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一卷
A.西周的封邦建国 | B.秦代的郡县设置 |
C.唐代的边疆治理 | D.元朝的行省划分 |
A.转运使 | B.刺史 | C.按察使 | D.通判 |
A.贾思勰 |
B.王桢 |
C.徐光启 |
D.沈括 |
A.制度的变革与创新 | B.文化的发展与演变 | C.宗教的传播与影响 | D.文明的交流与互鉴 |
A.英军 | B.英法联军 | C.日军 | D.八国联军 |
A.中共一大 | B.中共二大 | C.中共三大 | D.中共七大 |
A.呼吁民众弘扬民主精神 |
B.鼓励东北将士奋勇杀敌 |
C.推动国共两党合作抗日 |
D.号召民众抵御外来侵略 |
A.土地改革的推行 | B.一五计划的实施 |
C.三大改造的完成 | D.改革开放的深化 |
A.雅典 |
B.巴比伦 |
C.罗马 |
D.阿拉伯 |
A.清除天主教的影响 |
B.确立公民的自由权 |
C.增强对共和的认同 |
D.宣扬大革命的理念 |
1951-1980年苏联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
A.美苏争锋的影响 | B.集权模式的制约 |
C.历次改革的失败 | D.华约组织的瓦解 |
A.七十七国集团 | B.欧共体 |
C.世界贸易组织 | D.联合国 |
材料一 戊戌政变后数年,革命之论渐昌。1903年,章炳麟著《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著《革命军》,革命之焰益炽。章炳麟与徐锡麟等设光复会于上海,黄兴、宋教仁等亦立华兴会于湖南。是岁,黄兴、宋教仁举事柳州,败后,二人走日本,刊杂志《二十世纪之新支那》,以鼓吹革命。1905年,孙文至日本,联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成立中国同盟会,确定政治纲领,并在《民报》上阐发为“三民主义”。1906,萍浏醴起义,失败。1907年孙文领导忠州起义,不克。同年,锡麟、秋瑾举事,不克。同期,保皇派的《新民丛报》主张君主立宪,与《民报》相对峙,公开论战…至1911年武昌起义止,革命派先后发动了十余次反清武装起义。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近代史》《新编中国史·中国近代史-危局与变革》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武昌起义爆发前革命党人为实现民主共和进行的努力。
材料二 武昌起义后宣布独立的省份示意图
——据《新编中国史·中国近代史一危局与变革》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当时革命形势发展的特点。
材料三 初中历史教科书对辛亥革命的评价(部分)
北洋政府时期 | 辛亥革命后“专制政体于此告终,共和政体于此开幕矣”。 | |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 辛亥革命后“帝制告终,民治开始”。 | |
新中国成立后 | 50年代 | 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君主制度,产生了中华民国,制定了临时约法'"。 |
70年代 | 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 |
21世纪 |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摘编自《初中历史教科书中辛亥革命评价的“变”与“不变”》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不同时期初中历史教科书对辛亥革命评价的共同之处,并结合你对辛亥革命的理解,续写一项辛亥革命的其他积极作用。
材料一 英国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受到一系列偶然形成的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农业革命将数量庞大的劳动人口从英国农场中解放出来,足以为新机器配置充足人员。
——摘编自《世界大历史(第3卷))
(1)根据材料一,指出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条件。结合所学知识,补充一条促使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其他条件,并进行说明。
材料二 吾人所采用工业化之界说为:各种生产事业机械化及科学化,而其组织与管理亦科学化及合理化。在此概括的定义下,工业化当然不仅指工业发展之一端,而其内容包括下列各点:①工业本身机械化与科学化……③运输事业机械化与动力化;④各种生产事业以工业为中心而发展;⑤动力之普遍利用……⑧事业组织及管理科学化与合理化……
——摘编自刘大均《工业化与中国工业建设》
(2)根据材料二对工业化的定义,并结合两次工业革命的史实,为其中一项内容寻找史实依据。
材料三
——摘编自《英国史》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唯物史观对材料三进行解读。(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
材料 汉武帝时代是两汉时期在识人用人方面最值得肯定的历史阶段,“汉之得人,于兹为盛”。当时的“儒雅”之士如公孙弘、董仲舒,“笃行”之士如石建、石庆,“质直”之士如汲黯、卜式,“推贤”之士如韩安国、郑当时,“定令”之士如赵禹、张汤,“文章”之士如司马迁、司马相如,“滑稽”之士如东方朔、枚皋,“应对”之士如严助、朱买臣、主父偃,“历数”之士如唐都、洛下闳,“协律”之士如李延年,“运筹”之士如桑弘羊,“奉使”之士如张骞、苏武,“将率”之士如卫青、霍去病、李广,“受遣”之士如霍光、金日磾等,都在历史上留有盛名……班固也认为汉武帝时代的“功业”“制度”之所以具有突出的历史地位,正是由于汉武帝身边集聚了一个在文化资质上同样“后世莫及”的人才群体。
——摘编自《新编中国史·秦汉史-帝国的成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课外阅读,选择材料中的一个“人才”,并为其撰写小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