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北师大版(2001)| 六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课内阅读。

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

1.这段话选自《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请根据课文内容拟写小标题。
_______    痛击敌人   _______   _______    跳下悬崖
2.这段场景描写作者运用了_________的写法,既关注群体,又聚焦个体。请你找出描写整体场景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填空。
这段话描写了战士们痛击敌人时的表现,其中“满腔怒火”写的是人物的___________, “把胳膊抡一个圈”写的是人物的__________, 从对五位壮士的这些描写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狼牙山五壮士 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根据要求写句子。
1.敌人非常凶狠。(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五位战士完成了任务。(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缩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五壮士的英勇壮举令我们激动。(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听了英雄的报告,使我深受感动。(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语言表达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列对课文《狼牙山五壮士》内容的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中的“横七竖八”“许多”说明了很多敌人上山时采用了迂回的战术,但最终还是被消灭了。
B.“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猛地举起一块大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说明石头砸下去非常迅猛有力,非常密集,体现了战士英勇杀敌的坚定决心和浴血奋战的英雄气概。
C.说五壮士的口号声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是因为“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心愿,喊出的是中华民族的心声,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D.文章紧扣题眼“壮”字展开叙述。先写五个人面对超过自己数倍的敌人,接受掩护任务,揭示其胆之“壮”;再写英勇战斗,痛击敌人,揭示其行之“壮”;接着写诱敌上绝境,揭示壮士们不仅豪壮,而且有智谋;最后高喊口号舍身跳崖,揭示其气节之“壮”。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他的声音大极了,简直能震破人的耳膜。
B.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C.风太大了,地都被揭掉了一层皮。
D.他抬起头,想确定下方向,突然间头晕目眩,好像天地都旋转起来了。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列名句中,能用来形容“狼牙山五壮士”的一项是(       
A.读万卷书,行万里路。B.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C.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D.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口语交际。

现在的中小学生面对巨大的升学压力,父母往往把孩子的周末安排得满满当当,语数英的补习班让孩子叫苦不迭。可是父母也有自己的苦衷,面对残酷的社会,生怕比别的孩子落下。欣欣酷爱舞蹈,可是到了六年级,她的爸爸妈妈停掉了她的舞蹈班,换成了作文提优班,请你帮欣欣设计一段话和爸爸妈妈协商这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语言表达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理解

不识字的老师

那个年代的留美学生,暑假打工是唯一能yán续求学的方法。

仗着身强体壮,这年我找了份高薪的伐木工作,在科罗拉多,工头替我安排了一个伙伴——一个硕壮的老黑人,大概有60多岁,大伙儿叫他“路瑟”。他从不叫我名字,整个夏天在他那厚嘴唇间,我的名字成了“我的孩子”。

一开始我有些怕他,在无奈下接近了他,却发现在那黝黑的皮肤下,有着一颗温柔而包容的心。我开始欣赏他,继而在那个夏日的结束时,他成为我一生中难忘的长者,带领着年轻无知的灵魂,看清了真正的世界。

有一天,一早我的额头被卡车顶杆撞个大包,中午时,大拇指又被工具砸伤了,然而在午后的烈日下,仍要挥汗砍伐树枝。他走近我身边,我摇头抱怨:“真是倒霉又痛苦的一天。”他温柔地指了指太阳:“别怕,孩子。再痛苦的一天,那玩意儿总有下山的一刻。在回忆里,是不会有倒霉与痛苦的。”我俩在珍惜中,又开始挥汗工作,不久大阳依约下山了。

一次,两个工人不知为什么争吵,眼看卷起袖子就要挥拳了,他走过去,在每人耳边喃喃地轻声说了句话,两人便握了手。我问他施了什么“咒语”,他说:“我只是告诉他俩:你们正好站在地狱边,快退后一步。”

午餐时,他总爱夹条长长的面包走过来,叫我掰一段。有一次我不好意思地向他道谢,他耸耸肩笑道:“他们把面包做成长长的一条,我想应该是方便与人共享,才好吃吧。”从此我常常在午餐中,掰一段他长长的面包,填饱了肚子,也温暖了心坎。

伐木工人没事时总爱满嘴粗话,刻薄地叫骂着同事以取乐,然而他说话总是柔顺而甜美。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如来人们能学会把白天说的话,夜深人静时再咀嚼一遍,那么他们一定会选些柔软而甜蜜的话说。”这习惯到今天我仍承袭着。

有一天,他拿了一份文件,叫我替他读一读,他咧着嘴对我笑了笑:“我不识字。”我仔细替他读完文件,顺口问他,不识字的他怎么能懂那么深奥的道理。那黝黑粗壮的老人仰望着天空说道:“孩子,上帝知道不是每个人都能识字,除了《圣经》,他也把真理写在天地之间,你能呼吸,就能读它。”

