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一卷
A.两地手工业制作工艺精湛 | B.中华文化呈现大一统倾向 |
C.跨区域之间文化交流显现 | D.两地农业文明较为发达 |
A.浸润了儒家文化的价值观 | B.以社会教化为主要追求 |
C.受到封建伦理道德的约束 | D.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 |
A.长期是古代中国的政治中心 |
B.一直是古代中国的经济中心 |
C.长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中心 |
D.一直是古代中国的文化中心 |
A.《汉书·王莽传》对王莽性格的描述 | B.《三国志》中有关当时饮食的记载 |
C.末代皇帝溥仪自传《我的前半生》 | D.《红色中华》对苏维埃建设的报道 |
A.记载了古代政治制度的变迁 | B.属于宋代文人创作的诗歌 |
C.在流传中融入新的历史内容 | D.没有研究历史的史料价值 |
A.上层统治者奢侈腐化 | B.隋朝统治政策不得民心 |
C.下层的人民起义不断 | D.隋修建大运河耗费国力 |
A.诸葛亮《出师表》 | B.李斯《泰山石刻》 |
C.司马迁《史记》 | D.《大唐西域记》 |
A.民族政权的并立 | B.中外政权的纷争 |
C.民族的交流与交融 | D.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交流 |
A.历史事实都是通过历史叙述呈现 |
B.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记载 |
C.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 |
D.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可确认历史事实 |
A.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 B.改变世界贸易的格局 |
C.促进各地经济文化交流 | D.加快殖民扩张的速度 |
A.政教合一 | B.因俗而治 | C.严密控制 | D.册封首领 |
A.灌溉 | B.冶铁 | C.排涝 | D.播种 |
A.《南京条约》 | B.《马关条约》 |
C.《辛丑条约》 | D.《九国公约》 |
A.认识到掌握武装的重要性 | B.借鉴创新苏俄革命道路 |
C.意识到革命任务的艰巨性 | D.尚未充分认识中国国情 |
A.辛亥革命时期 | B.五四运动时期 |
C.国民革命时期 | D.全面抗战时期 |
A.武装反抗的策略 | B.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策略 |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 | D.开辟井冈山道路 |
A.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 |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C.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 D.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
A.农轻重结构比例已严重失调 |
B.国际市场限制初级产品贸易 |
C.工业制造水平远远领先世界 |
D.改革开放推动出口结构变化 |
A.有力的外部环境 | B.稳定的国内形势 |
C.人民群众的愿望 | D.决策者的作用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D.社会主义制度 |
A.图一标志着两岸民间团体交往的开始 |
B.图二见证了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见 |
C.图三形成了对台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 |
D.图片反映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进展 |
A.古希腊文明 | B.古巴比伦文明 |
C.古埃及文明 | D.古印度文明 |
A.拿破仑的对外战争都是正义的,不容置疑 |
B.雨果站在欧洲封建统治者的立场上评价拿破仑 |
C.雨果的评价肯定了拿破仑的历史功绩 |
D.对外战争最后的失败让拿破仑彻底被否定 |
A.世界各国的孤立有利于大工业发展 | B.大工业不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 |
C.世界市场的形成阻碍了历史的进步 | D.工业革命促进世界市场的形成 |
A.开辟新航路、建设北美新国家 | B.推翻英国殖民统治、建立强有力中央政府 |
C.加强对外扩张、开辟海外市场 | D.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
A.颁布了《权利法案》 | B.通过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
C.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 D.推行了“文明开化”政策 |
年代 | 主流观点 |
20世纪50年代 | 学者大多把马歇尔计划看作美国式慷慨的又一成功范例 |
20世纪60—70年代 | 历史学家认为马歇尔计划是美国经济帝国主义的表现 |
20世纪80年代 | 马歇尔计划并不像人们之前所认为的那样在欧洲的复兴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
A.历史认识具有时代性 | B.历史认识具有唯一性 |
C.学者的研究带有主观性 | D.历史评价由学术界认定 |
A.实现了与中国的邦交正常化 | B.联合欧洲共同对抗美国 |
C.表现出摆脱美国控制的倾向 | D.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
选项 | 国际组织 | 目的、作用 |
A | 上海合作组织 | 建立新的、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 |
B | 七十七国集团 | 加强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合作关系,维护国际和平及地区安全稳定 |
C | 世贸组织 | 制定和规范单边贸易协议、组织贸易谈判,解决贸易争端 |
D | 联合国 | 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
A.A | B.B | C.C | D.D |
A.绘画艺术风格的发展 | B.工业革命的影响 |
C.信息传播方式的演变 | D.中外文化的交流 |
材料一 长孙无忌指责武则天不是天下“令族(世家大族)”,骆宾王斥武则天“地实寒微”。
——白寿彝《中国通史》
“太后虽滥以禄位收天下人心,然不称职者,寻亦黜之,或加刑诛。挟刑赏之柄以驾御天下,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竞为之用。”
——《资治通鉴》
(1)你如何认识材料一中长孙无忌、骆宾王与司马光对武则天作出的不同评价?
