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听古诗,并选正确的选项。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1.下列读音错误的一项是(     
A.意万(zhòng)B.说不(jìn)C.(xíng)人D.临(fā)
2.这首诗的题材是(       
A.边塞诗B.思乡诗C.山水田园诗D.送别诗
3.这首诗写于(     )季节。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4.下列对这首诗中字词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意万重:形容思绪万千。
B.复恐:又恐怕。
C.行人:指送信的人。
D.开封:地名。
5.下列与这首诗表达的情感一致的是(       
A.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B.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C.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D.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6.关于这首诗的说法错误的是(   
A.第一句是写诗人客居洛阳,现在秋天到了。诗人大笔浓墨的渲染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凄惨景象,给人一种凄凉萧条之感。
B.第二句紧承“见秋风”,正面写“思”字。
C.“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这是诗人的写信时的心理活动和动作。诗人并没有大张旗鼓地写自己怎么样废寝忘食,挑灯夜战地写家书,就是通过这样一个平凡的动作来说明自己是在写家书。
D.全诗一气贯成,明白如话,朴素而又真实地表达游子的心态。
类型:听读鉴赏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听古诗,并选正确的选项。

观书有感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下列加横线的字读音错误的一项是(     
A.一(jiàn)开B.徘(huí)C.(qú)D.(yuán)头
2.下列与作者朱熹不属于同一个朝代的是(     
A.陆游
B.林升
C.李清照
D.马致远
3.对“问渠哪得清如许”中的“如许”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这样
B.如果
C.许多
D.允许
4.“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用了(     )的修辞手法。
A.比喻B.夸张C.顶真D.互文
5.人们常常用(       )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
A.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B.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C.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D.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6.关于这首诗的说法错误的是(     
A.“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意思是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在镜子中一起移动。
B.“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意思是要问为何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
C.这首诗所表现的读书有悟、有得时的那种灵气流动、思路明畅、精神清新活泼而自得自在的境界,正是作者作为一位大学问家的切身的读书感受。
D.这是一首借古讽今的名诗。
类型:听读鉴赏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听古诗,并选正确的选项。

乞巧

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1.下列读音错误的一项是(     
A.今(xiāo)B.碧(xiāo)C.(qān)牛D.(dù)河桥
2.下列古诗与作者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嫦娥》——唐 杜牧
B.《乞巧》——唐 林杰
C.《望洞庭》——唐 刘禹锡
D.《鸟鸣涧》——唐 王维
3.对“渡河桥”的“渡”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由这一岸到那一岸;通过(江河等)。
B.载物。
C.渡口(多用于地名)。
D.姓。
4.选出古诗与节日对应正确的一项(       
A.《乞巧》——七夕节
B.《清明》——清明节
C.《元日》——元旦节
D.《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重阳节
5.没有提到牵牛织女星的古诗是(        
A.《秋夕》B.《迢迢牵牛星》C.《乞巧》D.《嫦娥》
6.关于这首诗的说法错误的是(   
A.《乞巧》是诗人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是一首想象丰富、流传很广的古诗。
B.所谓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
C.开头两句叙述的就是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一年一度的七夕又来到了,家家户户的人们纷纷情不自禁地抬头仰望浩瀚的天空,这是因为这一美丽的传说牵动了一颗颗善良美好的心灵,唤起人们美好的愿望和丰富的想象。
D.“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将乞巧的事交代得比较模糊。诗人通过写人们过节时的喜悦之情,表达出自己因不能和妻子团聚过节的悲伤之情。
类型:听读鉴赏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___

鱼戏莲叶___

鱼戏莲叶___

鱼戏莲叶___


听古诗,并选正确的选项。
1.给下列汉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江 jiāngB.采cǎiC.田tiánD.间jiāng
2.下列哪个字是整体认读音节(     
A.莲B.南C.鱼D.戏
3.下列关于这首诗的诗题正确的一项是(     
A.《江南》
B.《画》
C.《忆江南》
D.《江南春》
4.补全古诗(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
鱼戏莲叶
鱼戏莲叶
鱼戏莲叶
A.东 西 南 北
B.东 南 西 北
C.南 北 东 西
D.东 北 西 南
5.这首诗出自哪个朝代(       
A.秦朝
B.汉朝
C.元朝
D.明朝
6.关于这首诗的说法错误的是(   
A.“采”可以组词“采色”。
B.“莲”可以组词“莲花”。
C.“田”字去掉“横”,可以变成“日”。
D.“鱼戏莲叶间”的意思是“鱼儿在莲叶间嬉戏”。
类型:听读鉴赏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听古诗,完成下列各小题。

