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河南省焦作市2019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试题

类型:中考模拟
年份:2019
年级:九年级
题数:11
收藏试卷
下载试卷

全一卷

难度系数: 难度系数:0.65
答案解析 答案解析
收藏
有奖纠错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A.恐/唬   宿/恋恋不  丢三四/稀稀
B.蹿红/掇   卫/有无恐  气势磅/喷欲出
C.船/光   扭/出心裁  衷共济/一唱一
D.号/泥   记/轻怕重  蹑手脚/人心魄
难度系数: 难度系数:0.65
答案解析 答案解析
收藏
有奖纠错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肯求  乱蓬蓬  天伦之乐  人情炼达
B.盘桓  侦辑队  抑扬顿错  雕粱画栋
C.渲染  燃气灶  草长莹飞  销声匿迹
D.歌谣  检字法  不屑置辩  无精打采
难度系数: 难度系数:0.65
答案解析 答案解析
收藏
有奖纠错
3.下面语句组成一段话,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恰当的一项是( )
①从电光火石似的灵感到鸿篇巨制的史诗
②文字的诞生,结束了先民“口说无凭”的模糊交际状态,生活有了鲜活的证据
③从点滴生活到重大历史事件
④都化为有形的可视、可读的文字
⑤从日月虫草到宇宙变幻
⑥一部文字史,即是一部文化史
A.⑥②①⑤③④B.⑥⑤①③④②C.②⑤③①④⑥D.①⑥③④⑤②
难度系数: 难度系数:0.65
答案解析 答案解析
收藏
有奖纠错
4.古诗文默写。
(1)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 (李白《行路难》)
(2)_____,长夜沾湿何由彻。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
(4)箫鼓追随春社近,_____。 (陆游《游山西村》)
(5)生命是什么?生命是范仲淹“____,____”(《岳阳楼记》)的远大抱负;生命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生命是龚自珍“____,____”(《已亥杂诗》)的献身精神。
难度系数: 难度系数:0.65
答案解析 答案解析
收藏
有奖纠错
5.名著阅读
(1)《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有许多神奇之处。请从下列提示中任选一个,简述相关故事情节。
①获取“金箍棒”    ②炼就“火眼金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过《名人传》的人,一定会被伟大的艺术家所感动。请写出下面文字描写的是哪位伟人,说说他令你感动的原因。(50字以内)

(片段):一个穷困潦倒、残废而孤独、生而痛苦、世界从未给予他欢乐的人,却创造了欢乐奉献给全世界!他用自己的苦难锻造欢乐。他以一句充满豪情的话概括了他的一生,这句话今天已经成了一切勇敢者的座右铭:唯其痛苦,才有欢乐。

上面片段描写的是德国音乐家_____。他感动我的理由:______
难度系数: 难度系数:0.65
答案解析 答案解析
收藏
有奖纠错
6.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大型诗词文化音乐节目《经典咏流传》“和诗以歌”,将古诗词和部分近代诗词配以现代流行音乐,带领观众在一众唱作歌手的演绎中领略诗词之美、发现传统文化深层价值。

《经典咏流传》研发了轻赛制重传播的形式,实现模式上的突破。在传播形式上,节目打造出“1+4”融媒体跨屏交互的创新模式。每一首歌曲量身定制4种不同的新媒体产品,通过播出时的手机摇一摇从大屏抵达小屏,凭借优质的内容引发裂变式传播。一首诗歌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与人生况味,都不再止于电视屏幕,而是通过新媒体的不同产品,获得更丰富深厚与多样化的表达。

材料二:“它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传统或者叫经典作品的穿透力,以及与时代平台的时尚性的完美结合”

——《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袁新文

它用创新的诗和歌的结合,回到了诗歌的起源,也让诗歌回到了生活,完成了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把文化的“过去完成时”成功转化为“现在进行时”,歌给文字带来情绪感染,而诗给歌带来更多的表情,不仅让诗歌流传,也让歌词更有文化。”

——清华大学教授尹鸿

“这些诗歌跨越千年到达现代,无论承载的是辉煌还是失落,都变成无以复加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成为我们民族文化的自信和骄傲”。

——网友

(1)从材料一中概括节目的两方面特点。
(2)结合材料二,请把这个节目推荐给你的朋友。
难度系数: 难度系数:0.65
答案解析 答案解析
收藏
有奖纠错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一袋沉甸甸的花生

①春节临近,转眼放寒假已经三周了,学生们几乎全都离校回家过年了,没有了往日的热闹,偌大的校园显得空旷而寂寞。因为要等着爱人放假一起回老家过年,所以我还留在学校里。临近中午时,沉默了很久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