材料二 历史上对武则天的评价主要是批判和责难的。直到20世纪20年代,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后,社会各界积极肯定武则天。
——摘编自罗元贞《关于武则天的出生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武则天在20世纪20年代受到肯定评价的原因。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岑仲勉、吕思勉1957年、1959年先后在其论著中,认为武则天是“暴主”“无棘毫政绩可纪”。1959年10月16日,中国戏剧家协会与北京文联召开的会议上,著名史学家吴晗、翦伯赞、吕振羽等进行了发言,一致肯定武则天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与作用。十年浩劫中,“四人帮”对武则天进行了歪曲和利用,在“左”的教条主义的支配下,将武则天研究引上了邪路。1982年,李必忠、陈贤华认为,武则天“继承了贞观时期的基本国策。通观全局,当时社会是继续向前发展的,是从‘贞观之治’到‘开元之盛’的一个重要阶段,对于这一段历史的总导演,也应给予一定的历史地位——武则天应得到基本肯定。
——整理自李荷先《武则天研究的历史回顾与探索》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中国成立后对武则天评价的阶段特征。
材料一 周之事迹,断可见矣:……失在于制,不在于政,周事然也。秦之事迹,亦断可见矣:……失在于政,不在于制,秦事然也。
——唐柳宗元的《封建论》
材料二 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世,安于现状,人为隔绝于世界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马克思《鸦片贸易史》
材料三 苏联社会主义实践失败,失之于“制”,苏联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已经被取消,社会主义已经完全蜕变:也失之在“治”,长期严重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使政府的威信消失殆尽。苏联社会主义失败不是某个单一因素作用,而是西方长期和平演变和苏联内部自我演变结合的合力。可以说,既失之在“制”,也失之在“治”。
——摘自《光明日报》2019年11月25日文章(有删节)
材料四 在中国现代史上,1978年是一个十分微妙和关键的年代……中国的发展主轴已经向经济成长转移,然而围绕经济领域中出现的种种新现象,仍然有不少人以意识形态的标尺去丈量和批评……此次,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是对僵硬思潮的致命一击……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很快成为中央的决策主轴。
——摘编自吴晓波《激荡三十年》
材料五 治理一个国家,推动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并不只有西方制度模式这一条道,各国完全可以走出自己的道路来。
——习近平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回答,其中的两个“制”有什么不同?
(2)据材料二回答,这个帝国注定“被打垮”的原因是什么?请你写出这个帝国进行了哪些“殊死的决斗”?
(3)据材料三回答,苏联社会主义实践“失之在治”的因素是什么?、请你写出苏俄或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实践”的活动有哪些?
(4)据材料四和所学回答,“中国的发展主轴”是如何向“经济成长”转移的?“中央的决策”有哪些?
(5)材料五中认为如何“推动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
材料一 19世纪初欧洲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圣西门提出“人人应当劳动”,另一代表人物欧文主张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并将工业劳动纳入劳动教育之中。马克思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在批判性继承前人劳动思想的基础之上,以现实的劳动关系为对象,深刻阐明了劳动之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本源性意义
——《守正创新:以“劳”育时代新人的逻辑机理和实现路径》
材料二 1935年8月30日夜间,斯达汉诺夫在一个工作班内采煤102吨,超过了当时定额的13倍。不久,斯达汉诺夫运动在全国迅速开展。与1913年相比,1937年苏联人均工业产量增长速度为610%,工业生产水平跃升为世界第二,欧洲第一。徐天新(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材料三 下图为1956年的一幅漫画《两把尺》(画中字:“奶奶的尺一一量布做新衣。阿姨的尺—测量祖国,建设社会主义。”)
(1)根据材料一指出马克思劳动观的新内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斯达汉诺夫运动”兴起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3)分析材料三中漫画的寓意,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漫画所示现象的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劳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