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一卷
1.《天工开物》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智慧结晶,下列书中记载的造物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机杼织布 | B.粉碎矿石 | C.海水晒盐 | D.五谷醇酒 |
2.化学实验过程中,下列对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A.洒在桌面上的酒精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或沙子盖灭 |
B.稀酸飞溅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3%~5%的小苏打溶液 |
C.碱液洒在衣服上,用水冲洗后,再涂上硫酸溶液 |
D.误服氯化钡溶液,立即喝大量鲜牛奶或鸡蛋清 |
3.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对铝合金、氢氧化钙、硫酸锌三种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混合物、碱、酸 | B.单质、碱、酸 |
C.氧化物、碱、纯净物 | D.混合物、碱、盐 |
4.某地一对夫妻因天气寒冷在房内放置炭火取暖,导致一氧化碳中毒死亡,该事件提醒我们要学会预防一氧化碳中毒,下列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的说法错误的是
A.规范使用煤炉,装上烟筒并使其完整 |
B.用煤炉做饭时要打开窗户,让空气流通 |
C.没有排烟通道的情况下在室内用煤、木炭、木柴等取暖 |
D.晚上睡觉时将煤炉移至屋外 |
5.某商厦发生特大火灾事故,造成309人死亡,7人受伤。法医鉴定结果309人均为中毒窒息死亡。遇到火灾时,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A.为尽快逃离火场乘坐电梯下楼 |
B.逃生过程中将身体贴近地面匍匐或弯腰前进 |
C.一旦发生火灾,按疏散指示标志方向迅速撤离 |
D.用浸湿的毛巾、口罩等捂住口鼻 |
6.纯净物甲是一种绿色能源。常用作火锅和内燃机的燃料。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质量的甲与4.8g乙完全反应,生成4.4g丙和2.7g丁,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中含碳、氢元素,可能含氧元素 | B.甲中含碳、氢、氧元素 |
C.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 D.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没有发生变化 |
7.化学的特征之一是通过化学变化创造物质,因此研究物质的转化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A.FeSO4→FeCl2 | B.H2SO4→MgO | C.CaCO3→CaO | D.Zn→Cu |
8.对物质的分离、鉴别、除杂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离、鉴别、除杂的方案中,正确的是:
这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分离碳酸钙和氯化钙的混合物 | 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烘干 |
B | 鉴别硫酸铵和硫酸钠 | 分别取样,溶于水后滴加硝酸银溶液,观察是否变浑浊 |
C | 除去氯化钠中少量杂质碳酸钠 |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再蒸发结晶 |
D | 除去氢气中混有的氯化氢 | 先通入足量的碳酸氢钠溶液,再通入浓硫酸 |
A.A | B.B | C.C | D.D |
9.“微观--宏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其中化学符号含义丰富。现有四种化学符号:①2H2:②Fe3+,③3C:④N2。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①表示_________________ 。②中“3+”表示__________ 。
(2)表示宏观物质的是__________ (填序号)。
(1)①表示
(2)表示宏观物质的是
10.化学在提供能源、保护身体健康和气候环境等方面,能为人类作出贡献。请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钙元素是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它能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身体一旦缺钙,可能患有的疾病是__________(填序号)。
(2)2022年6月5日,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将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送入中国空间站,进行设施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维修及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等任务。空间站内的用电是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供给航天员呼吸的氧气来自水电解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净化空间站内空气的方法之一是将电解生成的氢气和航天员呼出的二氧化碳反应,化学方程式为:,生成的水循环使用,X排出太空舱,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加快电解速率,通常用氢氧化钠溶液代替水进行电解,为此某同学决定模仿空间站中氧气的制取方法,称取7.2g4%氢氧化钠溶液进行电解,当生成3.2g氧气时,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
(3)CO2对人类生存、生活有着重大影响,CO2的捕集与资源化利用是化学研究的热点,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导致全球平均气温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上升,生态系统遭到严峻的桃战,要实现“碳中和”主要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是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主要是减少__________ 、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燃烧:二是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其中植树造林就是一种吸收二氧化碳的重要方法,用该方法吸收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
(1)钙元素是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它能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身体一旦缺钙,可能患有的疾病是__________(填序号)。
A.骨质疏松 | B.贫血 | C.夜盲症 |
(3)CO2对人类生存、生活有着重大影响,CO2的捕集与资源化利用是化学研究的热点,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导致全球平均气温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上升,生态系统遭到严峻的桃战,要实现“碳中和”主要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是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主要是减少
