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福建省福州市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化学中考试卷真题试题

类型:中考真题
年份:2014
年级:九年级
题数:17
收藏试卷
下载试卷

全一卷

难度系数: 难度系数:0.85
答案解析 答案解析
收藏
有奖纠错
1.关于“舌尖上的化学”,下列说法不科学的是
A.为了身体健康,必须均衡膳食
B.为预防缺碘性疾病,可食用适量海带
C.为延长食品保质期,在食品中添加大量的防腐剂
D.为使馒头、面包等发面食品松软可口,制作时可添加适量碳酸氢钠
难度系数: 难度系数:0.85
答案解析 答案解析
收藏
有奖纠错
2.下列生活用品所含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铁锅B.瓷碗C.塑料盆D.玻璃杯
难度系数: 难度系数:0.94
答案解析 答案解析
收藏
有奖纠错
3.二氧化锡(SnO2)可用作液晶元件电极,其中氧元素为—2价,则锡元素的化合价为()
A.+1B.+2C.+3D.+4
难度系数: 难度系数:0.85
答案解析 答案解析
收藏
有奖纠错
4.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部分操作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A. 装药品B.制备
C.收集D.验满
难度系数: 难度系数:0.85
答案解析 答案解析
收藏
有奖纠错
5.下列化学式表示的物质是某化学肥料的主要成分,其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A.KNO3B.K2CO3C.CO(NH22D.Ca(H2PO42
难度系数: 难度系数:0.85
答案解析 答案解析
收藏
有奖纠错
6.下列保护自然资源的措施错误的是(  )
A.为防治空气污染,应加强工业废气处理
B.为节约用水,用工业废水直接浇灌农田
C.为节约化石燃料,应开发和使用新能源
D.为防止铁制品生锈,常在其表面覆盖保护层
难度系数: 难度系数:0.94
答案解析 答案解析
收藏
有奖纠错
7.用分子观点解释“干冰升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分子不停地运动B.分子间间隔变大
C.分子体积急剧增大D.分子本身不发生改变
难度系数: 难度系数:0.85
答案解析 答案解析
收藏
有奖纠错
8.下列事实和解释相符的是(  )
A.铜丝作导线——铜有良好的导电性
B.盐酸清除铁锈——盐酸能与铁反应
C.汽油清洗油污——汽油起乳化作用
D.活性炭净水——活性炭能与水中杂质反应
难度系数: 难度系数:0.94
答案解析 答案解析
收藏
有奖纠错
9.某物质的分子模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物质属于化合物
B.该物质的化学式为CH4
C.该物质的1个分子中含有5个原子
D.该物质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4
难度系数: 难度系数:0.65
答案解析 答案解析
收藏
有奖纠错
10.实验室用蔗糖配制5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蔗糖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用托盘天平称取5.0g蔗糖
B.用量程为10mL的量筒量取所需的水
C.溶解蔗糖时,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D.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细口瓶中,塞好瓶塞并贴上标签
难度系数: 难度系数:0.65
答案解析 答案解析
收藏
有奖纠错
11.鉴别下列物质所用的方法或试剂,错误的是()
A.硬水和软水——观察颜色
B.纯铝和硬铝——比较硬度
C.碳酸钠和氯化钠——稀盐酸
D.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点燃闻气味
难度系数: 难度系数:0.94
答案解析 答案解析
收藏
有奖纠错
12.将铁丝、铜丝分别伸入盛有同种试剂的两支试管中,下列试剂能迅速比较出铁、铜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是(  )
A.蒸馏水B.稀硫酸C.硫酸钠溶液D.氢氧化钠溶液
难度系数: 难度系数:0.65
答案解析 答案解析
收藏
有奖纠错
13.多角度认识物质,能帮助我们更全面了解物质世界。以氧气和二氧化碳为例,回答下列问题:
(1)认识物质的组成和构成
①从宏观上看,氧气和二氧化碳都由___________(填“元素”、“原子”或“分子”,下同)组成。
②从微观上看,氧气和二氧化碳都由____________构成。
(2)认识物质的性质
①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纳米铁粉在氧气中可自燃生成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将蘸有酒精的棉芯点燃后放入烧杯中,向烧杯中缓缓倾倒二氧化碳,观察到烧杯中的棉芯自下而上熄灭(如图)。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有_____________,由此可推知的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使棉芯下半段恢复燃烧,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认识物质的制法
①某同学用软塑料瓶自制气体发生装置,通过捏放瓶身可随时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 (如图4)。若利用该装置制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利用该装置制二氧化碳,无纺布包内药品为_____________(写名称)。

