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长春版(2003)| 五年级下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课内阅读。

①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shǔ shù)目不可计(shǔ shù)。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②榕树正值茂盛的时期,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xī xì)。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chàn zhàn)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2.从选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靠近——(_____)         面貌——(_____
震动——(_____)         数不胜数——(_____
3.抓住榕树的特点来写是本文的一大特色。读第①段,我感觉到这是一棵_________的榕树。读第②段,我感受到这是一棵__________的榕树。这两段是______________(动态 静态)描写。
4.读选文第②段,说说你从画线部分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以上文段选自课文《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我们的船渐渐(逼近 靠近)榕树了,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zhū  zū)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shǔ  shù)。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chuí  shuí)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榕树正值茂盛的时期,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 表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cù  zú)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fèng  féng)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si  shi)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1.选文选自《______》,作者是_________
2.用“√”选出括号里合适的词语。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渐渐——(____)  似乎——(____)  颤动——(____
4.选文第1自然段中作者从__________________三方面入手,细致地刻画了大榕树的长势和形态。
5.你从选文画线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居里夫人的故事
1903年,居里夫人发现了一种新物质——镭,这一发现,震惊了全世界。居里夫人成了世界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金的女科学家。从此,她享有盛誉,博得了人们的敬仰。
居里夫人的法语老师最大的愿望是重游她的出生地——法国北部的第厄(é)普。可是,她付不起由波兰到法国的一大笔旅费,回乡的希望总是那么渺茫。居里夫人当时正好住在法国,她非常理解老师的心情,不但代付了老师的全部旅费,还邀请老师到家里做客。居里夫人的热情接待使老师感到像回到了自己的家里一样。
1932年5月,华沙镭研究所建成,居里夫人回到祖国参加开幕典礼。许多著名人物都簇拥在她的周围。典礼将要开始的时候,居里夫人忽然从主席台上跑下来,穿过捧着鲜花的人群,来到一位坐在轮椅上的老年妇女面前,深情地亲吻了她的双颊,亲自推着她走上了主席台,这位老年妇女就是居里夫人小时候的老师。在场的人都被这动人的情景所感动,热烈地鼓掌,老人也流下了热泪。
居里夫人就是这样,当她成为伟大的科学家之后,仍旧没有忘记曾经传授给她知识的老师。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盛誉——       博得——       敬仰——       仍旧——
(2)居里夫人为老师做了哪两件事?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居里夫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难以想象的抉择
巴尼·罗伯格是美国缅因州的一个伐木工人。一天早晨,巴尼像平时一样驾着吉普车去森林干活。由于下过一场暴雨,路上到处坑坑洼洼,他好不容易把车开到路的尽头。他走下车,拿了斧子和电锯,朝着林子深处又走了大约两英里路。
巴尼打量了一下周围的树木,决定把一棵直径超过两英尺的松树锯倒。出人意料的是,松树倒下时,上端猛地撞到附近的一棵大树上,松树一下子弯成了一张弓,旋即又反弹回来,重重地压在巴尼的左腿上。
剧烈的疼痛使巴尼只觉得眼前一片漆黑,但他知道自己首先要做的事是保持清醒。他试图把腿抽回来,可是办不到,腿给压得死死的,一点也动弹不得。巴尼很清楚,要是等到同伴们下工后发现他不见再来找他的话,很可能会因流血过多而死去。他只能靠自己了。
巴尼拿起手边的斧子,狠命朝树身砍去。可是,由于用力过猛,砍了三四下后,斧子柄便断了。巴尼觉得自己真的什么都完了。他喘了口气,朝四周望了望。还好,电锯就在不远处躺着。他用手里的断斧柄,一点一点地拨动着电锯,把它移到自己够得着的地方,然后拿起电锯开始锯树。但他发现由于倒下的松树是45度角,巨大的压力随时会把锯条卡住,如果电锯出了故障,那么他只能束手待毙了。左思右想,巴尼终于认定,只有唯一一条路可走了。他狠了狠心,拿起电锯,对准自己的左腿,进行截肢……
巴尼把断腿简单包扎了一下,决定爬回去。一路上他忍着剧痛,一寸一寸地爬着。他一次次地昏迷过去,又一次次地苏醒过来,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活着回去!
(1)巴尼在锯松树时发生了什么意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巴尼为了救出自己先后想出了哪些办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使巴尼一次又一次战胜困难的信念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一粒可怜的小石子落进了河蚌妈妈的身体里。好心的河蚌妈妈收留了它,用自己体内的精华——珍珠质,精心地哺育它。一年、两年……随着时间的推移,小石子身上的珍珠质越积越厚,形成了一粒美丽的珍珠。
河蟹见到了珍珠,高兴地说:“你长得比河蚌妈妈更美啦。”
珍珠听了满肚子不高兴地说:“河蚌有什么资格做我的妈妈呢?论美丽,我比她强十倍;论身价,我比她贵一百倍。”
“但你毕竟是河蚌妈妈千辛万苦养大的呀,而且她现在还继续精心地哺育着你。”河蟹不平地说。
“你不知道,现在我讨厌的正是她的精心哺养,她把我抱在怀里,使我失去了被人发现的机会,我希望她早些被渔夫网去,那样,我会被送到皇宫里,饰在皇冠上……”
“如果当初河蚌妈妈不收留你这没良心的家伙,你现在不还是一颗可怜的小石子吗?”河蟹气愤地说。
“应该承认现实嘛,我现在已经是非凡的珍珠了!”珍珠厚颜无耻地说。
河蟹越听越气,用大钳子狠狠一夹,把珍珠夹碎了。
(1)“厚颜无耻”的“颜”的字义是:(      )
A.颜面、脸面        B.颜色、色彩
(2)短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表示递进或转折    B.表示解释说明    C.表示声音的延续
(3)河蟹用大钳子狠狠把珍珠夹碎的原因是:(      )
A.因为珍珠得罪了河蟹,河蟹生气了。
B.因为珍珠忘恩负义,自命不凡。
C.因为河蟹觉得珍珠比河蚌美,不高兴了。
(4)把文章的联想部分用“      ”画出来。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完成习题。

