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一卷
1.截至2021年5月底,三星堆考古发掘已出土鸟型金饰片、青铜神树、铜头像、玉石器等重要文物。下列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用矿石冶炼铜 | B.锻打金块制鸟型金饰片 |
C.雕刻玉石 | D.打磨铜像 |
2.分类法是学习化学的一种常见方法。下列物质分类错误的是
A.MgCl2 盐 | B.Al2O3 氧化物 |
C.NaHCO3 酸 | D.O3 单质 |
3.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一一作除味剂 | B.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一一用作化肥 |
C.洗洁精的乳化作用一一作除锈剂 | D.铜具有导热性一一制作电线 |
4.化学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 | B.蛋白质进入人体后不能分解 |
C.加铁酱油可预防缺铁性贫血 | D.粽子中糯米的主要成分淀粉属于糖类 |
5.化学与人类的生产及生活紧密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太阳能电池属于绿色环保电池 |
B.医用口罩中的聚丙烯熔喷布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
C.大量使用合成农药消灭病虫害不会污染环境 |
D.减少燃煤用量是防治酸雨的有效途径之一 |
6.下表列出了生活中一些常见物质的pH,其中碱性最强的物质是
物质 | 食醋 | 酱油 | 雨水 | 鲜牛奶 | 矿泉水 | 肥皂液 |
pH | 2~3 | 4~5 | 约5.6 | 6.3~6.6 | 6.5~7.5 | 9.5~10.5 |
A.食醋 | B.雨水 | C.矿泉水 | D.肥皂液 |
7.a、b两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从b的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
B.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
C.t2℃时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 |
D.t1℃时a、b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
8.遭遇火灾或发现火险隐患时应科学应对。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锅中热油着火,用锅盖盖灭 |
B.发现家里燃气泄漏,迅速关闭气阀并打开门窗通风 |
C.将电动助力车放在卧室内充电 |
D.火灾现场烟雾较浓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尽量贴近地面逃离 |
9.2021年5月15日07时18分,我国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着陆火星。火星车采用了钛合金等多种材料,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钛的说法错误的是
A.钛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 B.钛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其原子核上 |
C.钛原子的质子数为22 | D.钛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g |
10.欲探究Cu、Fe、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某学习小组准备的下列试剂组中,可行的是
A.Cu、Ag、稀H2SO4 | B.Fe、Ag、CuSO4溶液 |
C.Cu、Ag、FeCl2溶液 | D.Ag、FeCl2溶液、CuSO4溶液 |
11.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12.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鉴别H2和CH4 | 点燃后在火焰上方分别罩一个干燥的冷烧杯 |
B | 鉴别钾肥K2CO3和K2SO4 | 取样,加水溶解后分别加入足量盐酸 |
C | 除去CO2气体中的少量CO | 通入足量O2,点燃 |
D | 除去KNO3溶液中混有的NaC1 | 加入适量AgNO3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
A.A | B.B | C.C | D.D |
13.A、B两种粒子的结构如图所示。A粒子表示的是______ (填“原子”或“离子”),B粒子的符号是______ 。
14.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科学的基本定律之一。某同学按如图装置加入稀硫酸和Na2CO3粉末,称得其总质量为m克,引发反应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反应结束后称得其总质量小于m克。该同学认为此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你认为该同学的结论______ (填“正确”或“错误”)。
15.学习元素周期表有利于我们掌握元素的相关性质。以下是周期表的一部分:
(1)上表①~④中表示氧元素的是______ 。(填序号)
(2)由③④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 。
(1)上表①~④中表示氧元素的是
(2)由③④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16.我市圣灵山大溶洞的形成与下列变化有关:
(1)石灰岩(碳酸钙)遇到溶有二氧化碳的水时,慢慢变成可溶于水的碳酸氢钙【Ca(HCO3)2】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
(2)当受热或者压强突然变小时,水中的碳酸氢钙会重新变成碳酸钙沉积下来:,该反应属于______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1)石灰岩(碳酸钙)遇到溶有二氧化碳的水时,慢慢变成可溶于水的碳酸氢钙【Ca(HCO3)2】其化学方程式为
(2)当受热或者压强突然变小时,水中的碳酸氢钙会重新变成碳酸钙沉积下来:,该反应属于
17.下图是中学化学实验中常用的一些装置。
(1)上图中仪器①②的名称是:①______ ,②______ 。
(2)①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
②检验CO2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 。
(3)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可以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应选______ (填字母),可用E装置收集O2,说明O2具有的性质是______ 。
(4)二氧化氮(NO2)是一种红棕色、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的有毒气体。实验室用铜和浓硝酸在B装置中反应制取NO2时,分液漏斗中所盛药品是______ :若用D装置收集NO2,气体应从______ (填字母,下同)端通入,多余NO2需用碱液吸收,右边三个吸收装置中最合理的是______ 。
(1)上图中仪器①②的名称是:①
(2)①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检验CO2收集满的方法是
(3)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可以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应选