②“老师,您还在学校吗?”听筒里传来一个女孩子紧张而急促的声音。

③“我在呢,你是……”没等我说完,对方像炒豆子一样紧接着说:“太好了老师,我是云秀,我现在就在学校门口,您能出来一下吗?我有点儿事。”云秀是我班里的一个学生,今年上大四,这几天应该在实习单位实习,难道出了什么事?来不及多想,我放下电话赶紧朝校门口跑去。

④在大一新生评定贫困生的时候,需要申请贫困生的学生进行自我介绍。最后一个走上讲台的是一个皮肤黑黑的瘦弱女孩。我注意到她穿了一双手工做的黑色布鞋,我已经很多年都没有见过女孩子穿这样的鞋了。她走上讲台后一直低着头,脸涨得通红,只是说父亲身体不好,妹妹在读高中,没再多说家里的情况。直觉告诉我,这个女孩子家里情况肯定不一般。散会后我留下了她。她就是云秀。原来云秀的父亲生活不能自理,家庭的重担全部押在了云秀的母亲身上。云秀来大学报到时带的800块钱是她暑假打工和卖掉家里种的花生凑上的。听了云秀的讲述,我觉得辛酸而难过,于是积极地帮她办理助学贷款,申请贫困补助和勤工俭学岗位,在生活上尽可能的给予她帮助。同时,鼓励她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渐渐的,这个内向而自卑的女孩子变得开朗自信起来。先后获得“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四年来的学费和生活费没有再从家里拿过。

⑤我跑到学校门口,远远的看见一个瘦小身影正焦急地朝这边张望。“到底出什么事儿了?你过来怎么也不提前打个电话呢?我要是不在学校怎么办?”我略带责怪地对云秀说。“老师,没事儿,我就是想过来看看您,给您带了点我们家种的花生。”她指着旁边的一个硕大的蓝白相间的编织袋说,“呵呵,要是提前告诉您,您还会让我来吗?又不是不了解您的性格。”“天气这么冷,咱们边走边说吧。”说着,我试图拎起那个编织袋,谁知道竟然一下子没有拎起来,真的很难想象这么沉的一个大包,这个瘦弱的小姑娘是怎么一个人一趟趟倒车,辗转半天的时间才折腾到学校的。我觉得有些心疼。

⑥回到宿舍,打开编织袋,里面除了满满的花生还有一个有些发旧的露露箱子。我有些不解,云秀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老师,露露箱子里装的不是露露,是花生豆。”打开箱子,里面装满了剥好的花生。“怪不得这么沉,怎么剥了这么多的花生豆啊?”“我们全家人昨天一天就没干别的,光剥花生了,呵呵。知道您胃口不太好,听说生花生可以养胃,老师您以后就每天抓一把吃,省得您再自己剥了。”我这才注意到云秀的拇指和食指有些发红,一定是剥花生豆磨的。得费多少力气、花多少时间才能剥出这么满满一箱子的花生啊!想着云秀一家人为我剥花生的场景,我有种说不出的感动。说着话,云秀拨开编织袋上面的一层花生,居然变戏法般的从里面又拿出一个塑料袋,里面装的也是花生。“那些花生是生的,这一袋是炒熟的,我妈说现炒的好吃,早晨五点多起来现炒的,老师您尝一个,喷儿香。”手捧着还带着余温的花生,我的视线变得有些模糊……

⑦吃过午饭,我送她去公交车站坐车。路过小市场的时候,买了两只白条鸡和几斤带鱼让她带上,她怎么都不肯要,直到我跟她说:“这是我们这儿的风俗,过年的时候,只有压东西,两家才都会吉利。”她这才肯收下。

⑧看着车上的瘦小身影渐渐远去,我的视线又一次模糊了,满心都是那一袋沉甸甸的花生。


7.阅读全文,请概括我和云秀之间交往的事情。

8.第④段属于记叙的哪一种?在文中有何作用?

9.赏析第⑧段的画线句子。
我的视线又一次模糊了,满心都是那一袋沉甸甸的花生。

10.你认为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难度系数: 难度系数:0.65
答案解析 答案解析
收藏
有奖纠错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为什么经典值得反复品读

①对于经典的定义,人们见仁见智,我想经典应该是指那些真正进入了文化史、文学史,并在文化发展过程中起过重大作用、具有原创性和划时代意义以及永恒艺术魅力的作品。它们往往是一个时代、一个民族历史文化完美的体现。当一个时代一去不复返,其完美的艺术表达和作家的情感意识、体验以至他们对现实认识的独特视角,却永恒存在。

