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部编版| 五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阅读理解。

爱书如命的人

在鲁迅的全部生活中,书籍占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他被人们称为“爱书如命”的人。

幼年时期的鲁迅,随着识字渐渐多起来,就开始攒钱买书。过年时,大人给了他压岁钱,他总合不得随便花,一点一点攒起来买书看。成年以后,鲁迅阅读的范围更加广泛了,他对于买不到的稀有的好书,就亲自动手,一笔一画地把它抄下来。显然,抄书使得他得益匪浅。鲁迅的记忆力那么好,读过的书能够经久不忘,这与他抄书的爱好是密切相关的。在鲁迅博物馆里,陈列着一盒修书的工具,鲁迅就是用这些极其平常的东西进行修书,使得他的书历久常新,没有一册书里有污损,也没有一册书是破散的。

鲁迅读过的书浩如烟海。他购置的书,仅据《鲁迅日记》上的“书账”统计,从1912年到1936年,就有9000多册。他收藏的书,总是捆扎保存得井井有条。鲁迅一生清贫,最大的财产就是他的这些宝贵的藏书了。

1.根据意思写出短文中的词语。
(1)形容读过的书很多。                                                                            
(2)经过了很长的时间也不会忘记。                                                            
(3)做事很有条理,思路清晰。                                                                  
(4)得到的利益很大。                                                                                
(5)经历很长时间还是新的。                                                                      
2.鲁迅抄书使他“得益匪浅”,从“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可以看出;鲁迅的书“历久常新”具体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中可以看出鲁迅是个________________的人。
3.看到“从1912年到1936年,就有9000多册”,你有何感想?请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忆读书(节选)

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

我会认字后不到几年,就开始读书。倒不是四岁时读母亲教给我的国文教科书,而是七岁时开始自己读“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

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们几个表兄妹讲一段《三国演义》,我听得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但是他讲了半个钟头,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了。我只好带着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期待,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

此后,我决定拿起一本《三国演义》,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起来,居然越看越明白。虽然字音都读得不对,比如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因为只学过那个字的一半。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一知半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第二段中“含泪上床”你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这句话在全文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越看越明白”的含义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部分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忆读书(节选)

我会认字后不到几年,就开始读书。倒(       )四岁时读母亲教给我的国文教科书,(        )七岁时开始自己读“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的《三国演义》。

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们几个表兄妹讲一段《三国演义》,我听得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但是他讲了半个钟头,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了。我只好带着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期待,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

此后,我决定拿起一本《三国演义》,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起来,居然越看越明白。虽然字音都读得不对,比如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因为只学过那个字的一半。

我第一次读《三国演义》,读到关羽死了,哭了一场,便把书丢下了。第二次再读时,到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场,又把书丢下了。后来忘了是什么时候才把全书读到“分久必合”的结局。

因为看《三国演义》引起了我对章回小说的兴趣,对于那部述说“官迫民反”的《水浒传》尤其欣赏。那部书里着力描写的人物,如林冲、武松、鲁智深,都有极其生动的性格,虽然因为作者要凑成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勉勉强强地凑满了一百零八人的数目,但我觉得比没有人物个性的《荡寇志》要强多了。

《红楼梦》是我在十二三岁时看的,起初我对它的兴趣并不大,贾宝玉的女声女气、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使我厌烦。还是到了中年以后再拿起这部书看时,才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所包含的一个朝代和家庭兴亡盛衰的滋味。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我这一辈子读到的中外文艺作品不能算太少。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要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得不到的。

1.选文的作者是(            
A.冰心B.郭沫若C.琦君
2.选文括号中应填的关联词语是()
A.因为…… 所以 ……B.虽然……但是……C.不是……而是……
3.“我”回忆的读书经历有:(1)七岁时,由一知半解到越看越明白,越来越爱读《_______》。
(2)爱读《_______》并将其与《荡寇志》进行比较。(3)十二三岁时看《_______》与中年时再看此书有了不同的感受。
4.从读书中“我”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关于读书的名言很多,请你写出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对孩子说

你必须吃很多粮食、蔬菜、水果,饮很多水和奶,才渐渐增长自己的身高和体重。记住,是土地供给你营养让你渐渐高出土地,你不要忘了随时低下头来,甚至要全身心匍匐在地面上,看看土地的面容和伤痕,为了你站起来,土地一直谦卑地匍匐着,在伟大的土地面前,你一定要学会谦卑。

