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鄂教版(2016)| 二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
课外阅读

《归园田居》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选出对该诗赏析有误的一项(       
A.五、六句表面是平淡之语,但这种平谈正好映射了结尾句“但使愿无违”,使“愿无违”强调得很充分。
B.这道诗用语平谈自然,朴素、自然、平淡的口语上升为诗句,使平谈的口语和醇美的诗意到了和谐的统一。
C.“种豆南山下”是幽美之句,“带月荷锄归”是平淡之语;前句虚写,后句实写。全诗在平谈与幽美、实景与虚景的相互补衬下相映生辉,柔和完美。
D.本诗富于情趣。“带月荷锄归”,劳动归来的诗人虽然独自一身,却有一轮明月陪伴,这是一幅美妙的月夜归耕图,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品味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角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两句写诗人行经孤山寺和贾亭时所看到的天光水色,勾勒出西湖早春的轮廓。
B.第三、四两句从莺、燕的动态中,把春天的活力、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C.第五、六两句写骑马游春的人们,包括诗人自己,以人们的感受写西湖春景。
D.结尾两句详写湖东的白沙堤,在绿杨荫里更是美不胜收。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古诗赏析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
A.诗中的“征蓬”表达了诗人怀念故乡,热爱故乡感情。“蓬草”随风飞转,古代文学常用它来比喻漂泊不定的行踪。
B.“单车欲问边”,写自己轻车简从,要前往边境慰问将士。“属国过居延”,是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
C.颈联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直”字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圆”字苍茫壮阔中显现柔和温暖。
D.尾联用典流露了向往建功立业的心情,这个典故隐含在“燕然”两字中。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古诗文,回答问题。

江郎山和韵

辛弃疾

三峰一一青如削,卓立千寻不可干

正直相扶无依傍,撑持天地与人看。


【注释】千寻:古以八尺为一寻。千寻,极言其高。干:这里指接触。
1.这首诗写出了江郎山山势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借描绘江郎山表达了怎样的人生理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精彩阅读。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1.语段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两种修辞方法,突出了两种不同的人。
2.由诗的前一句我想到的四字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想到的人物是_________;由诗的后一句我想到的四字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想到的人物是_________
3.对这节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是(          
A.“活着却已经死了的人”指那些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人,他们虽生犹死。
B.“死了却还活着的人”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他们虽死,但精神却永存。
C.第一个“死”字充满了作者的痛恨和咒骂,第二个“死”字表达了作者的惋惜和怀念之情。
D.第一个“活”字表达了作者对“生”的渴望,第二个“活”字是作者对鲁迅伟大一生的充分肯定和赞美。
4.仿写语段。
有的人_________,他已经_________;有的人_________,他还_________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类文阅读。

纪念鲁迅八十寿辰(其一)

博大胆识铁石坚,刀光剑影任翔旋。

龙华喋血不眠夜,犹制小诗赋管弦。

1.“________”一词形象地再现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之后白色恐怖的严酷。“________”生动描写了鲁迅在文化“围剿”下的战斗英姿。
2.这首诗以20世纪30年代文化战线上“同剿”和反“闱剿”斗争场景为背景,反衬出鲁迅先生________的意志和________的气概。
3.末句统摄全诗,你从“犹”字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1.这句话里两个“有的人”分别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第一个“活”充满了作者的鄙夷和________;第二个“活”充满了________________
2.这句话里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诗歌鉴赏

寒  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1.诗歌描写的情景有一个时间推移,第一、二句写______________,第三、四句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是转折。
2.诗歌第一句中的“无处不”可不可以改为“处处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歌第三、四句中的哪个字用得妙?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知道寒食节有哪些习俗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拓展阅读。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解释下列词语。
等闲——_________       逶迤——_________
磅礴——_________       云崖——_________
2.这首诗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哪几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
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看,属于________诗;从体裁的角度看,属于________诗。
5.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诗的首联总领下文,把红军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矗立在读者面前。
B.诗的颔联描写红军翻山越岭,用“腾细浪”和“走泥丸”两个极其生动的比喻,把中国工农红军蔑视一切艰难险阻,敢于征服困难、压倒敌人的伟大气魄鲜明地烘托出来了。
C.诗的颈联描写红军渡江涉水,扣“万水”来写。一个“暖”字,一个“寒”字巧妙地交代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这两场战斗的时令。
D.红军长征途中,经过许多高大的雪山,诗中写“岷山千里雪”,实际是概括所有过雪山的艰苦斗争。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方方框中的古诗,完成小题:

所见

·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蝉,忽然闭口立。


【注】牧童:指放牛的孩子。振:振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林樾:指道旁成阴的树。欲:想要。捕:捉。
1.此诗中的牧童干了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牧童是个怎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