②工业上常用液化空气制氧气,该过程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4)辩证地认识物质
①量变引起质变。例如:碳在充足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在不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生成__________(写化学式)。
②功过相对论。从“二氧化碳导致温室效应”的事实分析,“过”:使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等;“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举一例)。
难度系数: 难度系数:0.40
答案解析 答案解析
收藏
有奖纠错
14.化学变化中,同种元素可在不同物质中“旅行”。(注:“→”表示某种物质通过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1)按甲、乙物质所含元素种类递增的规律,完成图5所示的“旅行”。
①若图为碳元素的“旅行”路线,其中甲为二氧化碳,乙为碳酸钙,写出路线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个),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②若上图为氢元素的“旅行”路线,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单质、碱、盐中分别选择一种物质,完成下图所示的“旅行”。写出一组甲、乙、丙物质的化学式。

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丙______________
难度系数: 难度系数:0.40
答案解析 答案解析
收藏
有奖纠错
15.(1)根据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将下图方框内①-⑤项内容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硝酸钾与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t1℃时,两物质中溶解度较大的是________
②t2℃时,两物质的等质量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固体质量较大的是_______________的溶液。
③t2℃时,将100g水加入盛有50g氯化钾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得到氯化钾的_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保持温度不变,往该烧杯中再加入10g水,充分搅拌后,氯化钾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④欲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钾溶液,应满足的温度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进行下图所示实验,证明酸碱发生反应的现象为:试管中溶液由________色变为无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后测得试管中溶液的pH=2,该溶液中的溶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名称)。
难度系数: 难度系数:0.40
答案解析 答案解析
收藏
有奖纠错
16.某兴趣小组用下图所示流程制取氧气(反应原理: 2KClO32KCl+3O2↑),并回收提纯氯化钾和二氧化锰。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理论上可制得氧气的质量是多少_____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g)
(2)在回收提纯的过程中需要控制水的用量,原因有____________(填标号)。
A提高实验效率    B保证固体1全部溶解    C节约能源
(3)①写出下图中仪器a、b的名称: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

②步骤Ⅱ中的操作m应选择图11中_______(填“甲”或“乙”)装置,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步骤Ⅲ中用酸化的硝酸银(AgNO3)溶液检验洗出液中是否含有氯化钾,该检验方法的原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实验结束后,称得回收到的氯化钾的质量比理论值小,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点)。
难度系数: 难度系数:0.40
答案解析 答案解析
收藏
有奖纠错
17.为探究气体X的组成,某兴趣小组进行图12所示实验(固定装置未画出)。
(资料在线)
(1)加热条件下,气体X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水和氮气。
(2)碱石灰为固体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不与气体X反应。
无水氯化钙可吸收气体X。
(3)本实验条件下,氮气密度为1.15g·L-1,装置内空气中的水与二氧化碳对相关数据测定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实验步骤)
(1)连接仪器,并检查装置气密性。
(2)取一定量氧化铜,准确称得其质量为2.40g。
(3)按图12所示装入药品,测量并记录相关数据Ⅰ(见表1)。
(4)连接A、B、C装置,将气体X缓缓通入一段时间后,连接上D装置,读数后开始加热。当A装置中氧化铜反应完全,停止加热,继续通入气体  X至玻璃管冷却,再次测量并记录相关数据Ⅱ(见表1)。
(实验装置)

(相关数据)
数据编号/测量项目


玻璃管(含药品)的质量/g
52.40
51.92
B装置(含药品)的质量/g
102.00
102.54
氮气的体积/mL
/
243.5
 
表1
(回答问题)
(1)B装置中氧化钙吸水的原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实验过程中,当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氧化铜已反应完全,停止加热,继续通入气体X至玻璃管冷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实验测量的数据,生成水的质量为_________g,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为_____g。
由此推知,气体X中一定_________(填“有”或 “没有”)氧元素。
(4)通过计算推导出气体X的化学式_________ 。
试卷分析
试题总体分析
难易度分析
知识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