为了生长,你不得不多吃一些东西,这就不得不请求别的生命的帮助,这就难以避免地伤害了它们,憨厚的猪、忠实的牛、活泼的鱼、诚恳的鸡……都帮助了你的生长,多少牺牲构成了生命的庙宇。看似理所当然的过程,实际却充满着疼痛和伤害。为此,感恩和忏悔,应该成为你一生的功课,这样或许沉重了些,但沉重之后,你将获得真正的美德。

你将吃很多的盐,然后渐渐汇成内心的深海,并体会那种咸的感情。

你将翻过许多山,很可能你找不到通向峰顶的路径,那么继续攀缘吧,许多迂回重复的路,使你的记忆弯曲并有了深度;而当你终于到达一座山顶,你会看到更远处那积雪的山峰,于是你知道,你必须不停地出发,生命就是不停地开始,只有过程,没有顶点。

你必须经历很多个夜晚,为此,你应该多准备一些灯盏。学会把灯高高地举起,不仅照亮了自己的夜晚,也为远处的另一位夜行者提示了路的存在。

永远向高处、向远处敞开胸怀,你将获得辽阔的胸怀和源源不竭的激情。

但是孩子,你必须随时把目光从高处远处收回,看看低处,学会尊重和热爱低处吧,热爱低处的人,热爱低处的劳动,热爱低处的水域。化作一滴水汇入低处吧。最低处的海,最低处的水,养活着这个世界。

当然,孩子,我仍然没有说清楚什么;真理的金子是隐藏在黑夜的泥沙里的。为此,你必须走向你的河流,深入你的波涛,淘洗和寻觅吧,当整整一条河流都从你的手指间漫过,或许你会发现一些闪光的颗粒。

即使注定不会有什么发现,你也必须走向河流,与它一同发源,一同奔流,一同历险,一同化入苍茫。孩子,向自己的河流走去吧……

1.这是一位长者给我们的谆谆教诲,他对我们说了些什么?请你加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憨厚的猪、忠实的牛、活泼的鱼、诚恳的鸡……”作者为什么给这些家禽、家畜用上这么好的修饰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此,你必须走向你的河流……”“你也必须走向河流……”“向自己的河流走去吧……” 这里的“河流”、“你的河流”指的是什么?该怎么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有那些话是你的父母或者老师不曾对你说的?又有哪些话是你耳熟能详的?选择你感触最深的一句,联系生活实际写一段100字左右的议论性文字,谈谈你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不动笔墨不读书

禹强读小学的时候,最怕写文章,了好大劲,写出来的作文,老师总是说内容(空洞 空虚),词汇(空乏 贫乏),她心里非常(焦急 着急)。

她的爷爷徐特立知道以后,对她说:“禹强,要想写好文章,就要多读多写。多读,就是要大量地阅读课外书籍,这样既可以扩大知识面,增长见识,又可以学习别人写文章的经验。多写,就是要练习自己的笔头,肯于刻苦实践。”于是,禹强就下功夫多读。[  ]是报纸、杂志,还是短篇、中篇、长篇小说,只要能找到的,[  ]拿来读。可是,提起笔来写作文,进步却不大。徐老看到孙女这种读书方法,摇着头对她说:“你读书的方法不对,读书应该慢慢地读,一边读,一边动脑筋想一想:这本书讲了哪些道理?是怎样讲清楚这些道理的?书上有哪些好的语言、好的描写,也要想一想。严格地说,有些好的段落,光读光想还不够,你们小孩子要能够背诵才行。另外,还要养成记读书笔记的习惯,可以做摘抄,记提要,也要写心得,记体会,这就是我常说的不动笔墨不读书。“

从那以后,禹强看书的时候,身边总带着一支笔和一个笔记本,一边想一边记。而且又勤练写作,不久,她的作文成绩(居然 果然)提高了。

1.读短文,选择“(  )”里恰当的词语打“√”。
2.在“[  ]”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3.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费了好大劲”的“费”:________________
4.“不动笔墨不读书”指什么?用“____”在短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5.根据徐特立老爷爷的话,我们可以知道,要写好文章必须达到两个条件:____________。其中,______必须要做到“动笔墨”。
6.你平时读书时采用了哪些方法呢?与大家分享一下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

父亲留下的书香

我家虽说不是书香门第,却有缕缕书香弥漫,这可从我全家人喜欢读书看出来。说起我家的书香,还是我父母传留下来的。

我父亲别无嗜好,就喜欢看书,《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以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古今中外名著,曾使他每每陶醉其中。可是后来父亲的手中却换成了本本苦书,这,就说来话长了。

我母亲生我二弟后一病不起,常年躺在床上,生活不能自理,父亲独自挑起了持家的重担。起先请医生为母亲治病,后来家境日趋贫困,再也没钱请医生了。我们为此忧心忡忡。这时我发现父亲床头的《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书不见了,有的是一本本中医和中草药书,这些就是苦书吧。

持家劳累之余,父亲就研读这些书,可谓是不释手。父亲还钻研一本《中国针灸大纲》,边看边实践:替我母亲望诊搭脉,开方煎药,又做针灸治疗。后来连我们兄弟姐妹也知道在足三里穴位针灸能起到有病治病,无病防病的良好效果。奇迹终于降临了,卧床数年的母亲竟然下床了!