(4)二氧化氮(NO2)是一种红棕色、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的有毒气体。实验室用铜和浓硝酸在B装置中反应制取NO2时,分液漏斗中所盛药品是
18.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84消毒液”【含次氯酸钠(NaC1O)和氯化钠】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请回答下列问题:
(1)“84消毒液”属于______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次氯酸钠中Na、Cl、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 。
(2)在200.0g NaClO质量分数为20.0%的“84消毒液”中, NaClO的质量为______ g,该消毒液中+1价C1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1)“84消毒液”属于
(2)在200.0g NaClO质量分数为20.0%的“84消毒液”中, NaClO的质量为
19.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既能保护环境,又能节约资源和能源。某冶金厂回收了一批废黄铜屑,需测定其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
现称取100.0g样品,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得无色溶液,产生氢气的质量及剩余固体的质量与消耗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分别如图所示。(设该批次黄铜屑只含铜、锌和少量黄铜锈。黄铜锈与稀硫酸反应生成CuSO4、ZnSO4、CO2和H2O。)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完全反应时,样品消耗稀硫酸的质量为______ g。
(2)样品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计算结果精确到0.1%,下同);
(3)计算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现称取100.0g样品,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得无色溶液,产生氢气的质量及剩余固体的质量与消耗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分别如图所示。(设该批次黄铜屑只含铜、锌和少量黄铜锈。黄铜锈与稀硫酸反应生成CuSO4、ZnSO4、CO2和H2O。)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完全反应时,样品消耗稀硫酸的质量为
(2)样品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3)计算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20.某工厂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产生的炉渣,其主要成分为Fe2O3、SiO2、FeO和锰的氧化物等。现以该炉渣为原料制备铁红(Fe2O3)的生产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SiO2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硫酸反应】
(1)操作1的名称是______ ,滤渣a的主要成分是______ 。
(2)步骤①中,硫酸与Fe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若在实验室中用98%的浓硫酸配制30%的稀硫酸,则需要的玻璃仪器有量筒、胶头滴管、______ 、玻璃棒、试剂瓶;
(3)步骤②中,使用足量H2O2的目的是______ 。
(4)步骤③中,几种金属离子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时的pH如下表所示:
要使Fe3+完全沉淀为Fe(OH)3从而与Mn2+分离,则调pH的最大范围是:______ ≤pH<8.1。
【已知:SiO2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硫酸反应】
(1)操作1的名称是
(2)步骤①中,硫酸与Fe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步骤②中,使用足量H2O2的目的是
(4)步骤③中,几种金属离子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时的pH如下表所示:
金属离子 | Mn2+ | Fe2+ | Fe3+ |
开始沉淀的pH | 8.1 | 6.3 | 1.5 |
沉淀完全的pH | 10.1 | 8.3 | 2.8 |
要使Fe3+完全沉淀为Fe(OH)3从而与Mn2+分离,则调pH的最大范围是:
21.教科书上册141页第10题:将一个用粗铜丝绕成的线圈罩在蜡烛火焰上(图1),火焰很快就熄灭了。你认为火焰熄灭的原因是:______ 。
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实验验证时,意外观察到以下现象:
I、将螺旋状铜丝置于蜡烛火焰的外焰处加热(图2),发现铜丝变黑并有少量黑烟产生;
Ⅱ、将变黑的铜丝移至蜡烛火焰的内焰处加热(图3),发现内焰处的铜丝由黑色变为亮红色,铜丝的其余部份仍然为黑色。
【提出问题】
1.实验I铜丝上黑色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2.实验Ⅱ内焰处铜丝由黑色变为亮红色的原因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1.实验I铜丝上黑色固体的成分:猜想一、CuO:猜想二、C:猜想三、______ 。
2.实验Ⅱ内焰处的石蜡蒸气与铜丝上的黑色固体发生了反应。
【实验探究】
【反思与评价】
有同学提出质疑:实验Ⅱ内焰处的铜丝由黑色变为亮红色的原因不止一种。请你写出一种其它可能的原因:______ 。
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实验验证时,意外观察到以下现象:
I、将螺旋状铜丝置于蜡烛火焰的外焰处加热(图2),发现铜丝变黑并有少量黑烟产生;
Ⅱ、将变黑的铜丝移至蜡烛火焰的内焰处加热(图3),发现内焰处的铜丝由黑色变为亮红色,铜丝的其余部份仍然为黑色。
【提出问题】
1.实验I铜丝上黑色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2.实验Ⅱ内焰处铜丝由黑色变为亮红色的原因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1.实验I铜丝上黑色固体的成分:猜想一、CuO:猜想二、C:猜想三、
2.实验Ⅱ内焰处的石蜡蒸气与铜丝上的黑色固体发生了反应。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解释与结论 |
①将实验I中变黑的铜丝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重复多次 | 铜丝变红,溶液由无色变为 | CuO与稀硫酸发生了反应 |
②分离出①中的黑色固体悬浮物,灼烧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由①②得出结论:猜想 |
③取适量石蜡于试管中 | 变黑的铜丝出现亮红色 | 【猜想与假设】2成立 |
【反思与评价】
有同学提出质疑:实验Ⅱ内焰处的铜丝由黑色变为亮红色的原因不止一种。请你写出一种其它可能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