现在,路瑟也许不在了,然而,我记不得世上曾经有多少伟人,却永远忘不了路瑟。

1.注音或写汉字
( )     边缘( )     yán( )       ( )
2.从文中找出下列两个词语的同义词。
温柔——(       )       粗壮——(       )
3.第④段中“不久太阳依约下山了”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③段中“再痛苦的一天,那玩意儿总有下山的一刻。在回忆里,是不会有倒霉与痛苦的。”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读全文,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老人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我”为什么开始“怕他”到后来又“欣赏”他,以至“永远忘不了”他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练习。   

五位壮士(矗立  屹立)在狼牙山顶峰,(回望  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感动  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互相  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1.文段选自________
2.把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删掉。
3.按要求写句子。   
①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他们的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喜悦。(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声音”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他们的脸上为什么露出胜利的喜悦?因为________________。从“纵身跳下深谷”和“_______________”我们感知到了五壮士________________的光辉形象。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

狼牙山五壮士

①1941年秋,日寇集中兵力,向我晋察冀根据地大举进犯。当时,七连奉命在狼牙山一带坚持游击战争。经过一个多月英勇奋战,七连决定向龙王庙转移,把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交给了六班。

②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

③五位战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面前有两条路:一条通往主力转移的方向,走这条路可以很快追上连队,可是敌人紧跟在身后;另一条通向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那儿三面都是悬崖绝壁。走哪条路呢?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他们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

④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到了狼牙山峰顶,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不少敌人坠落山涧,粉身碎骨。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猛地举起一块大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⑤又一群敌人扑上来了。马宝玉嗖的一声拔出手榴弹,拧开盖子,用尽全身气力扔向敌人。随着一声巨响,手榴弹在敌群中开了花。

⑥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⑦“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⑧“中国共产党万岁!”

⑨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1.阅读文章,用四字词语概括整个事件的发展过程。
接受任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跳下悬崖
2.第④自然段中写道:“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猛地举起一块大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说一说自己对加点部分的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②自然段既关注了人物群体,也写了每一位战士,这样写的好处是(  )
A.既让人们感受到五位战士作为一个战斗群体的团结勇敢,又让人们感受到每一位战士的英勇顽强
B.抓住了每一个人的特点,表现了每一位战士作战的英勇,把痛击敌人的情形展现在读者面前
C.表现了五位战士坚贞不屈的爱国精神,同时突出了五位战士坚决果断、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品质
D.采用了连点成面的写作方法,通过对不同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表现出了五位战士作战英勇
4.第⑥自然段中写道:“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五位壮士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在叙述对五位英雄的称呼时,由“战士”改为了“壮士”,称呼改变的原因是(  )。
A.写文章的需要,为了与课题中的“壮士”用词相呼应
B.他们用实际行动掩护了群众和连队主力,圆满完成了任务
C.他们以生命为代价将敌人引上绝路,这种行为悲壮感人
D.突出五个人勇敢、坚决地完成了阻击敌人的任务
6.通过对文章的阅读,让人感受到“壮士”是一种精神。在中国的历史上有许多具有这种精神的人。请写出一个自己知道的名字,并简单写出其被称为“壮士”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莲花峰七勇士的故事

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故事家喻户晓,天津蓟县盘山莲花峰上,冀东八路军七位英勇不屈的抗日勇士,为阻击日寇舍生跳崖,这个英勇悲壮的故事,60年来一直鲜为人知。

1940年夏季的一天,大批日寇从蓟县平谷等地出发,“扫荡”刚刚创建的盘山抗日根据地,妄图消灭八路军游击总队刚组成的主力部队13团。此时,冀东军分区副司令员兼13团团长包森正在盘山莲花峰下梁庄子(今梁后庄)组织部队整训。根据敌我兵力情况,包副司令员命令警卫班长马占东带领6名战士登上莲花峰,占领制高点,掩护部队转移。

疯狂的日寇集结重兵从东、西、北三个方向,在强大的火力掩护下,向阻止他们前进的莲花峰上的七位勇士发起攻击。敌人不断地被七位勇士杀伤射倒在莲花峰下,他们摸不清虚实,以为遇到了我军主力阻击,便集中优势兵力,向莲花峰发起多次冲击。七位勇士选择有利地形,从巨石后面射击,子弹打光了,七勇士便将手榴弹奋力甩向敌群。最后,手榴弹也甩完了。马占东和他的六位战友见主力部队已安全转移,在敌人步步逼近的时刻,果断地砸毁枪支,高呼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誓死保卫中华民族”的口号,几乎同时跳下莲花峰陡峭的山崖……

1.根据上下文,说说下面词语的意思。
家喻户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鲜为人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们摸不着虚实”中的“虚实”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狼牙山五壮士和莲花峰七勇士的故事有哪些共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