母亲感慨地叮咛我们要秉承父亲的精神。为了给母亲做针灸治疗,父亲常常在晚上先在自己身上的穴位进行试针,感觉针刺麻醉的程度和针尖刺透的深度,然后再替我母亲针灸……母亲的病治好了,她享受到了古稀之年,而操劳一生、挚爱妻子儿女的父亲却在65岁离开了我们!

父亲留给我们的很多很多,其中就有缕缕的书香。

1.“我家虽说不是‘书香门第’,却有缕缕书香弥漫。”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     )。
A.“虽”“却”表示转折关系
B.两个“书香”的意思不一样:“书香门第”指名门贵族,世世代代都是有知识、有文化的家庭;“缕缕书香弥漫”指父亲爱读书营造的读书氛围,陶醉着孩子
C.意思是“我们”家虽然有读书的氛围,却算不上世代有知识、有文化的家庭
2.短文从两个方面写父亲爱读书,分别是(          )。(多选)
A.钻研中医和中草药书以及《中国针灸大纲》
B.好读“苦书”
C.父亲别无嗜好,就喜欢看书
D.陶醉于古今中外名著
3.“持家劳累之余,父亲就研读这些书,可谓是‘苦’不释手”中“苦”字加引号指的是什么?“‘苦’不释手”的意思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第四、五自然段哪些地方写得特别细致?想一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忆读书》中作者谈到“读书好”,请仔细阅读课文,回答读书“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王凯准备做一次“读书方法介绍”的主题活动,根据他搜集的资料完成练习。

A.著名作家秦牧主张采取“牛嚼”和“鲸吞”的方法:既要大量地、广泛地阅读各种书籍,又要对其中少量的经典著作反复钻研,细细品味。两者要有机结合起来。

B.北宋文学家黄庭坚说,三日不读书,对人则言语无味。

C.余秋雨说:“区区五尺之躯,短短几十年光阴,居然能驰骋古今,经天纬地。这种奇迹的产生,至少有一半要归功于阅读。”

D.刘心武说:“经过时间老人筛选,成为名著、经典的书,要作为重点来读。时下热门的书,可以拿来翻阅,但要有独立思考的精神,如果觉得确实好,则细读,倘若觉得徒有其名,粗读可矣。”

1.上面四则材料中,符合“读书方法介绍”这个主题的材料有(      )(多选)
2.请你再给王凯提供一则有关“读书方法”的材料。
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向中国人致敬

记得那是十二月,我进入巴黎十二大学。

我们每周都有一节对话课,在课堂上,每个人都必须提出问题或回答问题,问题或大或小,或严肃或轻松,千般百样无奇不有。入学前,云南省《滇池》月刊的一位编辑说过对话课教授的问题刁钻古怪,要我小心。

我上第一堂对话课时,就被教授点名来提问。

在我自认为巧妙地回答了他的问题后,他又提出了一个问题:“我可以知道您是来自哪个中国吗?”

班上当即冷场。我慢慢地对我的教授说:“先生,我没听清你的问题。”

他清楚地一字一句,又重复一遍。我看着他的脸,告诉他我不明白“哪个中国”一说可以有什么样的解释。

“那么,”教授说,“我是想知道:您是来自台湾中国还是北京中国?”

雪花在窗外默默地飘。在这间三面墙壁都是落地玻璃的教室里,我明白地感受到了那种突然冻结的沉积……

“只有一个中国。这是常识。”我说。马上,教授和金班同学一起,都转过脸看那位台湾人。那位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的同胞正视了我,连眼皮也不眨一眨,冷冷地慢慢道:“只有一个中国,教授先生,这是常识。”

教授盯牢了我,又问:“您走遍了中国吗?”

“除台湾外,先生。”

“为什么您不去台湾呢?”

“政府不允许,先生。”

“那么,”教授又问,“您认为在台湾问题上,该是谁负主要责任呢?”

“该是我们的父辈,先生。”

教室里有了笑声,教授却不放过我:“依您之见,台湾问题该如何解决?如今?”

