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试题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0.40
所属科目:初中历史
历史学科素养是中学生应该具备的核心素养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归纳】是指能够对比历史事件的异同点,对相关史实进行分析、总结并运用的能力。

材料一

广州起义

惠州起义

时间

1895年10月

1900年10月

发动者

孙中山

孙中山

结果

失败

失败

后来的社会舆论

“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咒诅谩骂之声,不绝于耳”“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惜,恨其事之不成矣。”

——摘编自孙中山《建国方略》1919年


(1)据材料一,概括社会大众对革命党人的态度的变化。结合所学,从清政府的统治角度,说明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
【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

材料二   晚清地方军政官员势力的扩大和地方主义的兴起


——摘编自朱英《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分别列举发展一、发展二、发展四的具体表现。并简述辛亥革命后地方势力发展的概况。
【历史理解】是指将对史事的叙述提升为理解其意义的理性认识和情感取向。

材料三   马国川:您怎么来看待从辛亥到现在一百年的中国现代化进程?

朱维铮:我的研究只做到五四,我把五四看作一个终点。共和国作为一个体制慢慢被接受,中国人要民主,最大的一次爆发就是五四运动。辛亥革命仅仅是一个政治上的改变,到了五四运动,不仅仅是要求体制的改变,而且要求整个民族精神改变。这个改变至今还在进行。

——摘编自马国川《告别皇帝的中国》


(3)据材料三,概括辛亥革命的积极意义。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与能力。

材料四   清末国人从日文引进了用“党”字来译称的西语“party”概念,当时就有了一场关于“党”的讨论。因为传统汉语中的“党”,贬义非常强,与“党”有关的词如“会党”等都不是什么好词。讨论认为:政党是公民以政见认同为纽带的自由结社、会党是贼船能上不能下的依附性组织;政党只要求彼此政见相合,而会党则要求党员忠于党魁个人;如此等等。

——摘编自秦晖《帝制兴衰:辛亥百年话“传统”》


(4)据材料四结合所学,补充一个有关“党”的贬义非常强的词汇。简要说明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形成过程。
编辑解析赚收入
收藏
|
有奖纠错

同类型试题

优质答疑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用户名称
2019-09-19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用户名称
2019-09-19
我要答疑
编写解析
解析:

奖学金将在审核通过后自动发放到帐

提交
我要答疑
我要答疑: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