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利相兼,以义为先”的价值理念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义利之辩”。在历代先贤的多次辩论和阐述中,古人在关于“利益”和“道义”的价值取向上达成了共识。“义利相兼,以义为先”成为中国传统文化鲜明而独特的价值准则和精神标识。
在《论语·里仁篇》中,孔子强调“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并紧接着提出“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从而对“义利”之分给出了明确的价值判断。孔子借此论述希望形成良好的价值取向,以引导社会风尚、弘扬天地间的正气,这一观点为后世儒家的“义利”思想确立了基本的价值准则。
《孟子》开篇即详细记载了梁惠王与孟子见面时对“义”与“利”的探讨。梁惠王向孟子问道:“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回答道:“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孟子的回答并非是说“利”不重要,而是强调“仁义”更加重要,仁义是利益的根本,正所谓“但得本,莫愁末”。可以说,重义轻利、先义后利,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一以贯之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
但是,“轻利”并不是说我们不能追求自己的利益。儒家所谓的重义轻利,其核心要义在于反对“见利忘义”,而应该“见利思义”。在《论语·里仁篇》中孔子还指出“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这些论述表明孔子并不反对人们求富逐利。或者说,民众通过努力获得自身的利益(包括富与贵)是人性之所在,也是人们的基本权利。
先秦儒家的另一位代表人物荀子以孔子学说为基础,提出了“以义制利”的观点。《荀子·大略篇》提到:“义与利者,人之所两有也。虽尧舜不能去民之欲利,然而能使其欲利不克其好义也。虽桀纣亦不能去民之好义,然而能使其好义不胜其欲利也。故义胜利者为治世,利克义者为乱世。”荀子“以义制利”的义利观,“义利两有”的主张,既克服了片面追逐自身利益、见利忘义的错误,又避免了禁欲主义、片面推崇“存天理、灭人欲”的消极倾向。此即后世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在《利者义之和论》中则干脆提出了“义利利义相为用”的观点。苏洵的观点与“义利相兼”的观点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南宋时期,朱熹与陈亮就“王霸、义利”等观点展开了数年的书信辩论。这些历代以来思想观点的精华,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凝聚和升华为“大义为重”“见义勇为”的主流文化价值趋向。
显而易见,中国先圣先贤“义利相兼,以义为先”的观点,在历史长河中不仅渐渐内化为中国人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而且具有十分明显的普世性意义。
(摘编自冯峰《义利相兼,以义为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历代先贤在“利益”和“道义”谁为先的看法上一直没有达成共识,于是多次进行了辩论和阐述。 |
B.“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一观点为后世儒家的“义利”思想确立了基本的价值准则。 |
C.后世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看法,与荀子“以义制利”的义利观、“义利两有”的主张相一致。 |
D.朱熹与陈亮的“王霸、义利”观,逐渐成为中华民族“大义为重”“见义勇为”的主流文化价值趋向。 |
A.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展开论证,本论部分按照从主到次的顺序论述。 |
B.文章论述了“义利”观的发展过程,也指出了先贤主张对“义利”观形成的影响。 |
C.文章引用孔子的《论语·里仁》内容,巧妙衔接了上下文,也有力支撑了论点。 |
D.文章末段回扣了“义利相兼,以义为先”的中心观点,使文章结构圆合、紧凑。 |
A.“但得本,莫愁末”概括了孟子的“利”重要,“仁义”更重要,仁义是利益的根本的主张。 |
B.通过努力而获得自身的利益(包括富与贵)是人性之所在,是儒家“义利”观的核心要义。 |
C.既不片面追逐自身利益又不片面推崇“存天理、灭人欲”的“义利”观,符合荀子的主张。 |
D.中国人“义利相兼,以义为先”的观点是在中国先圣先贤“义利”观的基础上渐渐形成的。 |
同类型试题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