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一卷
①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②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
③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④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①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
②意识能够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
③人能够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④正确的意识能促进事物的发展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①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
③只要尊重客观规律就能探索宇宙的奥秘
④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①人可以根据事物固有联系建立新联系
②人为事物的联系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③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密切联系
④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人化”特点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①整体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②立足整体,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③要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④统筹全局,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A.矛盾具有普遍性,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
B.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C.矛盾的特殊性寓于矛盾的普遍性之中 |
D.矛盾的特殊性中包含着矛盾的普遍性 |
A.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
B.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 |
C.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
D.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
A.要重视量的积累,脚踏实地 |
B.要具体分析矛盾,对症下药 |
C.要积极参与实践,重在行动 |
D.要形成正确认识,指导实践 |
A.认识的发展决定深海探测实践的深化 |
B.深海探测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
C.人们对深海的认识不断超越条件制约 |
D.真理在实践的发展中不断被推翻 |
①经济基础一定要适合上层建筑的状况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③要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社会意识推动社会的发展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①人民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②“三农”问题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
③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④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直接动力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①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导向作用
②人们的价值判断是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作出的
③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应尊重他人的呼声和要求
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应把人民利益作为最高标准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①劳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和人的存在方式
②劳动是促进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根本手段
③可以促进人们将劳动意识转化为自觉行动
④劳动是生产方式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A.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
B.人的价值主要在于社会对自己的认可 |
C.人的个性发展表现为对社会独特的贡献方式 |
D.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 |
①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信心
②保护文化遗产才能更好延续民族文化根脉
③保护和利用文化遗产是文化传承发展的前提条件
④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②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
③发展文化产业要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
④人既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享用者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①不同建筑艺术,承载着不同的文化内涵
②文化因交流而多样,文化因交融而丰富
③民族文化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④文化有多样性,要尊重认同各民族文化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A.爱国主义是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 |
B.爱国主义集中体现中华民族的精神特征和风貌 |
C.爱国主义积淀在中国长期发展的历史进程之中 |
D.每个人都能通过点滴行动表达朴素的爱国情怀 |
A.迎合文化市场的自发性,提高人们欣赏文艺的品味 |
B.展现出大众文化的魅力,提升人们的科学文化修养 |
C.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
D.遵循文化继承发展规律,成为文化艺术创新的标准 |
A.国家性质和国家类型 |
B.国家结构和政体类型 |
C.国家结构和国家类型 |
D.国家性质和政体类型 |
①民主党和共和党政见虽然有所不同,但两党的根本性质相同
②美国是总统制国家,两党通过赢得总统大选来获得执政地位
③民主党和共和党不为谋求执政,而为谋求推广某种政治思想
④美国是议会制国家,两党通过获得国会多数席位来争取执政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①国家主权是一种自主自决的最高权威
②在当代国际社会,各国都不会侵犯他国的主权
③我国实行单一制,香港是中国的地方行政区域
④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不同于内地的社会制度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①2020年5月,中国承诺新冠疫苗投用后将作为全球公共产品
②2020年9月27日,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在纳卡地区爆发新一轮冲突
③2020年11月4日,美国正式退出旨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
④2020年11月23日,二十国集团承诺实施暂缓最贫困国家债务偿付倡议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①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仍然是不可阻挡的
②以多边合作应对单边主义已经成为各国共识
③要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④建立以结盟为特征的伙伴关系是历史潮流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嫦”风破浪正当时,十六春秋绕落回
人类自古就对广褒无垠的天空充满向往,中华民族世代就有着飞天的梦想。
2004年,我国月球探测工程正式立项,命名为“嫦娥工程”,探月工程采用“绕、落、回”三步走发展战略,每一步都是对前一步的深化,并为下一步奠定基础。2007年,“嫦娥一号”卫星发射成功,首次绕月,在世界上首次获得120m分辨率的三维立体全月图。2013年,“嫦娥三号”探测器发射升空,首次落月,在国际上首次实现自主避障和高精度软着陆。2019年,“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月球背面,实现人类航天器首次在月球背面的软着陆和巡视探测。2020年,万众瞩目的“嫦娥五号”一飞冲天,实现我国首次月面自动采样返回,筑起了中国航天史上九天揽月新的里程碑,这也将为载人登月和深空探测奠定基础。
16年时间里,研制团队披星戴月,日夜兼程,攻克了轨道设计、月面釆样封装、月面起飞上升、月球轨道交会对接与样品转移、地球大气高速再入返回等多个环节的技术难题,确保“嫦娥工程”按时顺利完成各项任务。
(1)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知识,谈谈中国航天人是如何实现“可上九天揽月”的?