我常到乡间的外婆家去,我喜欢那里幽静的环境,尤其喜欢生长在外婆家房屋周围的竹子。

那四周一棵棵的竹子是那么生机勃勃。已经那么高了,还在一节一节地向上长,简直要刺破青天。那细长的竹叶,浓绿浓绿的,也与众不同。

每当雨后,竹子的茎叶洁净如洗,一尘不染,青翠可爱。挂在竹叶上的水珠,也滴溜溜的,亮晶晶的。

秋去冬来,许多花草树木枯黄了。竹子穿着一身绿装,笑迎严寒,傲然挺立。

我常常想竹子是那样清雅翠绿,惹人喜爱,同时它又象征正直、刚强、廉洁。难怪从古到今,许多画家曾用他们的生花妙笔,描绘了不少以竹子为题材的名画。古人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这是颇有道理的。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一尘不染:______________                                           
傲然挺立:______________
2.从短文中分别找出一个夸张句和一个拟人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赞扬了竹子的什么品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人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小河对岸的桃子熟了。鲜红的大水蜜桃引诱着猴儿们,他们一窝蜂地涌到通向对岸的独木桥,争先恐后要过桥,谁不想先吃上那鲜红的桃呢?可由于众猴你拽他扯,谁也不能通过独木桥,全都急得吱吱乱叫。

这时,猴王跳出来主持公道:“别争了,别抢了!现在进行考试,优胜者先过桥。”

