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
文言文阅读

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yǒu,窗),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1.“弃而还走”中“还”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故事讲的是___________成语。
4.这个成语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文言文阅读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而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余惟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①以至于       _________                       ②从而      __________
2.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中心(不超过1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则故事给你最深刻的感受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古诗文,回答问题

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衡能说《诗》,时人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鼎,衡小名也。邑人畏服之如是,闻者皆解颐欢笑。

1.下列句子中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邻舍有烛而不逮      不逮:不给他
B.衡乃与其佣作       佣作:雇佣劳作
C.而不求偿       偿:报偿
D.邑人畏服之如是    邑人:同乡
2.文中一个家喻户晓的典故是: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理解

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叶如桂,冬青;华如橘,春荣;实如丹,夏熟。朵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大略如彼,其实过之。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元和十五年夏,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

1.读句子,完成下面各题。
叶如桂,冬青;华如橘,春荣;实如丹,夏熟。
(1)这句话介绍了荔枝的叶子_____、_____、_____。
(2)仿照这个句子写一写你眼中观察到的植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用“_______”画出。
3.文章按照(               )的顺序介绍了荔枝的特点。
A.从整体到部分
B.从部分到整体
C.由内到外
4.这篇短文主要运用了(          )这种说明方法。
A.列数字B.打比方C.举例子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揠苗助长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1.这则故事的主人公是________,故事的起因是________,故事的结局是________
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
3.你能想象出其子见“苗则槁矣”时,是________的心情。
4.用“揠苗助长”造句: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1.给下面划线的字注音。
________        __________
足跌水中       弃去
2.解释下面划线字的意思。
①与群儿戏于________
②众弃去________
③光石击瓮破之________
3.根据这个故事用自己的话概括司马光的特点,并说说你从他身上学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楚人有江者,剑自舟中于水。遽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注】①遽(jù):急忙、立刻。   ②契(qì):用刀子雕刻。
③契者:雕刻的地方。   ④惑:迷惑、糊涂。“不亦……乎”是一种委婉的反问方式。
1.联系上下文,写出文中带点字的意思。
(      )       (      )       (      )       (      )
2.试将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用自己的话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是我们熟悉的一个寓言故事,可概括成一个成语:_____________
4.你觉得故事中的楚人糊涂吗?用两三句话写出你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咱们还积累过许多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请写出三个: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晋平公问于师旷日:“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日:“何不炳烛乎?”
  平公日:“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平公日:“善哉!”
【注】①炳烛:点燃蜡烛。②盲臣:师旷自谦之辞。师旷是个盲人,所以这么说。③阳:这里指阳光。④孰与:一种固定格式,用来比较,相当于“比……怎么样”。⑤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1.解释下列划线的字。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臣闻之。B.如日出之光。C.默而识之。D.学而时习之。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匠石之齐,至于曲辕,见栎社树,其大蔽数千牛,絜之百围,其高临山,十仞而后有枝,其可以为舟者旁十数。观者如市,匠伯不顾,遂行不辍。弟子厌观之,走及匠石,曰:自吾执斧斤以随夫子,未尝见材如此其美也。先生不肯视,行不辍,何邪?”

曰:已矣,勿言之矣!散木也,以为舟则沈,以为棺椁则速腐,以为器则速毁,以为门户则液樠,以为柱则蠹,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

匠石归,栎社见梦曰:将恶乎比予哉?若将比予于文木邪?夫柤梨橘柚果蓏(音luǒ)之属,实熟则剥,剥则辱。大枝折,小枝泄。此以其能苦其生者也。故不终其天年而中道夭,自掊击于世俗者也。物莫不若是。且予求无所可用久矣,几死,乃今得之,为予大用,使予也而有用,且得有此大也邪?且也若与予也皆物也,奈何哉其相物也?而几死之散人,又恶知散木!

南伯子綦游乎商之丘,见大木焉有异,结驷千乘,隐将芘其所藾。子綦曰:此何木也哉?此必有异材夫!仰而视其细枝,则拳曲而不可以为栋梁;俯而视其大根,则轴解而不可以为棺椁;咶其叶,则口烂而为伤;嗅之,则使人狂酲,三日而不已。

子綦曰:此果不材之木也,以至于此其大也。嗟乎神人,以此不材!

宋有荆氏者,宜楸柏桑。其拱把而上者,求狙猴之杙者斩之;三围四围,求高明之丽者斩之;七围八围,贵人富商之家求椫傍者斩之。故未终其天年,而中道之夭于斧斤,此材之患也。故解之以牛之白颡者与豚之亢鼻者,与人有痔病者不可以适河。此皆巫祝以知矣,所以为不祥也。此乃神人之所以为大祥也。


匠伯:即匠石,杙():小木桩,用来系牲畜。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之百围                            絜:丈量
B.匠伯不顾,遂行不        辍:中止
C.奈何哉其物也                  相:看待
D.不可以                         适:适合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匠石齐,至于曲辕                      项伯乃夜驰沛公军
B.以至于此大也                            臣从计,大王亦幸赦臣
C.使予而有用                                师道之不传久矣
D.几死,今得之                            而后今将图南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石匠人去齐国的曲辕看到了一棵被当作神树的栎树,树冠高大,树身粗壮,看的人如同赶集一样多,而木匠师徒对此却不屑一顾。
B.木匠认为栎树是百无一用的散木,所以才能长得如此粗大。文章以寓言的形式阐述了无用而用的深刻道理,贴切自然,形象生动。
C.许多树木正因为对常人有用而中途夭折,不能成材,世间许多事物都是如此。栎树因为无用才活得长久,又因为长寿而被世人尊为神树。
D.文章善于运用对比说理。宋国荆氏生产楸树、柏树和桑树,这些树常为人所用而被砍伐,相反,在祭祀时许多有缺陷的牛、猪和人却得以保全。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女将恶乎比予哉?若将比予于文木邪?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故未终其天年,而中道之夭于斧斤,此材之患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文言文阅读:完成习题。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jiàn)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è)行云。

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1.根据释义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字词。
①________:自以为
②________:于是就
③________:没有阻止
④________:于是
⑤________:返回
2.这篇文言文的题目是《________》,选自________
3.根据短文内容,尝试用原文回答问题。
①薛谭为什么辞别老师回家?因为他“________” 。
②薛谭听了秦青老师送行的歌后是怎么做的?________,________。
③文中哪些语句写出了秦青歌唱得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这篇短文中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选出最合适的一项(       
A.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B.一个人有了成绩不能骄傲,要谦虚。
C.只有有才智的人才有骄傲的本钱。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