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一卷
yuǎn tiào zòng héng huī fù wēi yán jué huó
duàn liàn wěi tuō bēn fù shǒu máng jiǎo luàn
(1)A.露陷(lù) B.擂鼓(léi) C.忌讳(huì) D.熠熠发光(yì)(______)
(2)A.金钗(chāi) B.眷恋(juàn) C.揩眼泪(kāi) D.爱憎分明(zèng)(______)
(3)A.无垠(yín) B.惩罚(chéng) C.提供(gōng) D.膘肥体壮(piāo)(______)
(4)A.点缀(zhuì) B.渺小(miǎo) C.弓弩(nǔ) D.情不自禁(jìn)(______)
(1)A.瞄准 B.船艄 C.铃铛 D.桅竿(
(2)A.海鸥 B.端庄 C.斩新 D.相貌(
(3)A.附庸 B.牲畜 C.期负 D.引荐(
(4)A.参谋 B.难勘 C.蝴蝶 D.熟练(
A.空调 | B.调和 | C.调换 | D.协调 |
A.监督 严监生 | B.薄弱 薄饼 | C.供应 提供 | D.惊吓 威吓 |
A.盛会 盛情 | B.新鲜 鲜美 | C.详细 详谈 | D.饱经风霜 大饱眼福 |
A.同归于尽 | B.取之不尽 | C.山穷水尽 | D.尽职尽责 |
A.画:用笔做出图形 | B.划:计划 | C.话:说、谈 | D.化:变化 |
A.甲骨文、金文、隶书、小篆、楷书 | B.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 |
C.甲骨文、隶书、小篆、楷书、草书 | D.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 |
A.《水浒传》 施耐庵 周瑜 |
B.《三国演义》 罗贯中 鲁肃 |
C.《红楼梦》 吴承恩 贾宝玉 |
D.《西游记》 曹雪芹 唐僧 |
A.∟ | B.一 | C.丨 | D.匚 |
A. | B. |
C. | D. |
A.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 B.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 |
C.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 D.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
A.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 B.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
C.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 D.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
A.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B.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
C.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 D.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A.弱冠 | B.豆蔻年华 | C.古稀 | D.及笄 |
我国有趣的地名文化
①我国幅员辽阔,地名众多,很多地方的名称构成和来历很有情趣。地名多由两个字或三个字构成,如果把一些地名放在一起,稍加留意,就会发现这些地名的构成可真有意思。
②有的地名用字对称。突出表现在东西、南北、上下、左右等方位词的使用上,如山东和山西、北京和南京、上庄和下寨、巴林左旗和巴林右旗等。
③有的地名寓意对应。寓意对应的地名就像巧妙的字对,如崇礼与遵义、文山与武川、麟游与凤翔等。
④有的地名前后两字一颠倒就变成了新地名。比如说广西的南宁和四川的宁南、江西的莲花和台湾的花莲等。
⑤还有的地名来历含有历史故事或文化典故。据记载,公元前121年夏天,汉武帝派霍去病进军河西。霍去病一路南下,大败匈奴,把匈奴残部驱逐到玉门关外。汉武帝赏酒一坛,犒(kào)赏有功将士,酒少人多,霍去病将酒倒于泉中,与大家畅饮。据说,这就是甘肃酒泉这个地名的由来。北京市海淀区六郎庄的村名始自杨家将的传说,据说当年六郎杨延昭曾在这一带领兵抗辽,因此得名六郎庄。六郎庄的附近还出现了与此有关的一系列地名,如离六郎庄咫尺之遥的有挂甲屯,再往北一点还有造甲屯、亮甲店、韩家川等,以至出现了佘太君登山遥望金沙滩古战场的望儿山、东北旺、西北旺等。这些美丽的传说反映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爱国精神,表达了百姓期盼安居乐业,反对战争的美好愿望。昌平居庸关下的穆桂英点将台,密云古北口镇的令公庙、七郎坟也属于此类。北京怀柔的名称则源自文化典故。它的名字出自《诗经·周颂·时迈》中的“怀柔百神”,寓意以德施政、民族团结、交融发展。
17.短文第②—⑤段分别从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四个方面说明了我国地名富有情趣。
18.根据短文内容判断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①我国地名都是由两个字或三个字构成。(______)
②上庄与下寨是中国地名的一种寓意对应现象。(______)
③据说甘肃酒泉的名字源自历史故事。(______)
④以德施政、民族团结、交融发展是怀柔地名的寓意。(______)
