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一卷
A.半两钱![]() | B.五铢钱![]() | C.蚁鼻钱![]() | D.铲形币![]() |
A.英美盟军 | B.反法联军 | C.英法联军 | D.八国联军 |
A.虎门战役 | B.平壤战役 | C.黄海海战 | D.威海卫战役 |
世纪末的那个多事之秋……
几个读书人呼号:
“变亦变,不变亦变”
……“杀”……
匆匆来去的“现代化”运动,
在菜市口的刑场上画上了休止符。
A.洋务运动 | B.百日维新 | C.辛亥革命 | D.五四运动 |
A.吴起镇会师 | B.井冈山会师 | C.会宁会师 | D.懋功会师 |
A.辽沈战役 | B.淮海战役 | C.平津战役 | D.渡江战役 |
A.19 世纪 80 年代 | B.新中国成立前夕 | C.20 世纪 50 年代 | D.20 世纪 60 年代 |

A.我们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 |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
C.越中情谊深,同志加兄弟 |
D.各国之间一定能找到共同点 |
A.广州 | B.深圳 | C.文昌 | D.海口 |
A.毛泽东 | B.邓小平 | C.胡锦涛 | D.习近平 |
A.甲骨文![]() | B.腓尼基文字![]() |
C.楔形文字![]() | D.象形文字![]() |
A.成年男性公民 | B.妇女、外邦人 | C.城邦上层贵族 | D.五百人会议成员 |
A.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 B.占领了欧洲大片领土 |
C.击退了反法联盟多次进攻 | D.扫荡了欧洲封建势力 |
A.莱特兄弟 | B.卡尔·本茨 | C.史蒂芬孙 | D.瓦特 |
A.无产阶级出现 | B.巴黎公社成立 | C.马克思主义诞生 | D.资产阶级消亡 |
A.《凡尔赛和约》 | B.《四国条约》 | C.《九国公约》 | D.《五国公约》 |

A.法西斯暴行 | B.纳粹的暴政 | C.战场的残酷 | D.种族的灭绝 |

A.控制了西欧各国 | B.冲击了西欧民主 | C.促进了欧洲联合 | D.摧残了欧洲文明 |
A.网络信息化 | B.经济全球化 | C.政治多极化 | D.利益一体化 |
【创新发展话自信】
宋朝是一个充满自信和创造力的时代。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公元 960年宋代兴起,中国好像进入了现代,一种物质文化由此展开。货币之流通,较前普及……火焰器之使用,航海用之指南针……船只使用不漏水舱壁等,都于宋代出现。”
(1)根据材料,举出宋代自信和创造力的突出表现。
【“洋人中用”显气度】
在唐政府为官的外国及外族人有数千名之多:有官拜大将军的,有入朝为相的,日本人阿倍仲麻吕留居唐朝五十年,专门管理外交事务……唐朝生活的外国人之中,僧侣也占了很大一部分。鼎盛时期的唐朝对宗教的态度是较为宽容的,不仅佛教徒大量涌入,袄教、景教、伊斯兰教都有众多的教徒在长安一带活跃。
——整理自罗威尔主编的《知中·洋人》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述唐朝在“洋人中用”问题上体现的自信。
【“两弹一星”铸重器】
邓小平曾说:“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 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3)结合所学知识,“两弹一星”是如何提高我们的民族自信的?“两弹一星”的研发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
【文化自信今日谈】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站立在 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4)综上所述,谈谈你对习近平关于“文化自信”讲话的理解。
材料一 1913—1914年列强的经济实力及其占有殖民地的情况
国别 | 占世界工业总产量(%) | 殖民地面积(万平方千米 | )殖民地人口(万人) |
英国 | 14 | 3350 | 39350 |
俄国 | 2.6 | 1740 | 3320 |
法国 | 6 | 1060 | 5550 |
德国 | 16 | 290 | 1230 |
美国 | 38 | 30 | 970 |
材料二 一战爆发时,交战双方都满怀信心地期待着短时间内就能取得胜利,反战声音微乎其微。各国的民众积极支持战争,英国志愿入伍者簇拥在征兵处……在德国,出征的士兵斗志高昂,妇女们争相向士兵枪管里插入鲜花,运兵车上写着“圣诞节回家”……
——以上材料整理自高中历史选修《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三 不久他们便发现自己被一场持久的、残酷的战争折磨。凡尔登战役双方死伤近 一百万人。一位战地记者写道:“整个树林被削平得象割去谷穗的田地,所有覆盖物弹痕累累……到处都是残骸、击破的战车、碎成一块一块的尸体……”
——整理自岳麓书社《世界历史》(九上)
材料四 炮火把战壕轰得土崩瓦解时,他卧倒在地,冒着汗,做着祈祷:“耶稣基督啊,救我出去吧。请求基督行行好吧。只要您救我一命,您说什么我都干。我相信您,我要告诉世上每一个人,您是唯一至关重要的。请求亲爱的耶稣行行好吧!”
——海明威《在我们的年代里》
我要回家!我要回家! 子弹嘘嘘,大炮隆隆, 我不想再呆在这里……
——英国士兵在战壕里唱的歌
请回答:
(1)由材料一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2)对比材料二、四,人们对战争的态度有何不同?请用材料三的史实概括影响人们态度转变的因素。
(3)当今世界仍不太平,从科索沃到伊拉克,再到叙利亚……可谓是炮声隆隆,硝烟弥漫。以古鉴今,一战给我们今天留下了什么启示?
【明确航向】

(1)以上两幅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之间有什么因果关系?
【成就辉煌】

(2)结合上图数据,说说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
【惠及民生】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消费结构不断优化,休闲娱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开始注重和享受文化、旅游、健身等多种休闲生活,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部编《中国历史》(八下)
(3)上述材料反映了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生活的哪些变化?造成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