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北京版(2004)| 六年级下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望岳①

杜甫

岱宗②四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③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④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注释]①望岳:杜甫“望岳”诗共三首,这一首是写望东岳泰山的。诗以“望”入题,赞叹东岳,讴歌大自然。②岱宗:泰山别名岱,居五岳之首,故又名岱宗。③钟:赋予,集中。④决:裂开。

1.全诗紧扣“望”字来写,“望”的角度是(     
A.由近望到远望B.由远望到近望C.由俯视到仰视D.由仰视到俯视
2.在横线上写出表现泰山神奇秀丽,极言泰山之高峻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这两句诗对仗工整。B.表达了作者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开阔。
C.作者睁大眼睛望着归巢的鸟儿隐入山中。D.层云围绕在“我”的身旁,鸟儿从山中飞出。
4.最能体现诗人希望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读古诗,完成练习。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用“ ”画出诗句中读三声的字。
2.写出诗句中读音是三拼音节的字:_______
3.将下面几个汉字按声母的先后顺序排列。(填序号)
   ①成     ②峰     ③高     ④面     ⑤侧
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拼音写出后两句诗。
______________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

繁星(一五九)

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         

1.在横线上填写正确的内容,把诗歌补充完整。
2.诗中,作者由“天上的风雨”想到了“_____________”;由“鸟儿”联想到了__________
3.联系生活实际,写出你对“心中的风雨来了”这句诗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
4.请说说这首诗歌赞扬了什么?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先把古诗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做题。

雪梅 [宋]卢钺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解释诗句中加点的词语。
降:_________________             阁:____________
3.用自己的话说说后两句诗的意思,并写出其中蕴含的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快乐阅读。

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1.古诗描述的动物是下面哪一种?(      )
              
2.用〇画出表示颜色的字。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古诗鉴赏

___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___

鱼戏莲叶___

鱼戏莲叶___

鱼戏莲叶___

1.给下列汉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江 jiāngB.采cǎiC.田tiánD.间jiāng
2.下列哪个字是整体认读音节(     
A.莲B.南C.鱼D.戏
3.下列关于这首诗的诗题正确的一项是(     
A.《江南》B.《画》
C.《忆江南》D.《江南春》
4.补全古诗(   
A.东 西 南 北B.东 南 西 北
C.南 北 东 西D.东 北 西 南
5.关于这首诗的说法错误的是(   
A.“采”可以组词“采色”。
B.“莲”可以组词“莲花”。
C.“田”字去掉“横”,可以变成“日”。
D.“鱼戏莲叶间”的意思是“鱼儿在莲叶间嬉戏”。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古诗鉴赏

___

远看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

______。

1.下列关于“远”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yuǎnB.yiǎnC.yǎunD.yǚan
2.下列关于这首诗的诗题正确一项是(     
A.《草》B.《画》
C.《游子吟》D.《静夜思》
3.补全古诗(   
A.人来鸟不惊B.离离原上草
C.野火烧不尽D.游子身上衣
4.这首诗的作者是(       
A.李白B.杜甫
C.王维D.孟郊
5.关于这首诗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水”字共有4画。
B.“色”字的第一笔是“ノ”。
C.“还”在诗中读“huán”。
D.“春去花还在”中的“春”表示“春天”的意思。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我最棒。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旧时____________,路转溪桥忽见。

1.这是一首词:“西江月”是____________(词牌名     词题)。“夜行黄沙道中”是____________(词牌名     词题)。
2.把这首词补充完整。
3.词中画“______”的句子中,作者由____________联想到了即将到来的________景象。
4.下面对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人描绘了一幅山村仲秋月夜图,充满了清幽恬静的乡土气息。
B.上阕中的惊鹊、鸣蝉、蛙声以动写静,突出了月夜乡村的温馨;下阕中能表现恬静气氛的景物有疏星、微雨等。
C.前文“路转”,后文“忽见”,既衬出了词人骤然间看到了临近旧屋的欢欣,又表达了他由于沉浸在稻花香中而忘了道路远近的怡然自得的入迷程度。
5.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1.在上面的横线上把诗句补充完整。
2.这首诗描写了初夏农忙时节,“村庄儿女们”各自忙碌,不是___,就是______;而孩子们在大人影响下也勤劳可爱,从“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中可以看出来。这和谐、恬适的场面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却深深打动了诗人。在整首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儿童的_____,对劳动人们的______ ,对乡村生活的______
3.选出下列字词的正确解释。(用“√”勾出正确选项)
①儿女   A. 儿子、女儿。     B. 村庄中的成年男女。
②当家   A. 一家之主。        B. 各司其职,各管一行。
③解       A. 理解,懂得。     B. 解释。
4.这首诗的三、四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情景?请抓住儿童的语言、动作、神态展开想象,具体描写一下。
_______________
5.从古诗中我们可以领略古代儿童的生活乐趣。请你再写出两句描写儿童的诗句。
______________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理解。

纸船——寄母亲

冰心

我从不肯弃了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1.“妄”在词典中的解释有:①荒谬不合理。②非分地,出了常规地;胡乱。诗中加点的“妄”应选第_______种解释。
2.诗中“我要它到的地方”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表现了作者对希望的执着。
3.用“     ”画出诗中最能表达作者情感的句子,这句诗直接抒发了女儿对母亲          
4.“纸船”在诗中象征着什么?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漂泊无依的孤独。
B.思念母亲、思念祖国的一颗心。
C.诗人的纯洁、美好的心愿。
D.执着和耐心。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容易0.9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