“教授先生,我们的父辈还健在哩!我没有权利去剥夺父辈们解决他们自己的难题的资格。”

我惊奇地发现,教授的思路十分敏捷:“我想,您不会否认邓小平先生是您的父辈。您是否知道他想如何解决台湾问题?”

“我想,如今摆在邓小平先生桌面上的,台湾问题并非最重要的。”

“什么问题才是最重要的,在邓小平先生的桌面上?”教授浓浓的眉毛如旗般展了开来。

“依我之见,如何使中国尽早富强起来才是他最迫切需要考虑的。”

“我实在愿意知道:中国富强的标准是什么?这儿坐了二十几个国家的学生,我想大家也有兴趣清楚这一点。”

我忽然感慨万千,竟恨得牙根儿发痒,狠狠地用眼戳着这个刁钻古怪的教授,站了起来,一宇一字地说:“最起码的一条是,任何一个离开国门的我的同胞,再也不会受到像我今日要承受的这类刁难。”教授离开讲台向我走来,他将一只手掌放在我肩上,轻轻说:“我丝毫没有刁难您的意思,我只想知道,一个普通中国人是如何看待他自己的国家的。”然后,他大步走到教室中央,大声宣布:“我向中国人致敬!下课。”

走出教室,台湾同胞与我并排走。好一会儿后,我们俩人不约而同地看着对方说:“一起喝杯咖啡好吗?”

1.从文章内容来看,教授的刁钻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
2.班上立即“冷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当“我”说“只有一个中国”后,同学们一起看台湾同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4.“我”“牙根儿发痒”,“用眼戳”教授,表现了“我”当时什么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画线句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教授为什么要向中国人致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读不完的大书

七十多年前的农村,不像今天小朋友的家里有许多自动或机动的玩具,没有开发儿童智力的新式玩具。我在幼年时,家里什么玩具都没有,大人们不关心孩子玩耍的事。我在五六岁时就自己到大自然去找可以玩的东西。农村的特点是接近大自然。辽阔的天空,广阔的大地,浩瀚的河流,繁茂的花草和树木,空中的浮云和飞鸟,地上的走兽和昆虫,水中的游鱼等等,有说不完的好玩东西,能够引起孩子的遐想和实验的兴趣。例如小麻雀的蹦蹦跳跳、快乐活泼的样子,叫你高兴。老鹰在高空中盘旋时,展翅飞腾或流荡滑翔,有时猛扑而下,像在捕捉小鸡或什么东西,给人以雄健勇猛的感觉。花草树木的生长、开花、结子,暑寒荣枯,都有各种不同的趣味。草的叶子不二样,有长有短,有的还带刺;开的花有红的、黄的、紫的、蓝的,形状也有单瓣、重瓣的,有四瓣、五瓣的等等。树木的千姿百态,更有给人乐趣的东西。昆虫的动作也很好玩,例如蚂蚁搬家,那么长的队伍,那么井井有条的阵营,个个尽自己的力量,把货物全部搬迁。这种组织性很强的小动物的行动,真叫人佩服。当它们两军对垒时,更是好看,队伍整齐;正式打仗时,打得你死我活,直至尸体堆积如山,勇敢忠贞的精神,真令人敬佩。

我家房子的前后左右都有余地,栽有各种果树,有梨树、桃树、橘子树、柚子树、酸橙树,它们在不同的季节开不同的花,结不同的果实。从树上直接摘下的果子,格外鲜美。我家后面还有两丛竹林和一株棕榈,是我最爱的。竹子长得快,雨后春笋,一天长几寸,出土几天就长得和我一样高了。笋子炒咸菜,味道鲜美无比。更可爱的是它们那耸入高空的青翠茎叶,亭亭玉立,显得那么纯洁!微风吹来,一片沙沙声,是那么温柔细腻。但当大风袭来时,竹林总是最先发出萧萧的喧声,不平静的调子,奏出我幼小心灵的怅惘情绪。池塘边的棕榈树坚毅地独立着,大蒲扇似的叶子显得很高洁,在秋高气爽的日子,倒映池水中,小鱼在池水的倒影中间游玩,是另一种境界。

大自然是一部看不完的大画册,读不完的大书,里面有无穷的奥秘,极大的学问,有欣赏不完的乐趣。

1.文章为什么把大自然比作“读不完的大书”?(用文中的语言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点的“雨后春笋”是一个成语,我们现在常用它的比喻义,意思是___
3.文章对大自然中万物的描写有详有略,看一看第一、二段详细描写的各是什么?突出了事物哪方面的特点?
第一段:___
第二段: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