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试题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0.40
所属科目:高中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初,孝文时,吴太子入见,得侍皇太子饮、博。吴太子博争道不恭皇太子引博局提吴太子杀之遣其丧归葬至吴,吴王愠曰:天下同宗,死长安即葬长安,何必来葬为!复遣丧之长安葬。吴王由此稍失藩臣之礼,称疾不朝。京师知其以子故,系治验问吴使者。吴王恐,始有反谋。后使人为秋请,文帝复问之,使者对曰:王实不病。汉系治使者数辈,吴王恐,以故遂称病。夫‘察见渊中鱼,不祥’。唯上弃前过,与之更始。于是文帝乃赦吴使者归之,而赐吴王几杖,老,不朝。吴得释其罪,谋亦益解。然其居国以铜、盐故,百姓无赋,卒践更,辄与平贾;岁时存问茂才,赏赐闾里;他郡国吏欲来捕亡人者,讼共禁弗予。如此者四十余年。

晁错数上书言吴过,可削。文帝宽,不忍罚,以此吴日益横。及景帝即位,错说上曰:昔高帝初定天下,昆弟少,诸子弱,大封同姓,齐七十余城,楚四十余城,吴五十余城。封三庶孽,分天下半。今吴王前有太子之隙,诈称病不朝,于古法当诛。文帝弗忍,因赐几杖。德至厚,当改过自新,反益骄溢。即山铸钱,煮海水为盐,诱天下亡人谋作乱。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上令公卿、列侯、宗室杂议,莫敢难,独窦婴争之,由此与错有隙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七国之叛》)

材料二:

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数年之间,奔命扶伤之不暇,困平城,病流矢,陵迟不救者三代。后乃谋臣献画,而离削自守矣。然而封建之始,郡国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继汉而帝者,虽百代可知也。

(节选自柳宗元《封建论》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用“/”断6处。
吴太子博争道不恭皇太子引博局提吴太子杀之遣其丧归葬至吴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系治,囚禁治罪,“治”与《谏逐客书》中“至今治强”的“治”意思不同。
B.茂才,即《陈情表》中的“秀才”,为了避讳光武帝刘秀的名字,改为茂才。
C.庶孽,妃妾所生之子女。庶出虽受到压制,但也有逆袭成功的,如李隆基。
D.陵迟,也作“凌迟”,既是一种残酷刑罚,也指渐趋衰败,在文中意指后者。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吴太子之事,吴王称病不再朝见文帝,此举有违藩臣的礼节。文帝宽仁,吴王却得寸进尺,变本加厉。
B.晁错多次上奏文帝,陈述吴王过失,建议削藩。景帝即位后,晁错仍力主削藩,他认为吴王必然会叛乱。
C.柳宗元认识到,秦代的郡县制较分封制更具有历史的先进性,并以此论断讽谏唐王朝要削弱藩镇的力量。
D.晁错、柳宗元都肯定了分封制在天下初定时的历史意义,同时对于分封制的隐患二人也有着明晰的认识。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于是文帝乃赦吴使者归之,而赐吴王几杖,老,不朝。
(2)上令公卿、列侯、宗室杂议,莫敢难,独窦婴争之,由此与错有隙。
5.简述晁错、柳宗元对分封同姓王背景介绍的重点有何不同。
编辑解析赚收入
收藏
|
有奖纠错

同类型试题

优质答疑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用户名称
2019-09-19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用户名称
2019-09-19
我要答疑
编写解析
解析:

奖学金将在审核通过后自动发放到帐

提交
我要答疑
我要答疑: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