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
阅读赏析。

长征中的炊事班

进入草地的第二天,炊事班长直向我提议:“司务长!战士们走烂泥地,脚都泡坏了不烧点热水烫烫脚怎么行呢?”我不是没想到这一点,而是觉得,草地行军炊事员比战士更辛苦,担米、做饭已经够受的了,怎能再加重负担呢?我没同意。可是一到宿营地,他们就把洗脚水烧好了。战士们都异口同声地赞扬我们的炊事班。

情况越来越严重。有一天早上,一个炊事员挑着铜锅在我前面走,忽然身子一歪倒下去,一声不响就牺牲了。第二个炊事员从我身后跑过去,脸上挂着眼泪,拾起铜锅又挑起走。

草地的天气变得快极了:一会儿是狂风,吹得人睁不开眼;一会儿又是暴雨,淋得人直起鸡皮疙瘩。正午,雨下大了,部队停下休息,炊事班赶忙找个地方支起锅,烧姜汤、辣子水给战士们解寒。汤烧开了,刚才挑铜锅的炊事员端着碗往战士手里送。他刚把姜汤递给战士,便一头栽倒在地上,停止了呼吸。仅仅半天工夫,眼睁睁地看着牺牲了两个同志,怎能不伤心呢?

第五天晚上宿营时,连长要给炊事班补充几个战士。这事让炊事员们知道了,他们推荐钱班长去见连长。班长对连长说:“连长,绝不能从连里抽人,影响部队的战斗力。牺牲的同志的担子,我们担得起!”连长考虑了一下,觉得他的话很有道理。那时候我们连经过几次战斗,一百多人只剩下三十多个,也实在不能再往炊事班里调了。

刚到后半夜,老钱就偷偷爬起来为同志们烧开水。我知道他昨天还发高烧,劝他休息,但他怎么也不肯休息。于是我便起来帮助他,借着火光,我发现他脸上滚动着黄豆大的汗珠。

我觉得有点不对头,刚要问他,只听到他用低沉的声音对我说:“老谢,给我点水喝!”这时水开了,我忙把锅盖掀起来,忽听身后扑通一声,回头一看,老钱倒在地上不动了。我急忙走前几步伏在他身上叫着、喊着。灶膛里火光熊熊,他的身体却在我的胸前渐渐变冷了。有的人死在战场上,有的人死在酷刑下,而我们的钱班长却死在了他的岗位上——锅灶前。

炊事员们醒了,连首长、战士们都来了,大家都沉痛地淌着泪。

转过夜,铜锅又被另一个炊事员挑着前进。每天宿营,部队还是照常有开水和洗脚水。

部队到达陕北的时候,那口铜锅担在了我的肩上。连长看见了,低下了头;战士们看见了,流出了眼泪。大家嘴里不说,心里都知道,炊事员全牺牲了。可是,在最艰苦的长征中,我们连的战士除了战斗减员以外,没有因饥饿而牺牲一个人。而那口标志着烈士们功绩的铜锅,仍被珍贵地保留在我们连里。

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尾一段中,看到那口铜锅,连长“低下了头”,战士们“流出了眼泪”,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炊事员们为什么不让给炊事班补充战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炊事员身上,你看到了怎样的高尚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            ”画出描写草地天气恶劣的句子,并说说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试着写一写本文在语言表达方面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古人谈读书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1.解释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①漫浪:_____
②三到之中,心到最。②急:_____
2.读书中的“三到”指的是_____
3.为什么说“三到之中,心到最急?”(用原文句子回答)
_____
4.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最后一句话表达的是只要专心读书,眼与手就会积极配合好的。
B.最后一句话用设问句式强调“心到”的重要性。
C.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是:心已经到了,眼口难道会不到吗?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1.选择加点词的正确解释。
        群儿戏于            (        )            A. 庭院          B.厅堂
        石击瓮破之。     (        )            A. 坚持          B.拿着
2.当一儿落水,其他人的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司马光的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选自______________,文中主人公是_______________朝人。
4.“光持石击瓮破之”中的“之”指的是______________
5.除了司马光,你还知道哪些古人小时候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理解。

古人谈读书(一)

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②敏而好学,           

③默而识之,学而不厌,           

           ,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犹恐失之。

           ,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1.回忆课文,在上面的横线上补写原句。
2.下面句子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zhī)之为(zhī)之B.是(zhī)也
C.敏而(hào)学D.默而(zhì)之
3.判断下列句子停顿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画“×”)
A.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B.敏以/求之者也。(      )
C.终夜/不寝(      )
4.请写出第②句和第④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读课文和学习的经历,请在下面写出你自己的读书经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按照提示,填写名言警句。
读书就是在与智者交谈。智者们往往用三言两语就给我们阐释出一个深刻的道理。魏征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戒奢以俭。”他用这句话是在提醒唐太宗,更是在警示后世的我们:安乐时,要考虑到危难,消除奢侈,提倡节俭。虞世南写下诗句:“居高声自远,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是在告诉我们:品行高洁的人并不需要凭借外力扶助。按照朱熹先生总结的“三到”读书法,读书时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听从葛洪的教导,每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弃功于寸阴”,我们必将学业有成。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

凿壁借光

匡衡勤学而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①其光,发书映光而读之。邑②人大姓③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④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⑤给以书,遂成大学⑥。

【注释】①引:引来,使出现。②邑:同乡。③大姓:富户,大户人家。④与:给。⑤资:借。⑥大学:很有学问的人。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主人问衡(            )                      成大学(             )
2.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衡乃穿壁引其光,发书映光而读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凿壁借光”,从字面上看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现在用这个成语来形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凿壁借光》这个故事给你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鹬蚌相争

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解释
(1)蚌出曝。(     )   A.方向、方位     B.方法、办法     C.正在、刚刚
(2)今日不   (       )        A.雨水        B.下雨       C.雨天
(3)渔者得而并之。(     ) A.家禽        B.禽兽     C.擒拿、捉住
2.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后来“鹬蚌相争”一般与“___________”连起来组成一个八字成语。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理解。

王戎不取道旁李

王戎七岁,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的意思。
尝:______________        竞走:______________
2.下列哪一个“之”所指代的事物与其他两个不同?(        
A.竞走取之B.人问之C.取之,信然
3.为什么“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王戎是个怎样的孩子?你从这个故事使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文言文阅读。

有自负棋高,与人角,连负三局。次日,人问之曰:“昨日较棋几局?”答曰:“三局。”又问:“胜负何如?”曰:“第一局我不曾赢,第二局他不曾输,第三局我本等要和,他不肯罢了。”

【注释】          ①讳:忌讳。       ②和:和棋,平局

1.联系上下文,写出带点词句的意思。
次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胜负如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个故事的题目是“讳输棋”,文中哪一句话的内容最能体现题意?请用横线画出来。
3.文中这个“讳输棋”的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请简要评价一下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古人谈读书二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1.根据原文在横线上补写语句。
2.你赞成作者的读书观点吗?结合自己的读书体会,说说哪些内容对你有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平台。

望梅止渴

魏武行役,失汲道。三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注释】①魏武:魏武帝曹操。②行役:带有任务而跋涉路途,这里指代部队行军。③失汲道:找不到取水的途径。④三军:全军。⑤饶:多,丰富。

1.解释加点的字。
(1)三军渴:________________ (2)令曰:_______________
2.与“望梅止渴”意思相近的成语是(          
A.画蛇添足B.画饼充饥C.望眼欲穿D.叶公好龙
3.翻译句子。
(1)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
____________________
(2)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觉得曹操想出的办法好吗?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