夜宿山寺

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1.下面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宿 (xiǔ)B.危 (wēi)C.摘(zhāi)D.敢(gǎn)
2.下列对这首诗中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宿:住,过夜。B.危:危险C.恐:唯恐,害怕。D.语:说话。
3.“敢”是左右结构,第九画的笔顺名称是( )
A.横B.横撇C.撇D.捺
4.“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A.比喻B.拟人C.夸张D.对偶
5.对古诗后两句的朗读方式说法正确的是(     
A.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音调要提高去朗读。
B.朗读“不敢高声语” 时应大声读,朗读“恐惊天上人” 时应轻声读。
C.朗读“恐惊天上人”时应大声读,朗读“ 不敢高声语”时应轻声读。
D.朗读时应轻声读。
6.关于这首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首句正面描绘寺楼的峻峭挺拔、高耸入云。
B.“不敢”写出了作者夜临“危楼”时的心理状态,从诗人“不敢”与深“怕”的心理中,读者完全可以想象到“山寺”与“天上人”的相距之近,这样,山寺之高也就不言自明了。
C.诗人用比喻的艺术手法,描绘了山寺的高耸,给人以丰富的联想。
D.诗人借助大胆想象,渲染山寺之奇高,把山寺的高耸和夜晚的恐惧写的很逼真。
类型:听读鉴赏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听古诗,并选正确的选项。

望天门山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1.本诗的作者素有“ ”的美誉:( )
A.诗圣B.诗仙C.诗魔D.诗神
2.下列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断:指东西两山之间被水隔开。
B.楚江:长江
C.回:回来
D.两岸青山:指博望山和梁山。
3.这首诗中 两个字写出了长江冲决一切奔腾向前的水势。( )
A.开   
B.断   
C.开   
D.断   
4.本诗采用的修辞手法是(   
A.比喻
B.白描
C.夸张
5.该诗的作者有很多写景的诗句,下列出自其中的是(   
A.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C.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D.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6.下列对古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天门中断楚江开”写出了天门山的山势奇险。
B.“碧水东流至此回”的解释是碧绿的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
C.该诗是作者赴江东途中行至天门山时所作。
D.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故土的思念之情。
类型:听读鉴赏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听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1.下面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渭(wèi)B.朝(zhāo)C.舍(shè)D.更(gēng)
2.下列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客舍:旅店。B.浥:(yì):湿润。C.君:指孟浩然D.更:再。
3.下列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渭城/朝雨/浥/轻尘,
B.客舍/青青/柳色/新。
C.劝君/更尽/一杯/酒,
D.西出/阳关/无故/人。
4.中国历史上堪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人是谁(     
A.李白B.杜甫
C.王维D.白居易
5.这是一首送别诗,下面不属于送别诗的是(     
A.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余马行处
B.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何人不识君
C.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D.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6.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首诗是作者王维在渭城送别好友元二去安西,其中好友要途经阳关。
B.此诗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
C.三、四句写惜别。前两句为送别创造一个愁郁的环境气氛,后两句再写频频劝酒,依依离情。
D.“劝”字说明了希望好友再多留一刻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
类型:听读鉴赏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王维

远看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

___________


听古诗,并选正确的选项。
1.下列关于“远”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yuǎnB.yiǎnC.yǖǎnD.yǚan
2.下列关于这首诗的诗题正确一项是(     
A.《草》
B.《画》
C.《游子吟》
D.《静夜思》
3.补全古诗(   
春去花还在,           
A.人来鸟不惊
B.离离原上草
C.野火烧不尽
D.游子身上衣
4.这首诗的作者是(       
A.李白
B.杜甫
C.王维
D.孟郊
5.“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这句话中有几对意思相反的词(       
A.1对
B.2对
C.3对
D.4对
6.关于这首诗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水”字共有4画。
B.“色”字的第一笔是“ノ”。
C.“还”在诗中读“huán”。
D.“春去花还在”中的“春”表示“春天”的意思。
类型:听读鉴赏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__________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听古诗,并选正确的选项。
1.给“吟”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yínB.yíngC.ínD.íng
2.下列与其他三个字结构不一致的是(     
A.手B.上C.寸D.晖
3.补全古诗(     
慈母手中线,           
A.疑是地上霜
B.红掌拨清波
C.春风吹又生
D.游子身上衣
4.这首诗一共有(   )句话。
A.3
B.4
C.5
D.6
5.作者孟郊所属的朝代是(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6.关于这首诗的说法错误的是(   
A.“慈母”的意思是“慈祥的母亲”。
B.“报得三春晖”中提到了一个季节。
C.“行”字共有6画。
D.“缝”的读音是“fèng”。
类型:听读鉴赏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听古诗,完成下列各小题。
1.下面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huān)B.(qüè)C.(yù)D.(gēng)
2.下列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欲:想要。B.白日:白天C.依:依傍。D.尽:消失。
3.通过“鹳”字的字形可以看出它与(   )有关。
A.草B.口C.鸟D.人
4.下面属于整体认读音节的字是(   
A.日 尽B.依 入
C.欲 一D.海 穷
5.“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A.比喻B.拟人C.对偶D.夸张
6.下面关于这首诗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游览诗。
B.“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
C.“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写得景象壮观,气势磅礴。
D.“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意思是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只需登上一层楼即可。
类型:听读鉴赏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