九天揽月星河阔,精神之花绽银河
从“奔月”到“揽月”,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从仰望星空到拥抱星空。习近平总书记表示,希望大家继续弘扬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谷作共赢的探月精神,一步一个脚印开启星际探测新征程。今天,这种精神穿越银河,滋养着中华儿女,必将激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绽放出更加灿烂的精神之花!
(2)从哲学或文化任选一个角度,请以“精神之花绽银河”为主题,写出两条演讲提纲。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
告别2020年之际,新华社卫星新闻实验室推出国内首部卫星新闻纪录片《太空的见证》。该纪录片上线72小时,系列产品全网传播量突破10亿次、互功量超千万次,转载转发突破8000+次,形成一次“现象级”传播。
既有站在60万米高空看山河变迁“是什么样”的地理高度,更有站在“天安门城楼”想决胜脱贫攻坚“为什么能”的思想高度,还有走进人心、打动人心的情感温度,这是该纪录片让用户动容的成功密码,是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的有益启示。
在内容选择上,坚持“人民至上”,聚焦人物故事,具象化表达脱贫攻坚的“人间奇迹”,弘扬了主流价值。在创作手法上融合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将来自深度贫困堡垒“三区三州”的9个小故事,无缝融进“扶摇天地间”的视觉整体设计之中,让观众在领略大美自然、品味沧海桑田的同时,也能亲眼目睹、如临其境地体验脱贫攻坚带来的“人间奇迹”。在后期制作中,团队穿插运用总书记原声、受访对象同期声、画外解说等多种手段,实现声画融合,力求生动反映中国共产党精准施策,带领人民持续奋斗的伟大实践,深刻揭示创造人类减贫史上中国奇迹背后的思想逻辑。
(1)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说明《太空的见证》能让观众如此动容的原因。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8年持续奋斗,我国绝对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脱贫攻坚取得重大胜利,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打下坚实基础。
(2)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100年峥嵘岁月,100年砥砺前行,说不尽的坎坷沧桑,道不完的伟业辉煌。某校拟举办庆祝建党100周年的主题活动,请为该活动设计两条宣传标语,要求朗朗上口,每条20字以内。
如果2020是一部电影,身处其中的每个人无疑都是主角,我们一起经历悲伤与感动、经历坎坷与希望……无数瞬间镌刻进生命,凝成难以磨灭的记忆。如果2020是一部电影,它会有怎样的名字,它会是怎样的故事……
简 介:疫情危急时刻4万余名白衣天使陆续奔赴荆楚,生而平凡也愿为险而战。 | 简介: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8848.86米象征着勇攀高峰的精神。 | 简介:从海边小渔村到国际大都市,40年披荆斩棘埋头苦干。致敬每一位改革者! | 简介:乡亲们愚公移山的干劲,扶贫干部倾情投入的奉献,他们用双手创造美好生活。 |
“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每个人都了不起!”正是每一个平凡人的力量汇聚在一起,涓滴成海、聚沙成塔,让中国在艰难中创造出令人惊叹的发展奇迹。极不平凡的2020年已经过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已经开启,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去创造更多平凡铸就伟大的中国故事。
“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请运用社会历史的主体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以元首外交为引领,以团结抗疫为主线,2020年,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高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旗帜,为人类谋健康,为世界谋稳定,彰显大国担当、大国风范、大国智慧。
某校高二学生学习了《世界多极化》以后,,对“全球治理中的大国外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到学习强国平台搜集到习近平主席的以下论述:
材料一 各国关系和利益只能以制度和规则加以协调,不能谁的拳头大就所谁的。我们要做的是,以对话代替冲突,以协商代替胁迫,以共赢代替零和,把本国利益同各国共同利益结合起来,努力扩大各国共同利益汇合点,建设和谐合作的国际大家庭。——2020年9月21日,在联合国成立75周年纪念峰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我们要以实际行动践行多边主义、完善全球治理、维护国际秩序。要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倡导全球事务由各国一起商量着办,治理体系由大家携手建设,发展成果由各国人民共同分享。——2020年11月10日,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次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三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也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面对人类面临的挑战,世界各国应该加强团结而不是制造隔阂、推进合作而不是挑起冲突,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造福世界各国人民。——2020年11月12日,在第三届巴黎和平论坛上致辞。
“习式外交”以心相交、以情近人的外交方式不断加深着中国与各交往国家之间的友谊,不断扩容中国的“朋友圈”。
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分析“习式外交”为什么能不断扩容中国的“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