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
古诗阅读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从军行”是_____________曲名,内容多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孤城”的意思是孤零零的城池。
B.王昌龄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
C.“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不打败敌人,绝不返回。
D.这首诗反映了诗人渴望收复中原的愿望。
3.诗中“黄沙百战穿金甲”一句,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请做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这首诗写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前两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边塞诗,不写______,而写______,表现了边塞将士的豪放、开朗,兴奋的感情和视死如归的勇气。
A.激烈的战争场面          B.将士的开怀畅饮
4.这首《凉州词》与王之涣写的《凉州词》有什么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精彩阅读。

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1.由这首诗的题目,我了解到的信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前两句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中的“熏”可以换成“吹”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西湖歌舞几时休?”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醉心寻欢作乐的谴责之情。(      )
(2)“游人”是指在杭州旅游的人。(      )
(3)南宋当局忘了国恨家仇,简直把临时居住的杭州当作故都汴州,表达了作者的愤怒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古诗文阅读。

已亥杂诗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1.在横线上把诗句补充完整。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从题目上我知道了______________
3.“生气”的意思是____________。这首诗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小院的夏天

邻家的葡萄藤悄悄地翻过院墙,

带须的嫩尖偷看我的小窗。

窗上的牵牛花爬上瓦檐,

太阳透过青叶在我的桌上洒下绿光。

一只蜜蜂飞进小屋嗡嗡地歌唱,

推开窗子又吹来茉莉花的清香。

1.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描写了五种景物:                              
2.下面哪个词语不能让人感受到作者把动植物当作了人来写(   
A.翻过B.偷看C.飞进D.歌唱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全诗以多种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构成了美丽的画面。
B.作者由窗外写到窗内,读起来很有层次。
C.这首诗应该用悲伤的语调缓慢地朗读。
D.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向往。
4.读了这首小诗,令人产生美妙的想象,我仿佛看到______,仿佛听到______,仿佛闻到______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品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用原诗句回答问题。
诗中,诗人临终前的遗憾是___________。诗人的遗愿是__________
2.1279年,元军攻陷临安,南宋灭亡。这首诗中写道“家祭无忘告乃翁”,若此时家祭,会是怎样的情景?请发挥想象,描写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中的“九州”和《己亥杂诗》中的“九州”各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你还知道他创作的哪些诗词?请在下面再写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练习。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宋]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下面关于这首词中“愁”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中的“愁”,指词人忧国忧民之忧愁。
B.词中的“愁”,指词人抑郁、伤感之离愁。
C.词中的“愁”,指词人无病呻吟之闲愁。
D.词中的“愁”,指词人怀才不遇、报国无路之哀愁。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诗歌,完成练习。

无名的小花

顾城

                                      它没有秋菊

                                      卷曲的金发,                       我的诗,

野花,                            也没有牡丹                           像无名的小花,

星星,点点,                  娇艳的容颜,                       随着季节的风雨,

像遗失的纽扣,               它只有微小的花,                 悄悄地开放在

撒在路边。                      和瘦弱的叶片,                    寂寞的人间……

                                      把淡淡的芬芳

                                      溶进美好的春天。

1.下列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诗中将野花比喻成“遗失的的纽扣”,其中“遗失”一词用得巧妙,使诗人看见小花时的
欣喜之情跃然纸上。
B.通过和“秋菊”“牡丹”的对比,凸显了无名小花的微小、瘦弱,说明作者并不喜欢平凡
无奇的野花。
C.诗人由无名小花联想起自己的小诗,它们如同野花一样,悄然开放在寂寞的人间,表达了

诗人怡然自得的心情。
2.这首诗的语言表达很独特,请你把喜欢的诗句摘抄下来,并说说理由。
摘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美文欣赏。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诗中 “____________________”几个字准确形象地刻画出诗人倔强、孤独的精神面貌。
2.“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3.这首诗前两句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__的环境。
4.对这首诗分析恰当的是(       
A.“千山”指一千座山,“万径”指一万条小路,“千山”“万径”描绘了一个阔大苍茫的背景。
B.“绝”“灭”两字的使用,使“千山鸟飞”“万径人踪”描绘的场景发生了猛烈的转折。
C.寒江独钓的画面,显示了作者深沉的无奈,他内心向往热闹繁华的人生场景。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