0.40
所属科目:高中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随着强盛繁荣的唐代的到来,中国诗歌也进入了巅峰时期,继而产生了古代文学中最为辉煌的唐诗。

文学艺术的繁荣离不开必要的社会条件,唐诗也是如此。公元618年,自汉末以来长达400年的混乱局面告终,中华大地上迎来了繁盛、统一的唐王朝。国力强盛,经济富足,百姓安居乐业,士人意气风发,这是唐诗繁荣的肥沃土壤,也是唐诗超越前代诗歌的有利条件。

唐诗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分四个时期,即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其中尤以盛唐、中唐两个时期的诗坛最为光辉夺目。盛唐是指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唐诗在此期间全面繁荣。彼时,由于国家繁荣,社会安定,诗人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人生追求。有些诗人以侠少的身份出现,成为热情的进取者,希望通过从军立功等方式施展抱负;另有一些诗人则以隐士的身份出现,成为恬静的退守者,希望幽居山林以获得生活与心境的宁静。当然,也有一些诗人身兼上述两种身份,因时变化。

展示盛唐气象的杰出代表首推李白的诗作。李白以深邃的思想、丰富的内容取向和惊人的艺术造诣,成为盛唐诗坛上最耀眼的明星。他热情地讴歌现实世界中的美好事物,对不合理的现象毫无顾忌地投之以轻蔑。这种渴望自由、追求解放,虽然受到现实限制却一心要征服现实的态度。乃是中华民族反抗黑暗势力与庸俗风习的强大精神力量的典型。所以,以浪漫想象为主要特征的李白诗歌,事实上蕴涵着深刻的现实意义,想落天外的精神漫游仍以对人世的热爱为归宿。笑傲王侯、桀骜不驯的诗仙李白受到中国人民的热爱,原因就在于此。

与李白齐名的伟大诗人杜甫,在青年时代也受到盛唐诗坛浪漫氛围的影响,但他很快就从浪漫主义诗人群体中游离出来。杜甫以清醒的洞察力和积极的入世精神,深刻而全面地反映现实生活。杜诗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记录历史,它还记录了动荡时代的急风骤雨在诗人心中激起的思绪和情感波澜。杜诗中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和热爱天地万物的仁爱精神,是儒家思想中积极因素的艺术表现,也是中华民族文化性格的形象凸显。在艺术风格上,李白的诗飘逸奔放,杜甫的诗沉郁顿挫,两者既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又具有丰富的内涵,对后代诗歌的审美趣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诗作为中国古典诗歌史上鼎盛的标志,最典型地体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征。

唐代诗人始终将目光对准人间,从江南春雨到塞北秋风,唐代诗人描写的风光都是自然存在的人间山水,而是虚构的天堂乐土;从民间疾苦到文士不遇,唐代诗人描写的生活背后都是真实的社会现象,而不是幻想的神话故事。王维、孟浩然等人在风光秀美的山水田园中潇洒徜徉。高适、岑参等人在风沙弥漫的塞外大漠中驰骋豪纵,李白高呼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杜甫低吟侧身长顾求其群,翅垂口襟心甚劳……他们的诗作都是对人生百态的生动描绘,都是对内心真实情感的淋漓抒发。

可以说,当人们想深刻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性格时,唐诗提供了一个非常合适的窗口,而世界上其他民族通过阅读唐诗来理解中华民族,也可获得格外真切鲜明的印象,且可领会其丰富深刻的精神内涵。如果把唐诗比作一位绝代美女,她向人们展示的不仅是明眸皓齿及翠羽明珰,还有眉尖颦笑及心底波澜。所以,如呆要向世界推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唐诗绝对是一张最合适、最精美的文化名片。

(摘编自莫砺锋《唐诗:璀璨华章成就诗的国度》,有删改)

材料二:

从唐代文人的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华民族的文化性格。

在《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这首诗中,岑参主要写了自己途经凉州与老朋友欢聚的状况。在诗中,诗人描述了凉州的边境风貌和一些民俗风情,如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这一句展现出了当时国泰民安背景下凉州城歌舞繁华、和平安定的景象。而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这一句中,诗人并不是惋惜时光的匆匆流逝,而是提到岁月催人老,所以我们要尽快建功立业。

在杜荀鹤的《泾溪》中,前两句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主要描述的是泾溪里面的礁石突出,浪流端急,所以人们在路过的时候非常小心,因此长年累月都不会听到有人溺亡的消息。而在后两句中提到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意思是往往在水流缓慢且没有礁石的地方,经常会出现有人溺死的现象。这首诗让更多人了解到居安思危的重要性。

在《钓鱼湾》这首诗中,储光義清晰地描写了自己在垂钓时所感受到的春日美景,表达出了一种平静闲适的心情。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发现,虽然盛唐时期有些诗人可能会在仕途上遭遇不顺,但是他们并没有放弃,仍然以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笑看人生,进一步展现出了盛唐诗人洒脱乐观的个性特征。

白居易在《红线毯》一诗中就直白地宣泄了自己的情感,如宣城太守加样织,自谓为臣能竭力一句体现了太守官员在表明自己对上层统治者的忠心时,就会要求底层的织工不断地织就精美的红线毯,这些官员丝毫没有考虑到红线毯制作的艰难过程,仅仅只是为了取悦上位者,就不断地压榨下层劳动力。到了最后两句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诗人进一步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既是对这些官员的控诉,也是对他们的怒斥。

(摘编自苏逸飞《由盛唐诗歌看唐代文人的文化自信》,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一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唐朝的繁荣强盛,中国诗歌也进入了巅峰时期,继而产生了古代文学中最为辉煌的唐诗。
B.唐诗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即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唐诗在盛唐时期全面走问繁荣。
C.作为盛唐代表的两位诗人,他们风格迥异,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展现二者鲜明的个性特征。
D.作者把唐诗比作一位绝代美女,通过阅读可以使人获得鲜明的印象,也可领会深刻的精神内涵。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盛唐时期国家繁荣、社会安定,所以诗人们有通过多种途径展现人生追求的愿望。
B.李白的诗歌具有双重特性,既浪漫飘逸又根于现实,这也是李白受人们热爱的根本原因。
C.杜甫青年时期曾受浪漫气息的影响,他很快游离而出的原因是认识到反映现实的重要性。
D.两则材料都从盛唐诗歌手,借此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性格,凸显了高度的文化自信。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唐代诗人始终将目光对准人间”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A.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李贺《李凭箜篌引》)
B.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高适《燕歌行》)
C.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维《山居秋暝》)
D.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4.阅读材料一,填写下面的表格。
段落梳理写作思路简要分析
第1、2段概述唐诗繁荣的社会条件
第3-5段重点列举李白、杜甫两大杰出代表
第5-8段
5.“当人们想深刻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性格时,唐诗提供了一个非常合适的窗口”,结合材料二,概括中华民族有哪些文化性格?
编辑解析赚收入
收藏
|
有奖纠错

同类型试题

优质答疑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用户名称
2019-09-19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用户名称
2019-09-19
我要答疑
编写解析
解析:

奖学金将在审核通过后自动发放到帐

提交
我要答疑
我要答疑: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