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
阅读《学弈》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1)写出“之”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            )       (              )
②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             )
(2)课文记叙了两个人跟弈秋学下围棋,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几个句子的意思。
⑴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⑵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⑶孰为汝多知乎!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伯牙绝弦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①伯牙善琴 鼓:_____________
兮若江河 洋洋:___________
③伯牙谓世再无知音:___________
破琴绝弦 乃:_____________
2.用“/”标出下面句子中需要停顿的地方。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3.翻译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伯牙绝弦”这个故事赞扬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QOrDeR]]这段话中,孟子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的主张。
【小题2】在文中“”里加上标点。
【小题3】“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句话中,“二者”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兼”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舍”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舍弃鱼而要熊掌,是因为熊掌更贵重、更稀有,而孟子为什么要宁可牺牲生命也不违背道义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文回音壁。

夸父逐日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1.请试着解释下列词语。
入日——________
河——________
2.把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线句子富有想象力,表现了夸父怎样的精神?你所读的神话或寓言中有没有也能体现这种想象的,请举一两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夸父逐日》这个古代神话中,你了解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怎样的思想和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夸父逐日以至于丧了命,这样做值得吗?请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

_______________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注释)①长:生长。②揠:向上拔。③其人:他家里的人。④往:去,到。⑤耘苗:给苗锄草。⑥益:好处。

1.借助注释,理解短文,猜猜这个寓言故事的名字,并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下列对文言文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宋国有个人,担心他的禾苗不长高,就一棵棵地把禾苗向上拔)
B.非徒无益。(不是说没有好处)
C.芒芒然归。(很迷茫地回家)
3.这则寓言的寓意是(   )
A.庄稼人对禾苗要多加照管,不能做一个什么都不知道的懒汉。
B.要想做好事情,就要想办法加快速度,提高效率。
C.做任何事情都必须按照事物本身的发展规律,不能急于求成。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石灰吟》【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注释:
吟: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
凿:撞击。
千、万:指撞击次数多,不是实指一千一万。
若等闲:好像平常事一样。若:好像;等闲:平常,随便 
清白:指高尚节操。千锤万凿:无数次的锤击开凿。
人间:人世间。
(1) 写一写,这首诗的前两句的意思。(2分)
                   
                   
(2) 说一说,从这首诗中,你感受到作者有哪种高尚的品质。(2分)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快乐阅读(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夸父追日

夸父与日逐,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1.文中加点字“走”的古义是_____,今义是__________
2.下列各句解释中有误的一项是(  )
A.夸父与日逐走,入日。(夸父跟着太阳跑,追赶上了太阳。)
B.未至,道渴而死。(还没有跑到,就在大道旁渴死了。)
C.化为邓林。(变成了一片桃林。)
3.文中写夸父能吞河饮渭,运用了什么修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快乐阅读(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荔枝生巴峡间,树形_______________

叶如_______,冬青;华如_______,春荣;实如丹,夏熟。朵如葡萄,核如_______,壳如红缯,膜如紫绡,________________,浆液甘酸如醴酪。大略如彼,其实过之。若离本枝,一日而_________,二日而_________,三日而_________,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1.按原文填空。
2.这段文字选自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代诗人,字________。我们还学过他的写植物的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横线画出文中的排比句。
4.文中所用的说明方法是( )
A.打比方B.作比较C.举例子
5.短文说明荔枝的特点采用的说明顺序是(  )
A.整体——部分B.主要——次要
C.形、色、香、味D.时间先后
E.内——外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梁国杨(sì shì)之子九岁,(shèn shèng)聪惠。 孔君平(zhǐ yì)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wéi wèi)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yīng yìng)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qín qíng)。”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2.给下列句子中的“闻”字选择正确解释
A听见;    B听见的事情、消息;    C有名望的;    D用鼻子嗅;   E姓。
①你号,今天有幸能见到你本人,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啊!(______
②西湖是全国闻名的风景区。(_______
③你知道吗?今天晚间的新闻真让人寻味。(________
④你闻出这是什么味了吗?(________
⑤闻家的人都拌到外省去了。(________
3.解释文中语句。
①孔君平诣其父,乃呼儿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