11.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__________ ℃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t1℃时,将15g甲放入在2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
(3)t2℃时,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0℃,析出溶质质量多少的关系是__________(填序号)。
(1)
(2)t1℃时,将15g甲放入在2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
(3)t2℃时,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0℃,析出溶质质量多少的关系是__________(填序号)。
A.甲>乙 | B.甲<乙 | C.无法确定 |
12.金属材料对于促进生产发展,改善人类生活发挥了重大作用,因此学习金属性质,根据性质合理使用金属就显得十分重要。请按要求回答下列有关金属性质的问题:
(1)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原因是__________ 。
(2)向含有硝酸铜、硝酸银和硝酸锌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 ,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 。
(1)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原因是
(2)向含有硝酸铜、硝酸银和硝酸锌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13.A~J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A为绿色粉末状固体,B、J、G为黑色固体,H为铁锈的主要成分,D、I为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
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化学式__________ 。
(2)写出反应③和④的化学方程式:
③__________ 。④__________ 。
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化学式
(2)写出反应③和④的化学方程式:
③
14.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气体的性质,决定选用下列仪器或装置制取气体,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甲同学决定选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但由于该反应速率过快,需组装一套能控制反应速率的发生装置,组装该发生装置需要的仪器有__________ (填字母),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如该小组同学量取10mL5%的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转化为氧气的氧元素质量与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 。
(2)乙同学决定选用高锰酸钾制取较纯净的氧气,需选择的仪器为__________ (填字母),还缺少的仪器是__________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
(3)丙同学决定制取二氧化硫来探究酸雨的危害,经查阅有关资料知道:常温下,二氧化硫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实验室中常用亚硫酸钠固体和浓硫酸反应制得,若称用此方法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硫气体,收集装置应选用右图中的甲而不是乙,原因是__________ 。
(1)甲同学决定选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但由于该反应速率过快,需组装一套能控制反应速率的发生装置,组装该发生装置需要的仪器有
(2)乙同学决定选用高锰酸钾制取较纯净的氧气,需选择的仪器为
(3)丙同学决定制取二氧化硫来探究酸雨的危害,经查阅有关资料知道:常温下,二氧化硫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实验室中常用亚硫酸钠固体和浓硫酸反应制得,若称用此方法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硫气体,收集装置应选用右图中的甲而不是乙,原因是
15.氢氧化钠是化工生产的重要原料,保存不容易发生变质,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中发现一瓶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对其是否变质以及变质程度产生了兴趣。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及变质的程度?
【猜想与假设】①没有变质:②部分变质:③全部变质。
【实验与结论】
【评价与解释】
(1)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对两种方案得出的结论不同进行了充分讨论:一致认为方案二科学合理,方案一有明显漏洞,你认为方案一的漏洞导致结论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_ ;
(2)方案二中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 ,向清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
【反思与整改】
(3)该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因此需_______ 保存。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及变质的程度?
【猜想与假设】①没有变质:②部分变质:③全部变质。
【实验与结论】
方案 |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方案一 | 取该溶液2mL于试管中,滴入少量稀盐酸 | 无明显现象 | 没有变质 |
方案二 | 首先取该溶液2mL于试管中,滴入过量氯化钡溶液 | 溶液变浑浊 | 部分变质 |
静置,然后取上层清液放入试管中,滴入硫酸铜溶液 | 有蓝色沉淀产生 |
【评价与解释】
(1)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对两种方案得出的结论不同进行了充分讨论:一致认为方案二科学合理,方案一有明显漏洞,你认为方案一的漏洞导致结论错误的原因是
(2)方案二中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的目的是
【反思与整改】
(3)该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是
16.石灰石是生产水泥、玻璃等建筑材料的重要原料。我州石灰石资源丰富,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某地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判断是否有开采使用价值,决定称取该地石灰石样品4.0g于烧杯中,将50%稀盐酸分5次加入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稀盐酸反应),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记录如下。
请完成下列问题:
(1)表中X的值____________ 。
(2)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 。
(3)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加入稀盐酸质量/g | 10 | 10 | 10 | 10 | 10 |
剩余固体质量/g | X | 2.0 | 1.0 | 0.4 | 0.4 |
请完成下列问题:
(1)表中X的值
(2)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
(3)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