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一卷
A.尚法存礼 | B.尊法敬天 | C.崇德重法 | D.外儒内法 |
A.农耕技术的推广 | B.商业交往的便利 |
C.军事战争的需要 | D.礼乐制度的重建 |
A.海上丝绸贸易兴盛 | B.纺织业中心位于南方 |
C.衣料材质发生明显变化 | D.南方纺织技艺已超过北方 |
A.保证监察规范有效 | B.限制监察御史权力 |
C.协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 D.拓宽对地方的监察渠道 |
A.否定传统宗藩体制 | B.力主融入国际社会 |
C.倡导采用西方外交制度 | D.主张选择性吸收国际法原则 |
A.求富救国 | B.实业救国 | C.以商救国 | D.富民救国 |
A.国民革命时期 | B.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
C.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 | D.解放战争时期 |
A.建立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 | B.改善非洲的经济治理机制 |
C.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均衡发展 | D.推动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面推行 | B.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形成 |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 D.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
A.推动城市崛起 | B.加强国王权力 | C.建立民族国家 | D.发展庄园经济 |
A.小麦、玉米 | B.玉米、水稻 | C.小麦、甘蔗 | D.水稻、甘蔗 |
A.否定理性的社会变革 | B.反对政府的过多干预 |
C.倡导发挥人的主体作用 | D.强调社会分工的主导性 |
A.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 | B.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
C.摧毁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 | D.实现全世界无产阶级的联合 |
A.尽快恢复欧洲和平 | B.保持战后欧洲均势 |
C.避免单独对德作战 | D.联合法国控制欧洲 |
A.对美国发展模式的否定 | B.对战后世界秩序的不满 |
C.对面临挑战和未来发展的担忧 | D.对苏联威胁下欧洲联合的反思 |
材料一 多维视角下的隋代政区改革 高祖(文帝)受终,惟新朝政,开皇三年,遂废诸郡。油(到)于九载,麻定江表,寻以户口溢多,析置州县。炀帝嗣位,又平林州邑,更置三州。既而并省诸州,寻即改州为郡。乃置司隶刺史,分部巡查。五年,平定吐谷浑,更置四郡大凡郡一百九十,县一千二百五十五。
——《隋书》卷29《地理志》
隋代分郡图
——周振鹤《中国历代行政区划的变迁》
材料二 研究行政区划至少与3三个学科有基本关系,一是历史学,二是地理学,三是政治学。行政区划不但是一种现实存在,而且是一种历史现象。行政区划本身是历史的产物,而且在历史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没有哪一个政区不是前代的沿袭或变革。
行政区划又是一种地理区域,是一种人为的空间概念,它的存在与变迁都与其他地理因素有密切的关系。行政区划既是划定于地球表面之上的,当然要与自然地理环境相关;而行政区划之中又必须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实际上包含了人文地理环境。
行政区划又是中央与地方之间发生行政关系的产物,行政区划的变迁往往是政治过程造成的,也就是说,政治的需要往往是行政区划变迁的主要原因。
——摘自周振鹤《中国行政区划通史》
结合隋代政区改革的史实分析说明材料二的观点。
李超的“新生"
李超,广西梧州人、先求学于梧州,广州等地,后就读于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李超的家庭不支持她求学,因而她生活困难,患肺炎后,无钱治疗,1919年8月病亡。李超死后,其家庭置之不理,指责她“至死不悔,死有余辜"。11月,北京教育界召开追悼大会,有1000多人参加,胡适、陈独秀、梁漱溟等现场作了演说。1920年,杭州女子师范在省女师操场举行了李超追悼会,“各界人士莅会者不下万人,挽歌诗联四五百轴”。
李超的一生,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我们研究他的一生,至少可以引起这些问题:一、家长族长的专制。……二、女子教育问题。……三、女子承袭财产的权利。……四、有女不为有后的问题。……
——胡适《李超传》《晨报》1919年12月1日、3日)
涵养与发挥情感是积极的道路。北京的妇女不来吊一吊李女士,却华装丽服坐汽车去满街跑,许多妇女并不要求妇女解放,这都是麻木。麻木就是处于情感的反面。他自己既不要求,你便怎样指点问题,乃至把解决问题的道路都告诉他,他只是不理会!
——梁漱溟《李超女士追悼会之演说词》(《晨报》1919年12月22日)
对于李超女士底事件,我们可以看出社会制度上两大缺点:一是男系制,一是速产制。……
李女士之死,我们可以说:不是个人问题,是社会问题,是社会底重大问题。
——(陈)独秀《男系制与遗产制》(《新青年)1920年1月1日)
作为历史的观察者,概括说明李超之死为何会引发广泛的社会关注,并谈谈“李超们"新生的出路在哪里。
材料 地图上的文明史
——张芝联等《世界历史地图集》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概括指出图1、图2的编绘者力图告诉我们些什么。
(2)如果让你绘制一幅1850年前后人类文明发展的地图,说说你的设计并说明理由。
历史的透视:一幅宣传画
结合所学知识,以“《工人新村》赏析"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