众猴静了下来,焦急而专注地应(A yīng  B yìng)对,猴王绞尽脑汁地想出了几道考题。

一道道考题过去了,优胜者却还是没能决出,因为哪一道题都不止一只猴子能答对,而独木桥却只能容一只猴子通过。没办法,只(A zhǐ  B zhī)得继续考下去。

终于,一只猴子不耐烦了,眼珠儿一转,瞄准了头顶上的一根藤条,纵身一跃,攀住藤条荡过河去了。

另一只猴子也抱着一跟从河上飘来得圆木浮(A fù  B fú)过河去了。

当这两只猴子爬上桃树大吃特吃时,众猴仍然再独木桥前聚精会神地考试呢。

1.给文中画线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2.短文最后两个自然段里共有4个错别字,请你用“____”画出来,并改正。
3.用“﹏﹏”画出文中的一个反问句,然后把它改写成陈述句。
4.根据意思从文中选择恰当的词语。
A.争着向前,唯恐落后。(____)
B.集中精神,集中注意力。(____)
C.形容想尽办法,费尽脑筋。(____)
5.从下面选择一个最恰当的题目,写在短文前的横线上。
A.谁该吃桃?B.考试C.过河
6.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缝叶莺
在中国南部、印度和亚洲东南部的热带、亚热带森林的芒果树和番石榴树上,栖居着一种身躯娇小、尾巴很长的缝叶莺,它会利用叶片缝缀成精巧的鸟巢。
缝叶莺和莺同属一科,它的体态和羽色跟莺很相似。不同的是:缝叶莺的喙细长而微微弯曲,两脚瘦长而强劲有力。长尾缝叶莺体长约十一厘米,比麻雀稍小,而尾巴则有五到六厘米长。它的头顶呈红褐色,眼周和眉纹为淡黄色,喉部白色。上体的羽毛是橄榄绿色,其他的羽毛则暗褐带黄。
缝叶莺常常在公园、果园、树篱和灌木丛中筑巢。每年春天,雌雄缝叶莺纷纷寻找情侣,双双结伴,共同营建自己的“安乐窝”。缝叶莺,顾名思义是会缝纫的鸟,真的,它像裁缝那样会用“针”和“线”来缝巢。
缝叶莺缝缀起来可能干呢!它选择一两片芭蕉、香蕉、野牡丹或者野葡萄的叶片,利用植物纤维、蜘蛛丝,或者人们丢弃的细长线等作为“缝线”,把自己的长喙当作“缝针”,就开始干起来了。加上脚爪的配合,它将树叶的两缘合起来,在距叶缘一到两厘米的地方,用细长的嘴打出一些小孔,然后再穿上线。为了不使缝线松脱,缝叶莺甚至还会给线头打上结。这样,缝好了一边,再缝另一边,最后就会缝缀成一个口袋形的巢。如此复杂的精巧的缝纫技艺,令人惊奇。
被缝成口袋的树叶的叶柄,往往会因枯老而折断。缝叶莺想得真周到,它用草茎把叶柄系在树枝上,以免鸟巢被风吹落,或者自行掉下去。它还特地把鸟巢做成一定的倾斜度,以免雨水淋进巢里。
口袋巢缝好以后,缝叶莺就成双成对地在树林中飞来飞去,四处寻找枯草、羽毛和植物纤维,衔回来垫在窝里,做成一个温暖而舒适的“新房”,然后欢欢喜喜地开始了“蜜月生活”。
1.下列加点字注音或释义有误的一项是(  )
A.强劲有力 劲(jìnɡ):坚强有力  
B.顾名思义 顾(ɡù):看到
C.令人惊奇 奇(qí):惊异 
D.欢欢喜喜 欢(huān):喜爱
2.用“——”画出描写缝叶莺外貌的句子。
3.缝叶莺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叶片作为材料,“缝线”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缝针”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短文内容判断对错。
(1) 缝叶莺是一种身躯娇小、尾巴很长的鸟。              (  )
(2) 缝叶莺,顾名思义是会缝纫的鸟,它们会用“针”和“线”来缝巢。                                              (  )
(3)“为了不使缝线松脱,缝叶莺甚至还会给线头打上结”一句中,“甚至”一词说明了这一举动让人不明白。            (  )
(4) 缝叶莺的窝有趣、温暖而舒适,是由雌缝叶莺单独做成的。(  )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乐园。
蚂 蚁
一位朋友向我讲述了在南美洲一片森林边缘发生的故事:那一天,由于游客的不慎,临河的一片草丛起火了,顺着风势游走着的火舌活像一条红色的项链,开始围向一个小小的丘陵。这时,明眼的巴西向导向我们叫道:”一群蚂蚁被火包围了!”我们随着他指点的方向看去,可不是,被火舌缩小着的包围圈里已经变成了黑压压的一片。”这群可怜的蚂蚁肯定葬身火海了。”我心里惋惜地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蚁团在火舌游动的草丛间越来越迅速地滚动着,并不断发出外层蚂蚁被烧焦后身体爆裂的声响,但是蚁团却不见缩小。显然,外层被灼焦的蚁国英雄们至死也不松动丝毫,肝胆俱裂也不离开自己的岗位。一会儿,蚁团冲进了河流,随着向对岸滚动,河面上升腾起一小层薄薄的烟雾……
我听着这则蚁国发生的真实故事,像听着一曲最悲壮的生命之歌。小小的蚂蚁,其重不足毫克,真正是比毫毛还要轻上十倍、百倍。然而,在人类往往也要遭到重大伤亡的火灾面前,竟然能如此沉着、坚定、团结一致,不惜牺牲自己,以求得种族的生存。其斗争的韧性,其脱险方式的机警,又是如此感人,怎能不发人沉思,让人油然生出敬慕的情感来?
逐渐地,我自感到原先那种认为”蝼蚁之命,何足挂齿”的想法,实在是太无知、太浅薄了。
1.第一自然段的横线上,原文有以下几句话,你认为怎样排列才恰当?
①可万万没有想到
②这区区的弱者并没有束手待毙
③火神肆虐的热浪里已夹杂着蚂蚁被焚烧而发出的焦臭气味
④竟开始迅速地扭成一团
⑤突然向河岸的方向滚去
恰当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 、____、____。
2.读短文,判断对错。
(1)这则蚁国发生的故事,是作者亲眼所见的真实的事。    (  )
(2)”'这群可怜的蚂蚁肯定葬身火海了。'我心里惋惜地想。”这里的”我”指的是作者。                               (  )
(3) ”顺着风势游走着的火舌活像一条红色的项链,开始围向一个小小的丘陵。”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  )
3.第一自然段中说”外层蚂蚁被烧焦”了,可”蚁团却不见缩小”,这是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二自然段中”又是如此感人,怎能不发人沉思,让人油然生出敬慕的情感来?”这句话是____句。请准确回答蚂蚁为什么感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理解。

“这是什么东西?”

“这是珍珠!嗨,多稀罕的一颗大珍珠!”

“珍珠?这是哪儿来的呢?”

“这是石子钻进贝里,贝用血和肉磨制成的。”啊,那贝壳呢?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

孩子们重新去沙滩寻找它,但没有找到。

1.结尾处,“孩子们重新去沙滩寻找它”,“它”指代什么?孩子们为什么“重新”去找“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珍珠的形成过程中,你会得到哪些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