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一卷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A.商业模式创新提升成本优势 | B.科技进步减少商品流通环节 |
C.数字营销增加商品的附加值 | D.居民收入增长改变消费习惯 |
①引导资金使用方向,更好发挥补贴资金作用 ②加快资金周转速度,充实养老保障资金
③促进养老服务质量提升,更好满足老人需求 ④利用价格调节机制,合理配置养老资源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①发挥内需潜力,更好联通和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②建立独立的产业链供应链,有效应对外部经济波动
③立足自给自足,逐步降低经济的对外依存度
④强化开放合作,提升国内循环的效率和水平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①促进监督体制改革,实现了政府职能转变
②改进了督查方式,保证了政府决策的科学性
③助力改进工作作风,增强了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
④积极回应群众关切,提升了社会与公民监督的有效性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A.部分行使全国人大立法权 | B.是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机构 |
C.受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领导 | D.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 |
①联合国是唯一的世界性、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②联合国是践行多边主义、维护国际秩序的重要平台
③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得到世界人民广泛认可
④联合国是维护世界各国核心利益的制度保障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①厚重的历史积淀是文化创新与传播的前提
②不同艺术形式赋予传统文化不同的本质内涵
③多样化的艺术形式能够更好地彰显文化的价值
④不同文化的交流能够促进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素质是立身之本,技能是立业之本”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9.2020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在广州举办,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格最高、项目最全、选手最多、影响最广的综合性、全国性的技能竞赛盛会2557名选手在86个比赛项目中切磋技艺、展示风采,97名技能“高手”脱颖而出,荣获金牌。举办职业技能大赛的文化意义在于( )
①彰显社会价值观念的多样性
②促进不同地域文化交流融合
③增强技能人才职业荣誉感、自豪感
④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10.“90后”钳工小曾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荣获二等奖。走出校门后,他扎车间,刻苦钻研,以精湛的技术为企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技术能手”称号。“做闪光的金子、品奋斗的甘甜”,小曹的奋斗青春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获得的荣誉越多,人生的价值就越大
②劳动是幸福的源泉,努力奋斗才能梦想成真
③有意义的人生总是与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相关联
④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收获成功的幸福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②事物的性质主要由矛盾的同一性决定
③正确处理整体与部分关系实现整体最优
④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一种渐进的、连续的过程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把握规律、做好工作的前提
②只有把握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才能推动实践发展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④社会历史中的事物的联系是人有意识地建构的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2020年,尽管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我国GDP仍迈上百万亿元新台阶,其中,最终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达到54.3%,消费仍是经济稳定运行的压舱石。但在拉动经济增长的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中,消费恢复相对缓慢,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3.9%,对经济增长呈负向拉动。
2021年3月,我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建设消费需求旺盛的强大国内市场。在全国各地召开的两会上,多地设定了202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目标,提出了许多拉动消费的具体政策与举措,着力让老百姓能消费、愿消费。
联系材料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如何“着力让老百姓能消费、愿消费”。
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2021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明确提出,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移。
2021年2月,国家乡村振兴局挂牌。
2021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十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强调,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2021年4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该法就产业发展、人才支撑、生态护、城乡融合、扶持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范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我国在取得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基础上相继推出上述举措的意义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我国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同时,推进生态环境治理,兴修水利、治理大江大河、植树造林、防沙治沙、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经济长期快速发展也积累下诸多生态环境问题,制约着经济社会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着眼于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直面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经验,将中华文明“天人合一”“顺天时,量地利”等生态文化加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出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等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破解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时代难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新路径,引领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生态文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加快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我国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典范为推动全球绿色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1)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知识说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2)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彰显了文化自信的力量。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分析。
(3)学校团委发起“建设美丽中国青年在行动”志愿活动,请你为该行动拟定两条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