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一卷
A.山顶洞人的集体生活 | B.商周时期的文明成就 |
C.东周时期的诸侯争霸 | D.东汉时期的光武中兴 |
第二章消灭项羽,建立汉朝 第三章确立典章,设立制度 第四章休养生息,发展经济 |
A.秦始皇 | B.汉献帝 | C.汉高祖 | D.汉武帝 |
A.区域生产的专业化明显 | B.自然经济开始逐步解体 |
C.资本主义经济普遍出现 | D.农产品商品化开始出现 |
A.弘扬了民主科学 | B.结束了君主专制 |
C.实现了自强求富 | D.促进了思想启蒙 |
A.政府鼓励及实业救国思想的推动 | B.官督商办企业得到发展 |
C.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对华侵略 | D.官僚资本的建立和扩张. |
A.全方位的外交政策 |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C.“求同存异”的方针 | D.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
A.中共七大 |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
C.中共八大 | D.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 B.对外开放首先从浙江省开始 |
C.国内改革释放社会经济活力 | D.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 |
A.加入世贸组织 | B.实施拨乱反正 |
C.加强科教兴国 | D.解放人们思想 |
A.经济开发 | B.文化传承 | C.科技创新 | D.民族平等 |
A.认识到雅典民主制度的弊端 | B.主张实行元首制度 |
C.认识到雅典民主具有全民性 | D.主张实行元老院制 |
A.资本原始积累 | B.生产技术 |
C.自由的劳动力 | D.海外市场 |
A.电气时代 | B.信息时代 | C.原子能时代 | D.蒸汽时代 |
A.讨论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 B.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组织 |
C.决定战后成立国际联盟 | D.讨论瓜分德国海外殖民地 |
A.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 B.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 |
C.美苏主导下的两极格局 | D.20世纪世界格局的演变 |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实力强盛的诸侯国为称霸中原而开始兴建运河。魏国开凿的鸿沟演变为隋唐宋大运河最重要的河段——通济渠。……有的河段与京杭大运河的江南段基本一致。隋唐宋时期,以隋朝通济渠和永济渠为标志,形成横贯东西、纵贯南北的全国水陆干道构架……全线贯通于13世纪的京杭大运河对泗水、汶水、卫河和黄河的沟通,……显示出中国运河工程技术在17世纪前领先世界的水平。
——摘编自谭徐明等《京杭大运河遗产的特性与核心构成》
材料二 元朝建立以前,蒙古国就开始设置驿站。元朝建立以后,为加强同各地的联系,元世祖又将驿站制度推行到国力所及的一切地区。当时,以大都为中心,修建了四通八达的驿道,东连高丽,东北至辽阳行省的奴儿干,北达岭北行省的吉利吉思,西通伊利汗国和钦察汗国,西南抵达乌思藏,南接安南、缅甸国。驿站的普遍设置……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
——摘编自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春秋战国时期兴建运河与隋朝开凿大运河目的的变化。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朝大运河与元朝驿站在作用方面的异同点。
材料一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的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 主要内容 |
1927年8月 | 南昌起义;八七会议 |
1927年9月 | 秋收起义……毛泽东决定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的计划 |
1927年10月 | 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和游击战争 |
1928年4月 | 井冈山会师 |
1929年12月 | 古田会议 |
1931年冬 |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 |
——摘编自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各个抗日根据地,形成了……具有鲜明特点的新型政权形态——“三三制”政权。……在调整阶级关系方面实行减租减息,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在充分利用人力方面把党政军民方方面的劳动力都动员起来、组织起来,大张旗鼓地开展大生产运动。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分析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的背景。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共产党怎样创造“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推动抗日根据地建设的经济措施。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抗日根据地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
(3)综合以上材料,从中国共产党根据地建设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材料一 中国是茶树原产地,世界各国引种的茶树和饮茶习俗,都源于中国。17世纪初,荷兰的东印度公司最早从事茶叶贸易,不久在法、英等国都出现了中国茶。18世纪末,输入荷兰、英国和法国的中国茶,除本国消费外,还流通到西北欧与美洲殖民地。有的城市还形成了国际茶叶市场。
18世纪英国东印度公司逐步垄断了中英茶叶贸易。1760—1833年间,输入英国的中国茶叶价值,由80多万两增至560多万两白银,茶叶占中国出口总值的比例一般在80%以上。19世纪40年代以前,中国茶叶一直独占世界市场。
——摘编自周重林《茶叶战争》
材料二 机器化生产和标准化的推行,使东非的咖啡、中国的茶叶以及印度的糖经过扩大再生产后重新出现在它们的原产地,不同于原有的原料形态,它们统统被饰以知名商标和发达地区的文明气息,以一种更加迅猛的方式征服了它们原来的生产者,从立顿茶叶、箭牌糖果到后来的雀巢咖啡、星巴克咖啡伴随着全球化的进展,从1800到2000年,这一征服全球消费者口味的争夺战几乎无往不利。
——摘编自刘祚昌等《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茶叶销往世界各地的主要原因,并概括中国茶叶在18世纪世界贸易中发挥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归纳19世纪至21世纪物质交流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