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一卷
政局动荡不安 | 诸侯国之间兼并战争不断 |
农业继续发展 | 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 |
各国进行变法 | 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商鞅变法成效最大 |
A.夏商周的更替 | B.分封制的实施 | C.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 D.中央集权制的确立 |
A.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 | B.我国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出现 |
C.北宋完成了对全国的统一 | D.北民南迁进一步促进了南方发展 |
A.开创科举制度 | B.设御史台 | C.设立三司 | D.设立军机处 |
A.1842年8月,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 |
B.1856—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
C.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洋务派掀起了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 |
D.列强在中国掀起瓜分狂潮时,美国于1899年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B.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
C.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 D.中共九大的召开 |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情况
A.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 | B.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 |
C.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 D.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
城邦 | 面积(平方千米) | 人口(万人) |
雅典 | 2500 | 约30 |
斯巴达 | 8400 | 约40 |
A.小国寡民 | B.等级森严 | C.军事独裁 | D.自给自足 |
A.结束了罗马贵族的司法专断 | B.使贵族和平民享有平等的权利 |
C.全面反映了雅典社会的民主政治 | D.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罗马平民利益 |
A.封建君主制 | B.三权分立制 | C.民主共和制 | D.君主立宪制 |
※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 ※鼓励兴办手工工场 ※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 ※提倡学习西方礼节与生活方式 |
A.彼得一世改革 | B.明治维新 | C.戊戌变法 | D.1861年农奴制改革 |
持续时间 | 4年多 |
参战国家 | 30多个 |
死伤人数 | 3000多万 |
经济损失 | 3400多亿美元 |
A.引发了萨拉热窝刺杀事件 | B.瓦解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 |
C.是人类历史上的巨大灾难 | D.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
A.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 B.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
C.巴黎公社的成立 | D.实现了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 |
A.南北战争破坏性巨大 | B.经济危机空前严重 | C.以工代赈措施受挫 | D.整顿金融体系失败 |
A.凡尔登战役 | B.莫斯科保卫战 | C.诺曼底登陆 | D.雅尔塔会议 |
A.推行杜鲁门主义 | B.实施马歇尔计划 | C.建立北约组织 | D.成立华约组织 |
材料一
图一 《论语》书影 图二汉代讲经图
(1)分别说明图一、图二所反映的历史内容,并指出其发展趋势。
材料二
图三 张骞出使西域(敦煌壁画) 图四《清明上河图》(局部)
(2)选取材料二中任意一幅作品进行简要介绍。
人物 | 青少年时期的事迹 | 一生中的杰出贡献 |
①________ (1528—1588) | 山东烟台蓬莱人。从小喜欢军事,勤奋读书,树立了高远的志向。青年时代临危受命,训练军队,在东南沿海击退倭寇侵犯 | 解除了沿海地区的倭患,是伟大的民族英雄 |
林则徐 (1785—1850) | 童年时家境贫苦,生活节俭。4岁时在私塾开始学习四书五经,14岁中秀才,20岁中举人。为官正直清廉,政绩显著 | 主张禁烟,领导②________,它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
③__________ (1849—1894) | 资质聪颖,勤奋好学。以优异成绩成为福州船政学堂首届毕业生,后任北洋舰队“致远”号管带,持续研习海军战术,严格军事训练 | 在④_________中壮烈牺牲,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民族英雄 |
孙中山 (1866—1925) | 出生于农民家庭,幼时读过私塾。14岁在檀香山 教会学校学习,18岁后回国学医,以优异成绩毕 业。后走上革新政治、反清统治的革命道路 |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领导⑤_____,建立了中华民国 |
⑨__________ (1905—1940) | 出生于农民家庭,青少年求学时期参加革命活动,后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国共产党 | 领导东北抗日武装力量,沉重打击了日军,是著名的民族英雄 |
(2)中华民族始终有着自古英雄出少年的传统。概括以上杰出人物青少年时期的优秀品格,并谈谈给你的启示。
材料一 早在14、15世纪,资本主义已经出现在意大利沿海城市,这个时期产生的文学、艺术作品都鲜明的表现出新的时代精神。人的伟大和卓越在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莎士比亚的笔下得到最崇高的颂扬:“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理性上多么高贵!在才能上多么无限!”
——摘编自徐新《西方文化史》
材料二 它打破了以往人类文明区域性分割和孤立发展的局面,首次把全球人类联系起来,开始了人类文明一体化的进程。
——摘自马世力《世界史纲》
(1)材料一中“新的时代精神”是指什么?材料二中的“它”指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导致两者产生的共同根源是什么?
材料三 我们已经习惯了一种自18世纪以来以西方霸权为基础的国际秩序。法国、英国、美国,让世界伟大三百年,法国是文化,英国是工业,美国是战争。我们习惯了这种伟大,它让我们对全球经济和政治掌控着绝对的支配权。但事情正在起变化,有些危机来自我们西方国家自身的错误,而有些则来自新兴国家的挑战。
——摘编自法国总统马克龙的讲话
(2)请回答:发生在18世纪的“法国是文化,英国是工业,美国是战争”的标志性事件分别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指出,马克龙认为“事情正在起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这反映了当今世界格局怎样的发展趋势?
材料一 1950年,苏联男子篮球队访华,这是新中国第一次接受外国体育代表团的访问1956年2月,南斯拉夫足球代表队访问中国,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
1952年,赫尔辛基举办第15届奥运会,由于西方国家阻挠,中国代表团在奥运会临近结束才赶到。1954年,美国企图在国际奥委会内部制造“两个中国”的既成事实。1958年,中国发表了同国际奥委会断绝关系的声明。
(1)从新中国参加体育活动的两种不同境遇,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状况。
材料二 从50年代中后期开始,新中国体育外交扩展到亚非拉国家,并上升到主要位置。由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加诺发起、中国联合倡议的新兴力量运动会于1963年11月在雅加达举行,这是新中国首次全面参加的一个综合性大型国际运动会。
(2)依据材料二指出中国体育外交的特点。
材料三 1971年,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了在日本举行的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赛会结束后,美国乒乓球代表团访华,受到周恩来总理的接见。“乒乓外交”开创了以人民之间的友谊促动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和解的成功模式,是跨越意识形态障碍的国际体育交流。1979年,国际奥委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中国体育迈出了走向世界的关键一步。
(3)20世纪70年代,“乒乓外交”跨越意识形态障碍,推动了外交关系的发展,外交事业取得显著成就。请任意举出两例重大外交成就。
材料四 进入21世纪,我国积极参与国际体育事务,开展多边体育交往,扩大国际体育交流,承办大型国际体育盛会,全面走向世界。2008年8月,圆满举办第29届奥运会。2014年,成功举办第二届夏季青年奥运会…2022年2、3月,胜利举办第24届冬奥会、第13届冬残奥会。
(4)“多边体育交往”体现了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进入21世纪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外交布局?
(5)综合上述材料回答:我国一贯奉行的外交政策及取得辉煌外交成就的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