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部编版| 六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七律·长征》首联与颔联、颈联在结构上是怎样的关系?首联与尾联在结构上又是怎样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语言表达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给加点字注音。
逶迤(     )磅礴(     )(     )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wēi wěi)________迤    (bàng páng)________
(méng měng)________    (mín mǐn)________
类型:信息匹配
难度系数:容易0.9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资料: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长征中,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其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


1.《七律·长征》中,地名在诗中的正确排序是( )。
A.五岭、乌蒙、金沙江、大渡河、岷山
B.金沙江、乌蒙、五岭、大渡河、岷山
C.五岭、金沙江、岷山、乌蒙、大渡河
D.五岭、岷山、金沙江、大渡河、乌蒙
2.对“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一句,理解最准确的是( )。
A.逶迤的五岭,磅礴的乌蒙,不但山势高大,而且道路弯曲,是摆在红军战士面前的困难。
B.通过想象和夸张,把群山分别比作细浪和泥丸,凸显了红军战士不畏艰难的高大形象。
C.走过逶迤的五岭,跨过大海的波涛,走过满是泥丸的乌蒙山,战士们走过的路很长。
D.从五岭到乌蒙,一路上跋山涉水,在细浪与泥丸中前行,战士们走过的路非常艰难。
3.说一说“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的意思和表达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资料,把再读这首诗的感受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磅礴”的“磅”是多音字,在这里读“páng”,另一个音读“bàng”。(         )
2.“三军”指的是三路长征大军。(         )
3.“七律”是指每句七个字的律诗。(         )
4.“乌蒙磅礴走泥丸”这句运用了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       )
5.颌联的节奏划分是: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
类型:判断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给带点词语选择恰当的解释。(填序号)
等闲:A.平常   B.随随便便   C.无端,平白地
1.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
2.万水千山只等闲(      )
3.等闲平地起波澜。(      )
颜:A.脸上的表情   B.体面、面子   C.颜色   D.姓氏
4.三军过后尽开(      )
5.五六色。(      )
6.无见江东父老。(      )
类型:信息匹配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诗歌,完成练习。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______________。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______________。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将诗歌补充完整。
2.这首诗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展开叙事抒情。
3.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只等闲”表现了红军战士藐视困难、从容不迫的自豪感
B.第三、四句和第五、六句都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C.“逶迤”“磅礴”“细浪”“泥丸”突出了长征路上的艰难
D.从“尽开颜”中可以感受到红军翻越雪山后的喜悦心情
4.这首诗为我们具体展示了五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请你参照例子,概括诗歌内容,并完成练习。
A腾越五岭       B疾跨乌蒙          C ________     D __________     E喜踏岷山
②这五幅“征难图”中,我最喜欢____(填序号),因为____________
5.“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中的“云崖”,原是“悬崖”,后才改为“云崖”。你觉得这个修改好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选字填空。
【崖涯】 悬(     )峭壁            (     )海角   
【度渡】泥船(     )               (     )日如年
类型:信息匹配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用“√”选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迤(wēi wěi)                 礴(bàng páng)   
山(mín mǐn)                    (méng měng)
类型:信息匹配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七律长征》完成后面的题目。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1.“万水千山只等闲”,其中五岭山脉和_________山是“千山”的代表,_________和大渡河是“万水”的代表。
2.读“大渡桥横铁索寒”时语气要_________一些;以表达对牺牲战士的沉痛缅怀之情。
3.诗的最后一句写出了红军翻过雪山后_________之态,同时预示了长征最后的胜利,这从诗中的“_________”一词可以看出。
4.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 )
A.“只等闲”表现了红军战士藐视困难、从容不迫的自豪感。
B.颔联和颈联都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C.“逶迤”“细浪”“磅礴”“泥丸”突出了长征路上的艰难。
D.尾联是全诗的高潮,“喜”字包含了越过岷山就脱离了长征途中最艰苦的雪山草地,开始了新局面的欣喜,也有“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意思。
5.“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中的“云崖”,原来是“悬崖”,后来才改成“云崖”。你觉得这样修改好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