②经典作品是一个民族的“心灵史书”。我们不妨拿出几部人们再熟悉不过的经典作品,说明它们是如何从不同题材和类型共同叙写我们民族心灵史的。比如看《水浒传》,我们会感到一种粗犷刚劲的艺术气氛扑面而来,刚性雄风,豪情惊世,不愧与我们民族性格中阳刚之气相称。据我所知,在世界小说史上,还罕有这样倾向鲜明、规模宏大的描写民众抗暴斗争的百万雄文。《西游记》是一部神魔小说。吴承恩写了神魔之争,但又绝不严格按照正与邪、善与恶划分阵营。它揶揄了神,也嘲笑了魔;它有时把爱心投向魔,又不时把憎恶抛掷给神,并未偏于任何一方。《西游记》不是一部金刚怒目式的小说,讽刺和幽默贯串全书,我想,只有心胸开朗、热爱生活的人,才会流露出这种不可抑制的幽默感。应当说,吴氏是一位温馨的富于人情味的人文主义者。……另外,我国古典诗词,从《诗三百》《楚辞》到李杜、苏辛;散文从庄周到韩柳;戏曲从十大悲剧到十大喜剧,其中不乏经典名篇,几乎都是一座座永难挖掘尽的精神文化矿藏,其历史深度和文化反思力度,特别是在精神层面的底蕴,值得我们不断品味。

③在反复阅读中建立自己的精神世界。重读经典与深读经典,不仅仅是因为这些经典名著经过了时间的淘洗和历史的严格筛选,本身的存在证明了它们的不朽,因而需要反复阅读;也不仅仅因为随着我们人生阅历的积累和文学修养的不断提升而需要重读、深读,以获得新的生命感悟和情感体验。因为需要从文化历史的发展过程着眼,摒弃种种错误阅读思想的影响,不断抵近经典作品的精神本质。

④经典作品除具有培养审美力、愉悦心灵的功能以外,还有借鉴、参照、垂范乃至资治的社会文化功能。对于每个公民来说,经典名著在我们以科学的现代意识观照下,其内涵必有启迪当代公民明辨何为真善美、何为假恶丑、何为公正、何为进步与正义的功能,并从中汲取力量,有所追求,有所摒弃。

⑤不可否认,经典对一些读者也许只是被知晓的程度,或只限于了解书名和主人公的名字,对作品本身却知之甚少。即使读过,有时也只是浅尝辄止。而重读或深阅读却绝非“再看一遍”。而是意味着把经典名著完全置于新的阅读空间之中,即对经典进行主动的、参与的、创造性的阅读。而这需要的,是营造一种精神氛围,张扬一种人文情怀,也许只有这样才能感受到一种期望之外的心灵激动。

⑥今天,我们呼唤深读、反复品读经典,乃是一种文化上的渴望。在商业大潮和浮躁氛围下,我们更需要精神的滋养、心灵的脱俗。文学艺术是最贴近人类灵魂的。在坚持不懈的阅读中我们会逐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把阅读看成生命的一部分。

(作者宁宗一 有删改)


11.作者认为“经典值得反复品读”的原因是什么?

12.下面名言可以放在文中第几段?请说出理由。
“经典,是每次重读都像初读那样带来新发现的书;经典,是即使我们初读也好像是在重温的书。”——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

13.赏析第(3)段加点的词语。
不仅仅……也不仅仅…………
难度系数: 难度系数:0.40
答案解析 答案解析
收藏
有奖纠错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逐客。”李斯亦在逐中。李斯乃上书曰:“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之无危,不可得也。”秦王乃除逐客之令,复李斯官。

——(司马迁《史记》)

[注释]①宗室:帝王的家族。②游间游说离间。③切:一律。④让:舍弃、拒绝。⑤除:废除。


14.下面句子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今齐地千里/有朋自远
B.皆以美徐公/四境之内莫不有求
C.臣知不如徐公美/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D.燕、赵、韩、魏闻/何陋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16.齐王虚心纳谏表现在哪些方面?用自己的话概括。

17.(甲乙)两文中,邹忌和李斯向君主劝谏的方法有什么相同之处?
难度系数: 难度系数:0.65
答案解析 答案解析
收藏
有奖纠错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8.这首诗最能表达作者情感的词语是______。

19.从炼字角度赏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难度系数: 难度系数:0.40
答案解析 答案解析
收藏
有奖纠错
20.作文
题目一:请以“感谢那场风雨”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有真情实感;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题目二: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第一棵树,长在人来人往的路边,树冠很大,撑起一大片绿荫。烈日下,总能为人们带来阴凉。

第二棵树,长在荒野上,歪斜难看。从来无人理睬,却快活地生长,树枝在风中欢快地舞蹈。

要求:①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②自拟题目,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试卷分析
试题总体分析
难易度分析
知识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