19.短文第⑤段主要运用了______的说明方法,具体、生动地说明了______________。
20.“像这样有趣的地名在中华大地上多如牛毛。探寻地名文化,可以让我们徜徉历史长河,充分感受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如果把这句话放入文中,最合适的位置是( )
A.第①段结尾 | B.第②段结尾 |
C.第⑤段开头 | D.第⑤段结尾 |
八岁的高斯发现了数学定理
①德国著名科学家高斯(1777—1855)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年幼的他,还不会说话就自己学习计算。在他三岁时的一天晚上,他竟然帮助算工钱的父亲纠正了一个计算错误。
②长大后他成为杰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他在物理的电磁学方面有一些贡献,现在电磁学的一个单位就是用他的名字命名。数学家们则称呼他为“数学王子”。
③他八岁时进入乡村小学读书。教数学的老师是一个从城里来的人,觉得在一个穷乡僻壤教几个小孩读书,真是大材小用。而他又有些偏见:穷人的孩子天生都是笨蛋,教这些蠢笨的孩子念书不必认真,如果有机会还应该处罚他们,使自己在这枯燥的生活里添一些乐趣。
④这一天正是数学教师情绪低落的一天。同学们看到老师那抑郁的脸孔,心里畏缩起来。
⑤“你们今天替我算从1加2加3一直到100。谁算不出来就罚他不能回家吃午饭,老师讲了这句话后就一言不发地拿起一本小说坐在椅子上看去了。
⑥教室里的小朋友们拿起石板开始计算:“1加2等于3,3加3等于6,6加4等于10……”一些小朋友加到一个数后就擦掉石板上的结果,再加下去,数越来越大,很不好算。有些孩子的小脸孔涨红了,手心、额上渗出了汗来。
⑦还不到半个小时,小高斯拿起了他的石板走上前去。“老师,答案是不是这样?”
⑧老师头也不抬,挥着手,说:“去,回去再算!错了。”他想不可能这么快就会有答案了。
⑨可是高斯却站着不动,把石板伸向老师面前:“老师!我想这个答案是对的。”
⑩数学老师本来想怒吼起来,可是一看石板上整整齐齐写了这样的数——5050。他惊奇起来,因为他自己曾经算过,得到的数也是5050,这个8岁的小鬼怎么这样快就得到了这个数值呢?
⑪高斯解释他发现的一个方法,这个方法就是古时候希腊人和中国人用来计算级数1+2+3+…+n的方法。高斯的发现使老师觉得羞愧,觉得自己以前目空一切和轻视穷人家的孩子的观点是不对的。他以后也认真教起书来,并且还常从城里买些数学书自己进修并借给高斯看。在他的鼓励下,高斯一直坚持不懈的努力,最终成了著名的数学家。
21.请你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文章第③—⑪段的主要内容。
22.“有些孩子的小脸孔涨红了,手心、额上渗出了汗来”,这样写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孩子
23.为什么老师头也不抬就说高斯算错了?
24.你觉得文中的高斯是一个怎样的孩子?简要说明理由。
二十四节气
材料一: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历法的独特创造,在我国使用已有两千多年之久。“二十四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以及植物生长规律的变化,综合了天象、气象与物象,并通过对时间的掌握,来指导生产,安排生活。
材料二:
“二十四节气”背后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十分重要。比如,很多节气与众多民俗相互依存、相依相融。立春和春节、惊蛰与“龙抬头”、春分与社日、夏至与端午节、秋分与中秋节等都有着直接的内在关系;而立春、清明、立夏、冬至等,早已形成丰富多彩的民俗传习,成为东亚乃至东南亚各民族的文化与感情纽带。
材料三:
“二十四节气”的一些文化符号,依然是维护社会生活秩序的重要依据,并激励着民族精神。例如,“【甲】”,督促我们顺应天时、勤奋有为;“【乙】”,提示我们认知和尊重生命节律;“【丙】”,发酵着海外游子对祖国的情思。
材料四:
2017年9月23日,北京国际设计周“二十四节气”标识系统设计获奖作品颁奖典礼在中华世纪坛举行,设计师简山设计的“二十四节气”标识最终获得了专业组一等奖。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笑称:“我们的‘二十四节气’也终于有了一眼就能认出来的‘中国印记’。”“二十四节气”标识既是留住传统文化本真的需要,也是让“二十四节气”文化更好地传承和弘扬的选择。
25.材料一中我国“二十四节气”的划分考虑了
26.材料二主要说的是
27.阅读材料三,根据上下文,填入【甲】【乙】【丙】三处的语句,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大雁南飞,春燕归巢 ②一年之计在于春 ③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A.①②③ | B.②③① | C.③①② | D.②①③ |
28.阅读材料四,设计“二十四节气”标识的原因是( )
A.让人们一眼就能认出“中国标记”。 |
B.人们已经忘了“二十四节气”。 |
C.“二十四节气”标识既是留住传统文化本真的需要,也是让“二十四节气”文化更好地传承和弘扬的选择。 |
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形形色色的人,小区里锻炼的叔叔阿姨,学校里面的老师同学,路上遇到的有特点的人,请你选择一个人物,选取典型事例,运用人物描写将他的特点表现出来。题目自拟。不少于3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