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明朝中期的中国,综合实力走在世界前列。但中国人没有恃强凌弱,28年间,郑和船队秉持“共享太平之福”理念,发展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是世界公认的和平之旅。有人这样评价,“郑和时代的中国,则是真正承担了一个文明大国的责任:强大却不称霸,播仁爱于友邦,宣诏颁赏,厚往薄来。”(摘编自《中国水运报》等资料)
材料二 义务教育统编《世界历史(九上)》:来自东方的丝绸、香料、瓷器、宝石和黄金等在欧洲市场大受欢迎;达·伽马的航行,带回大量香料和黄金,获得高出航行成本几十倍的利润;葡萄牙人海上冒险的成功,刺激西班牙人也想寻求一条通往亚洲的航路;1519年,麦哲伦奉西班牙国王之命,继续寻找盛产黄金和香料的亚洲……由于西班牙殖民者对印第安人的残酷,压榨和杀戮,以及致命的传染病,殖民地的印第安人几乎灭绝,致使美洲劳动力极度缺乏。为此,罪恶的黑奴贸易开始了。马世力《世界史纲(下册)》:(新航路的开辟)引发了欧洲近代几个世纪的大规模海外扩张,开始了欧洲对世界征服和侵略的历史。
材料三 《左传·隐公六年》:“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尚书·虞书·尧典》:“百姓昭明,协和万邦。”习近平主席在2019年5月15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主旨演讲中指出,“亲仁善邻、协和万邦是中华文明一贯的处世之道……”
(1)分别写出15世纪初郑和航海和15世纪末哥伦布航海最远到达的地区。
(2)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从动机和后果两方面综合来看,明代的郑和下西洋和西方探险家开辟新航路有什么本质的不同?
(3)阅读材料三,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你是怎样理解习近平主席“亲仁善邻”“协和万邦”这一人类文明交往理念的?

同类型试题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