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西师大版(2003)| 五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
课内阅读。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斗牛,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书画______                            ②一日书画______
③处士笑而然之________                    _______
2.下列句子中,括号里补出的省略成分错误的两项是(  )
A.(戴嵩)尤所爱B.(杜处士)所宝以百数
C.(牧童)拊掌大笑D.(杜处士)不可改也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______
4.你从这个故事中获得了什么启示?
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民间故事,完成后面的练习。

汉董永

汉董永,千乘人。少偏孤,与父居。肆力田亩,鹿车载自随。父亡,无以葬,乃自卖为奴,以供丧事。主人知其贤,与钱一万,遣之。

永其行三年丧毕。欲还主人,供其奴职。道逢一妇人曰:“愿为子妻。”遂与之俱。主人谓永曰:“以钱与君矣。”永曰:“蒙君之惠,父丧收藏。永虽小人,必欲服勤致力,以报厚德。”主曰:“妇人何能?”永曰:“能织。”主曰:“必尔者,但令君妇为我织缣百匹。”于是永妻为主人家织,十日而毕。女出门,谓永曰:“我,天之织女也。缘君至孝,天帝令我助君偿债耳。”语毕,凌空而去,不知所在。

注释:
(1)选自《搜神记》。(2)偏孤:年幼时死去了母亲。
(3)肆力:尽力,极力。田亩:种地。(4)鹿车:古时候一种小车。
(5)遣:打发走。(6)供其奴职:再去做主人的奴仆
(7)俱:一起。(8)藏:收葬。收藏:收养。
(9)小人:贫穷无知的人。(10)服勤:勤劳服侍
(11)尔:这样,如此。(12)缣:jian,细绢。
(13)缘:因为。(14)凌空:升向空中。

1.董永与七仙女的传说可谓家喻户晓。1950年,这个传说有赖于黄梅电影《天仙配》而大扬于天下。结合注释,概括这个民间故事的主要内容(50字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个民间故事有何神奇之处?这个故事赞扬的是什么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民间故事在传承中得到丰富和发展,请你结合阅读民间故事的经验,展开想象,把“于是永妻为主人家织,十日而毕”的故事情节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课内片断,完成练习。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_______石______瓮____之,水迸,儿得活。

1.“皆”的意思是______。“迸”的意思是_______
2.把原文补充完整,所填内容表现了司马光_________的品质。
3.文中“群儿”是指______,“儿得活”的“儿”是指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百花园。

《伯牙鼓琴》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 “善哉乎鼓琴,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                             。” 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               , 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把原文补充完整。
2.《伯牙鼓琴》这篇古文,就是我们所熟悉的成语_______的来历。现在用这个成语来比喻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池中种荷,夏日开花,或红或白。荷梗直立。荷叶形圆。茎横泥中,其名曰藕。藕有节,中有孔,断之有丝。

1.本篇小古文用简练的语言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向我们介绍了“荷”。
2.“或”字有多个义项:①或者,或许;②有时;③有的……你认为文中“或红或白”的“或”理解为________。(填序号)
3.描写荷花的古诗很多,把你最喜欢的是哪一句?请写下来。
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理解。

书戴嵩画牛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1.给加点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尾搐入两间。( )   A.指股票   B.用于成条的东西  C.大腿
(2)今乃尾而斗。( )   A.摆      B.落下                     C.回转
2.杜处士听了牧童的话后有什么表现?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牧童“拊掌大笑”,处士“笑而然之”,两个人的笑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精卫填海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         ,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1.《精卫填海》选自《__________》。
2.请在文中横线上补充课文内容。
3.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1)炎帝之少女_______
(2)为精卫:______
4.写一写下面句子的意思。
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__________________
5.精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有关俞伯牙和钟子期的两则故事,完成练习。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注释:①同,突然。②霖雨:连绵大雨。③操:琴曲的一种,曲调凄凉。】

子期死后,俞伯牙曾经来到他的墓前悼念他,留下了下面的话: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póu)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历尽天涯无足语,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1.【资料衔接】伯牙是春秋时期人,他既是弹琴能手又是作曲家。人们称他的音乐为“_______”,你还可以用_________来形容乐曲高妙。(填成语)
2.【字词理解】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钟子期穷其志 ( )
A.即,就       B.总是       C.古代车厢的左右两板
(2)江边曾会        ( )       A.君主        B.君子       C.这里指锺子期
(3)此曲兮不复弹 ( )       A.终于        B.终归       C.结束
3.角色体验】走近伯牙和子期的内心,理解画“_____”句子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
4.【信息提取】用“____”画出最能表现伯牙痛失知音后的心情的句子。
5.【问题探究】文中能够说明“此曲终兮不复弹”“子期不在对谁弹”的原因的句子是
___________
6.【个性感悟】读了伯牙在子期墓前写的话,你体会到或者明白了什么?
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问题。

叶公好龙

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 ①头于牖② ,施③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④走⑤ ,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 龙也,好夫⑥似龙而非龙者也。

[注释]   ①窥: 偷看。 ②牖( y ǒu):窗户。 ③施( y ì ):延续、延及。 ④还 ( xu án): 同 ,掉转。 ⑤走: 逃跑。 ⑥夫: 指示代词,那( 些)。

1.解释文中画“______ ”的部分。
(1)施尾于堂:_________ (2) 弃而还走:__________
2.用“_____ ”画出这篇文言文的中心句。
3.文中写到“叶公见之,弃而还走”,请你展开想象,写一写叶公逃跑时的样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篇文言文,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湮于东海。

1.下列加点字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炎帝之少女(年轻的女子)B.可怜九月初三夜(可爱)
C.与诸小儿游(曾经)D.震耳聋(将要)
2.用自己的话说说“常衔西山之木石,以湮于东海”
__________
3.下列哪种精神可以用“精卫填海”来形容?(   
A.机智聪明,惩恶扬善
B.宽宏大度,平易近人
C.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